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浙江杭州千岛湖配水工程年内开工
 
分享到:
2014-03-10
 

  中国水利网站 记者 郑盈盈 报道 3月7日,浙江杭州人将永远记住这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拿到“准生证”——省发改委批复同意了该工程的项目建议书。这意味着,这个酝酿多年,杭州人民梦寐以求的大型水利工程,年内就将开工。

  素有“人间天堂”美称的杭州,饮用水安全却不尽人意。长期以来,作为省会城市杭州,以钱塘江作为饮用水源,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使用单一供水水源的城市之一,也是浙江省内仅有的两个仍在使用河道型水源的地市之一。从分布上看钱塘江流域有27个县市区,浙江全省近1/3人口在杭州取水口上游。这些县市区的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的一半,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期,污染物排放总量依然较大。以数字来说,2001年至今,钱塘江水源污染事件40余起。特别是去年,频频被曝出现自来水异味,杭州的饮用水安全备受考验。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70年代,浙江省对新安江、富春江引水等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浙北引水设想。2000年底,省水利厅牵头开展了《浙江省新安江水库引水工程调研报告》,并完成规划和项目建议书。因对水资源的利用存在不同的观点,方案暂缓。2010年7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办公室完成《千岛湖引水课题调研报告》,认为“从新安江引水,水量、水质是可靠的,能彻底解决杭州市的咸潮威胁,水质污染,以及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水污染事件,提高城市应急备用水源能力,城市供水安全,有利于社会稳定”。2010年底——省政协召开钱塘江流域水资源水环境保护与利用议政建言会,千岛湖引水被重新提出。在随后召开的两会上,多名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对此进行了建言献策。2012年,杭州市“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千岛湖引水前期工作”。2013年,杭州市“两会”,再次提出“科学论证,深化千岛湖引水前期工作”。

  此次浙江省发改委批复同意的杭州市千岛湖配水工程工程项目建议书,标志着该工程经过漫长的论证终于将从梦想变成现实。按照设计,工程供水范围为杭州市区(杭州主城区、萧山区和余杭区东苕溪以东平原地区)及工程沿线的建德、桐庐、富阳的部分区域,规划供水区常住人口797万人。工程从千岛湖淳安县境内的金竹牌至杭州市闲林水库,输水线路总长111.5千米,输水隧洞衬后洞径6.7米,初定48个月工期,是杭州“最长”的水利工程。千岛湖配水工程规模以2020年为设计水平年测算,年配水量为9.78亿立方米,取水口设计引水流量为38.8立方米每秒。工程建成后,将形成杭州市区以千岛湖为主,钱塘江、东苕溪为辅的多水源供水格局。对于未来的用水,项目建议书是这样描述的:按照“节约用水、以供定需”的原则,综合经济发展、环境影响、用水定额、分质供水等因素,以“大分质供水”为基础,即以居民生活为主要供水对象。简单地说,就是生活用千岛湖水,一般工业利用当地水。

  有了千岛湖水,杭州对钱塘江的保护和治理会松懈吗?杭州市的答案是水质的改善和恢复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优先利用千岛湖优质水与保护钱塘江水质相结合并不矛盾,合理利用优质水资源同时不放松对钱塘江水资源的保护,千岛湖配水工程实施后,钱塘江水源仍将以饮用水水源地功能区定位加强保护。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4年3月10日 

郑盈盈
责任编辑:李爽
相关新闻
 
综合施策 刚性约束
浙江青田县:创新“取水贷”融资模式 助力绿色水电高质量发展
浙江温州市洞头区:陆域引调水工程一期海底输水管道全部连通
“碧水经济”开拓乡村振兴新路子
浙江临海市全面开展白蚁防治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