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铁桶吊篮”送水上山——浙江宁波市因地制宜破解高海拔山区农村饮水建设难题
 
分享到:
2020-05-13

龙溪村下窄坑高山农饮水工程建设现场 本报通讯员 张昊桦

陈孟红拿着对讲机指挥“铁桶吊篮”运输 张昊桦

  □本报记者 徐鹤群

  在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龙观乡海拔600米的龙溪村下窄坑,一座单村供水站正在进行基础施工。

  龙溪村下窄坑海拔高、山坡陡,建设这座单村供水站,工地负责人陈孟红费了不少心思。“运输建筑材料的机动车上不去,人也很难在负重的情况下顺利上山”。受索道的启发,陈孟红因地制宜发明了一个“铁桶吊篮”,利用机器一头的动力装置,将建筑材料装入铁桶运上斜坡,解决了运输难题。

  这个“铁桶吊篮”装备拆装方便,且成本低、效率高,一经推出便获得一致好评,被龙观乡多个在建的高山单村供水站采用。

  海曙区自2018年年底启动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以来,全区85%的农村人口可通过城市水厂管网延伸及3座乡镇水厂供水喝上“好水”,剩余15%的农村人口分散在城市管网难以覆盖的高山村,需新改建62座单村供水站。

  然而,这些单村供水站大多地理位置偏僻,山路狭窄陡峭,现代运输装备难以送达,大型机械又无法使用。围绕打通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最后一公里”,以陈孟红为代表的海曙水利人因地制宜,创新采用多种方式,将各类砂石建材运上工地。

  其中,骡马驮运最受欢迎。海曙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算了一笔账:一匹骡子可以驮500多斤石材,一天可以往返近20趟,相比人力运输每天节省成本近400元。

  “骡帮”虽好,但也有局限性。在海拔更高的章水镇梅龙村半坑自然村点位,四周有竹林,使陡峭的山路更加难行。“骡马上不去,人也难以运物上山,我们就想出了用‘钢滑道’的办法。”海曙区章水镇水利站站长张建军指着一个上面装有四轮铁盆的大钢架说。

  利用点位上下高差和周边竹林搭建而成的钢架“滑道”,与陈孟红发明的“铁桶吊篮”有异曲同工之妙。钢架“滑道”虽然简陋,但十分有效,一次可以运送四五百斤的物料,一天运输建筑材料可达数吨。

  海曙区高山单村供水站建设中的各种“神器”,凝结着水利人为村民送去“放心水”的心血。截至目前,宁波市海曙区已完成14个高山独立水站的建设任务,受益人口1.5万余人。到今年10月底,全区62座单村供水站将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惠及农村群众3万余人。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0年5月13日

徐鹤群
相关新闻
 
“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解决它”
浙江台州:用好最严考核“指挥棒” 守住“三条红线”
浙江省公布2019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结果
浙江长潭水库:迎五一 筑平安 开展安全大检查
《浙江省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审议通过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