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再见鲁甸
 
分享到:
2014-08-18
 

采用“111”科学编组法抢通道路

铺设钢板加固路基

拆除危房

为村民段后华清理房屋

官兵们为村民捐款

大哥哥喝瓶水吧

来,吃把花生

灾民挥泪送别

武警水电官兵与灾区群众依依惜别
   □ 本站通讯员 徐迎华 刘羽

  作者手记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时间在这里定格,目光在这里聚焦。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一场6.5级强烈地震骤然降临。顷刻之间,大地震颤,山石崩溅,房屋垮塌,生命消殒。武警水电二总队抢险突击队临危受命,星夜从江西南昌、江苏常州、福建厦门等地驰援鲁甸。他们在崎岖颠簸的抢险途中飞奔,在悬崖峭壁下艰难掘进,在飞石滚落的瞬间保护灾民。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架起了通往精神高地的生命线,践行着“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庄严承诺。

  落笔之时,我的战友们已经圆满完成云南鲁甸抗震救灾任务,正在返回部队的路上,回眸鲁甸抢险的日日夜夜,一切艰难困苦瞬间释然!你看,当地人民群众正挥泪相送,战友们向他们致以最神圣的军礼,他们在心底发出最真诚的祝愿:愿鲁甸的水更绿,鲁甸的山更青,愿鲁甸的天在朝阳的洗练下更新、更蓝!

  抢通保通生命线——在滚石和塌方中与死神较量

  震后的鲁甸,山体塌方堵塞金沙江支流牛栏江,火德红乡李家山红石岩电站上游形成堰塞湖。直接威胁上下游17个村庄、7座水电站、5000余名灾区群众的安全。进入堰塞体排险唯一的一条通道就是火德红镇通往红石岩村的村道,但这条沿着陡峭山体蜿蜒而下的通道已经在地震中严重受损,随处可见的塌方体和巨石密布整条道路。

  掘进!抢通!夜色如墨,余震不断,陡峭的山体上不时有飞石坠落,在狭窄弯曲的山道上,借着车灯的亮光,官兵们驾驶着挖掘机、装载机等大型道路抢通救援装备,清开堆积在道路上的塌方体和巨石。在7日凌晨3点的抢通战斗中,一块飞石砸在挖掘机挡风玻璃上,击出道道裂纹。操作手唐夏华惊出了一身冷汗,稍稍定神之后,他踩下油门,操纵铲斗向山石发起冲锋。7日下午14时30分,“生命线”终于被打通。可刚抢通第二天,灾区就大雨如注,余震来袭,通往堰塞体的道路被近80吨的山石阻断,路基严重损毁,滚石横飞。挖掘机对这块巨石也无可奈何。人员装备、物资给养无法进入,官兵心急如焚。

  爆破!保通!总队副参谋长李鸿均、副总工程师严匡柠,勘测现场后采取“多孔少药、多点串联、定向爆破”的战法,精确设定药量和爆破方向,有效降低爆破冲击波,避免了二次塌方。五支队一中队爆破工程师王华组织官兵迅速连线装药,他戴上安全绳,用导爆索从悬崖外侧往内侧裹住巨石,脚下就是万丈悬崖,可他没有丝毫畏惧,和战友纪瑞默契配合,快速连线。“装药完毕,人员撤回,准备引爆!”随着“轰”的一声巨响,这只“拦路虎”在电光火石之间灰飞烟灭,而边坡却丝毫未损。验炮完毕后,挖掘机操作手石军合立即开始清理碎石,不到半小时就恢复了生命线的畅通。

  爱心在鲁甸汇集——在绝望和伤痛中传递水电兵的大爱

  震后灾区的清晨,薄雾笼罩着乌蒙山脉里已成废墟的寂静山庄,潮湿清冷的空气里,一股暖流在红石岩村村民段后华的心中流淌。他紧紧地握住武警水电二总队五支队战士朱耀辉的手,哽咽着说不话来。朱耀辉轻抚他的肩膀:“段老伯,不哭,我们都是您的兵儿子,这点钱是我们的心意,一定收下!” 段后华顿时老泪纵横,紧握战士的手颤抖不已。

