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担起“保护母亲河”的上游责任
——四川有序建设黄河干流生态护岸工程
 
分享到:
2022-06-17
 
  □本报记者 蒋文
  连日来,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的黄河干流若尔盖段应急处置工程现场,几十名工人正忙着编制格宾网石笼。
  “我们从3月份开始施工,克服低温冰冻、高寒缺氧等困难,全力保障施工进度。主体工程已于5月31日提前完成。”工程现场生产经理肖明富说,待工程全面完工后,黄河干流若尔盖段的防洪标准将达到10年一遇,可有效遏制河水对岸线的冲刷侵蚀。
  应急处置势在必行
  “这个工程,让我们的牧场得救了!”27岁的索朗泽让是唐克镇洛华村的牧民,最近他每天都要到黄河岸边走一走,看看应急处置工程的建设进度。
  在洛华村,黄河在这里形成了一道美丽的河湾,河道左岸是甘肃省玛曲县,右岸是若尔盖县。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右岸比左岸的侵蚀现象更为严重。经过逐年侵蚀,牧民损失了大量牧地。
  “黄河干流四川段地势平坦,但历史上黄河岸线极不稳定,河道在河谷地带游移变动,容易造成河道(堤岸)侵蚀。”若尔盖县水务局副局长彭志强说,过去黄河上游岸线没有进行工程治理,河岸右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洪水冲刷、坍塌等危害,局部河段垮塌严重。
  堤岸坍塌,还让沿线的基础设施受到威胁。黄河在洛华村的河湾已与省道十分接近,坍塌堤岸离道路最近处只有8米的距离。“按照这种趋势,如果不加整治,用不了几年,黄河干流若尔盖段的堤岸侵蚀不仅会严重威胁草原,沿线的公路、通信线路等都将受到破坏。”彭志强说。
  应急处置势在必行。去年11月以来,四川先后两次召开黄河干流四川段河岸治理工作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应急处置工程。
  及时恢复自然生态面貌
  在洛华村的施工现场,工程已完成水下抛石护脚作业。“在此基础上,我们加固河岸抵抗和消减洪水对黄河右岸的进一步侵蚀。”肖明富说。
  护岸工程可选择的施工材料有很多种,设计之初,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技术方案中对比了混凝土、浆砌石、格宾网石笼等多种材料的施工方案。
  “本着生态优先的原则,我们最终选择格宾网石笼护坡。”高级工程师索二峰介绍,黄河上游是重要水源涵养地和珍稀鱼类栖息地,工程涉及多个生态环境敏感区,必须把对草原、河道的影响降到最低。
  格宾网石笼不使用混凝土,不会对河道水体造成污染。此外,施工完成后,还可通过覆土施工让坡面生长出新的植被,形成生态堤岸。“石料就在不远处的料场开采,5.06公里的护岸没有用到一块水泥混凝土。”四川省水利厅水利工程建设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应急处置工程是四川在黄河干流启动实施的第一个生态护岸工程,应急处置完成后将及时恢复自然生态面貌,尽可能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据了解,应急处置工程将于近期完成草皮护坡,9月底全面完成施工生态修复。 
  负起黄河流域上游责任
  “应急处置工程只是黄河干流四川段河岸综合治理的先行工程,后续还有约61公里的干流治理工作。”四川省水利厅水利工程建设处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四川正强力推进黄河干流四川段防洪治理工程的前期工作,工程涉及若尔盖县和阿坝县4个乡镇,将新建生态护岸约61公里,估算总投资达5.6亿元。
  “治理黄河,体现的是四川保护黄河母亲的主动担当和上游责任。”四川省水利厅总工程师梁军介绍,四川黄河流域内地势起伏和缓、河谷宽浅、水草丰茂,是黄河水源主要补给地之一。
  据统计,虽然四川黄河流域面积只占黄河全流域面积的2.4%,但四川年产水量大约占到黄河流域年径流量的8.9%。这也让四川成为“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川西北生态系统的健康,关乎整个黄河流域。”梁军说,“我们将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将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水利、环保、林草等多部门协同,努力探索黄河治理的‘四川经验’。”
  根据相关规划,黄河干流四川段防洪治理工程力争今年年底完成批复立项,2023年汛后主体工程开工,2024年完工。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2年6月17日
蒋文
责任编辑:孟京
相关新闻
 
四川江家口水库导流洞上游贯通
四川强化节水行动进度管理
护河攒“币” 积分换“礼”
加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 四川什邡市通过水利部复核验收
四川省和中石油对口支援重庆开州30年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