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绘就城西排涝“大动脉”蓝图
——写在扩大杭嘉湖南排后续西部通道工程南北线正式开工之际
 
分享到:
2022-11-03
 

扩大杭嘉湖南排后续西部通道工程开工现场

开工现场

扩大杭嘉湖南排后续西部通道工程总平图

保留钱塘江涌潮景观

城西南排工程排涝示意图

顾家桥港进水口示意图

  □通讯员 梅林蓉 王伟伊 刘红霞
  11月2日,在浙江省稳进提质金融工具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中,扩大杭嘉湖南排后续西部通道工程(以下简称“城西南排工程”)南北线正式开工

  作为补齐杭州城西区域防洪排涝短板、保障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水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城西南排工程总投资115亿元,总体呈“Y”型布局,主要将城西区域洪水通过骨干河道工程及深隧排至钱塘江,排涝能力300立方米秒。工程直接受益人口近百万人,直接受益面积约213平方公里。本次率先开工部分为南北线工程,总投资约77.9亿元。

  下大决心花大力气

  誓要破解城西内涝“老大难”问题

  这里是浙江省最具吸引力、最具创造力、最具想象力的科创热土,杭州未来科技城、云城、紫金港科技城等“明星板块”集聚;这里是浙江省创新发展的主引擎,数字科技、数字贸易、数字治理等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这里,是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

  然而,这里地处山区与平原交接处,地势低洼、河网密布,面临“上游来水急、中间地势低、下游排不快”的困境,历来是杭州城市防洪的“老大难”问题。历史上,2007年“罗莎”、2013年“菲特”台风袭击,城西区域最大积水深达0.8至1.4米,四次洪灾累计损失近100亿元。

  随着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发展,建设与杭州现代化城市副中心目标定位相适应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通过建设洪涝水高速外排通道解决城西内涝问题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从2015年杭州市林水局首次提出“新辟深隧排水通道将城西涝水以最短途径、最快速度强排入钱塘江”的治涝思路以来,省市有关部门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深入论证城西南排工程的科学性可行性,先后邀请了钮新强、龚晓南、吴志强、胡春宏等国内权威院士、专家学者深入开展研究。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最终认为城西南排工程规划依据充分,是解决城西防洪排涝问题的关键手段和可行途径,工程方案布局合理,风险可控。建设城西南排工程,势在必行。

  杭州林水局党组成员胡洪志说:“工程建成后,可将城西区域防洪排涝标准从不足20年一遇提升至50年一遇,保障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防洪排涝安全,改善城西区域河网水生态环境。”

  强大的排涝能力,对整个杭嘉湖流域防洪来说都举足轻重。省水利厅计划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城西南排工程改变了城西洪水北排入太湖的现状,与杭州三堡、八堡工程联动,可以将杭州地区的强排能力提升至750立方米秒,极大减轻太湖流域防洪压力。”

  首创深隧排涝

  打通地下排涝“大动脉”

  杭州城西这片寸土寸金的土地上,人口和产业集聚。西溪湿地、和睦湿地和五常湿地等天然低地众多,断层、软岩等地质环境对施工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打通城市排涝的“高速水路”?城西南排工程给出了“杭州答案”。经河网水动力模型充分研究论证,工程在骨干河流汇水节点和城市低洼易涝点附近建设九曲洋港等5个进水口。这些进水口犹如巨型“漏斗”,收集河网洪水从而降低河网水位

  在充分利用现有河网水系的基础上,水利专家把目光从地上转移到了地下,大胆提出了用深层隧洞排水方式打通地下排涝“大动脉”。综合考虑现有的地铁等基础设施和经济、地质、运维等因素,决定在水平面以下55米深的地方,利用国内最大直径的双护盾硬岩隧洞掘进机(TBM)施工技术建设排洪隧洞。

  城西南排工程是国内首个实施的深隧排涝项目,也是国内排涝规模最大、洞径最大和埋深最大的深层隧洞排水系统工程。项目设计单位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项目总工程师杨飞说。

  参建单位按照“统一规划、分线立项、分步建设、同步建成”的原则,一体推进南北线和西线项目建设,逐项攻关一项项“卡脖子”技术难题。

  突显人文生态元素

  防洪重器背后的匠心巧思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城西南排工程不仅是座防洪排涝重器,还将成为城西活水绕城、居民幸福感提升的重要源泉工程在设计之初,便充分考虑了生态功能,通过反向配水从钱塘江自流引水至城西河网,采用高效澄清处理工艺引入城西河网。反向引水时间每年可以超过300天,具备25立方米每秒以上的能力,将有效改善城西河网水生态环境。

  本次开工的南北线工程,北起余杭塘河与九曲洋港交汇处,南至钱塘江九溪段,主要包括九曲洋港、顾家桥港、留下河3个进水口,长约18公里、衬后洞径11米的排涝深隧及九溪出水口枢纽。

  为了减少工程九溪出水口布置对涌潮的影响,工程在国内首次提出强涌潮区域“涌潮重塑”的理念通过采用水文和河床演变分析、建立涌潮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试验等手段研究,微调细化工程出水口平面布置,丰富完工后九溪段涌潮景观的多样性,重塑九溪岸段涌潮基本形态,保留钱塘江涌潮景观。

  省领导挂帅 多渠道融资

  千方百计跑出前期“加速度”

  除了行业性的技术难题,永久基本农田、生态红线,用地预审和规划选址审批条件复杂、层级高等一项项现实问题,也是项目前期面临的“硬骨头”。

  得益于省市各部门高效联动、全力攻坚,项目前期跑出了“加速度”今年年初,项目被列入省“4+1”重大项目库。省级专班在项目立项审批上提前介入、并联审批、抢抓时间。杭州市高站位高标准统筹抓好项目规划设计,市林水局会同发展改革委、规资、财政等部门组建专班,建立日报告、周调度、月总结工作机制,挂图作战、压茬推进,协同推进项目前期各项工作。

  作为今年杭州已开工重大水利工程中投资体量最大的项目,钱从哪里来?杭州给出了新的解题思路。一方面,积极拓宽重大水利项目融资渠道在全力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拓宽项目收益来源。另一方面,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用足用好专项债等各类金融支持政策千方百计增加水利建设投入。目前,城西南排工程获得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投放7.8亿元,拟申请专项债券11.35亿元,有效缓解各级财政压力,助力项目提速增效。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2年11月3日

梅林蓉 王伟伊 刘红霞
责任编辑:王瑜
相关新闻
 
连通水系 带动发展
浙江永康市:“愁水”如何筹水?
浙江省台州市朱溪水库大坝顺利结顶
浙江:数字化锻造“山洪联防”利器
浙江开化水库工程通过导截流阶段验收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