  段后华是云南鲁甸包谷垴乡红石岩村村民,儿子段贤福几年前溺水身亡,儿子去世对老伴打击太大,老伴精神失常,失踪多年。女儿段贤敏成了他唯一的心理支柱,加之女儿考上师范大学,回家乡做了一名老师,且已成家育有一子,他也算有个依靠。可就在地震前一天,孝顺的女儿在暑假期间特意回家帮他收花椒,地震突袭,女儿不幸遇难,自己四间简陋的平房也被震塌,段后华老伯痛不欲生,全家只剩他一个。武警水电二总队五支队官兵得知此事后,顾不上连续作战的疲惫,立即派出一个战斗小组,驾驶挖掘机帮段后华老伯拆除危房,将一根根还能用的房梁,还能用的物品清理出来。清理完成后,战士们倾囊相助,集中自带的1200元现金送到段后华老伯手中,才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镜头转向红石岩村小学,小同学们欢喜雀跃的从武警水电五支队官兵手中拿到了崭新的书包,露出了震后久违的笑容。地震后,红石岩小学成了村里为数不多没有震坏的建筑物,全校123多名师生,由于暑假放假,地震中有9个孩子遇难,5个重伤。支队官兵得知这一消息后,又自发组织捐款行动,为同学们采购了100个书包和30件衣服,送到同学们的手中。学校殷老师说:“同学们即将开学,书包很及时,我替孩子感谢你们!”。五中队中队长鲍峰还留下了殷老师的电话,他说以后还要长期资助同学们完成学业。

  因为心中有人民,我们眼中才蓄满泪水,震后的鲁甸,满目疮痍。在绝望和悲伤中,水电官兵用实际行动传递着人间大爱。这股爱心洪流必将为灾区人民托起新的希望,一个美丽的新鲁甸,不久将在废墟上重新站立起来。

  温情浸润官兵心——在鼓励和牵挂中激发不竭动力

  在返程列车的车窗下,阳光打在战士们疲惫的脸上,他们有的翻看着自己的手机,有的凝神望着窗外,细数着在鲁甸抢险的日日夜夜。重温战斗中真挚的战友情谊,重温着战友,爱人,家人和部队首长对自己牵挂和鼓励。

  就在8月8日保通的战斗中,塌方体把官兵们困在路中间,官兵们好不容易找到一块相对平坦的地方,决定在那里过夜,没有帐篷,没有食物,饮用水也不够了,四个人喝半瓶水,你传给我,我传给你没有一个人肯喝,全让给了正在发烧的战友朱耀辉,战友们把他扶进驾驶室,他们却站在雨水中,轮流站岗提防着旁边山体随时可能滚落的山石,官兵一夜基本没有合眼。道路终于抢通了,而这半瓶水则成了战友之间真挚友谊的见证。

  “孩子,当爸爸妈妈听说你去抗震救灾时,妈妈很是担心你,灾区很危险,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在前线一定要听从领导指挥,时刻注意自身安全的同时多为灾区做贡献,儿子,你是我们家人的骄傲,全家以你为荣,另外家里一切都好,请儿勿念!” 第一次参加抢险90后士兵刘鹏看到父母的信息后感动不已。后方战友给他发来鼓励短信也让他信心倍增。

  战士王华的妻子离预产期还有20天,原本于8月10探亲回家,可地震袭来,他舍小家为大家,主动请缨进灾区,内心却充满了对妻子的歉疚。可妻子却深明大义,在电话里笑着对他说:“老公,一定要注意安全,我和宝宝等你回来!”这个湖南湘乡的铁汉子顿时眼眶湿润!

  亲情,友情,爱情都在我们的战士身上汇集,正是因为拥有这股强大的正能量,才使得官兵时刻保持着旺盛的战斗精神,拔掉一颗颗“老虎牙”,打赢一场场攻坚战。这种浸润在官兵心底的温情,最终源源不断输送给鲁甸的灾区人民,成为另一种大爱的传递。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4年8月18日


徐迎华 刘羽
责任编辑:郑秀云
相关新闻
 
滇中引水二期配套工程跃进隧洞实现全线进洞施工
云南宣威强降雨 三级联动齐防范
“取、用、节、管”精准发力
云南白浪水库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
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