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都江堰:成都平原的水支撑
 
分享到:
2018-12-27

  □张春杰 

  都江堰在2274年的发展历史中,孕育出了“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都江堰坚持科技兴堰,严格水资源管理,加强水环境保护,强化水生态建设,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范例。

  “改革开放以来,都江堰灌区快速发展。现在灌区已发展到38个县(市、区)1076万亩。古老的水利工程在灌溉、城乡供水、防洪、水产、养殖、种植、旅游、环保等多目标综合服务中,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以下简称“都管局”)党委书记杨斌说。

  生态都江堰——绿色发展

  “抓到了一条娃娃鱼!”11月28日,都管局渠首处水闸科副科长陈曦接到职工唐杰报告,说抓到了一条娃娃鱼。娃娃鱼体长有六七十厘米,根据体型、肤色判断,应为野生。在录像留存视频后,娃娃鱼被放回岷江。

  唐杰说:“能在都江堰发现野生娃娃鱼,作为一名都江堰水利人,感到非常高兴。”陈曦也激动地说:“野生娃娃鱼只能生存在Ⅱ类水质以上的水环境下。在都江堰发现野生娃娃鱼,说明都江堰水质很好,说明都江堰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水生态建设卓有成效,同时也说明我们都江堰水利职工生态保护意识很强。” 

  据介绍,都江堰水利工程每年向成都市中心城区和灌区提供生态环境供水约16亿立方米,弥补了灌区当地生态环境供水不足,促进了大气、地表、地下水循环的形成,对成都市中心城区及灌区生态环境改善、动植物生长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都江堰灌区按照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先节水后引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原则,坚持以刚性约束倒逼节水、以严格制度规范用水,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实施节水行动。

  大力推动渠道防渗和生态渠系建设,普及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节约水量用于增加生态环境供水。不断深化水资源管理改革创新,坚持节水优先、统一调度、科学配置,加快推动形成“配置合理、调度有序、利用高效、绿色生态”的水安全保障格局。

  水旱从人——成都平原的水支撑

  成立于1978年年底的都管局,基本上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诞生的。“都管局是四川省水利厅的直属事业单位,承担着都江堰灌区工程规划、建设、管理和供水任务。”杨斌介绍说。

  改革开放后,都江堰灌区快速发展。1986年冬开始的扩改建工程和1996年正式启动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降低了输水损耗,提高了自动化水平,都江堰逐步发展成为规模宏大的工程系统。

  现在,都江堰渠首三大工程在保持其原有功能的同时,更加完善,更加协调,为灌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保障,灌区总蓄水能力达17.69亿立方米。2013—2017年,都江堰灌区年均生活及工业供水量约11.98亿立方米,生态环境供水量约16.79亿立方米,农业灌溉水量约54.40亿立方米。灌区面积仅占全省的1/18,但国民经济产值及其他指标均占全省的1/3~1/2,区域人口密度、城市化率、GDP、人均GDP、经济密度、耕地灌溉率、财政收入、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均居全省之首,成为全省最富饶、工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地区。

  数字都江堰——智慧水利与灌区现代化

  11月20日上午,都江堰灌区现代化建设首个试点工程在德阳市罗江区鄢家镇星光村开工。工程总投资1400万元,灌溉面积3000亩,是以智慧水利试验区、现代农业引领区、乡村旅游示范区、脱贫攻坚先行区、改革攻坚突破区“五区合一”为目标,建设引水、高效节水自动化灌溉、渠道闸群自动化监控、水库自动化监控、管道输水计量自动化监控、视频图像监视、灌区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共计七大系统工程。按照都江堰灌区现代化试点区建设总体思路,罗江区规划总投资3.7亿元,在4个镇22个村开展试点。都江堰灌区是省内第一个完成灌区现代化试点建设方案编制工作的灌区。

  都管局局长孙小铭说:“工程的开工,对于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建设节水型现代化灌区试点;二是坚持科技兴水方向,努力建设智慧型现代化灌区试点;三是树牢人水和谐理念,努力建设生态型现代化灌区试点。”

  从1996年起,都江堰管理局开始推进都江堰灌区信息化、自动化建设,被列为全国大型水利信息化建设试点灌区。从2001年开始,都江堰灌区着手进行计量用水试点工作,安装先进的自动计量器具,整修渠道,提高渠系水利用率,为全面实行计量用水打牢基础。同时,按照《数字都江堰工程总体规划》,先后建成了覆盖渠首各枢纽的网络系统、覆盖全灌区45处测点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渠首内江闸群自动控制及图象监视系统、内江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基于GIS的灌区水资源调度系统、灌区广域网等,提高了灌区水利信息化水平,增强了水利现代化管理能力。

  法治都江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今年5月21日,都江堰灌区执法人员在江安河温江区天香路二段至春江路巡渠时发现,四川某户外运动有限公司在该河段内将河滩地内堤硬化,占用河道从事经营活动。东风渠管理处执法人员随即发出书面通知,要求该公司拆除江安河相关经营设施,恢复河道原貌,并向温江区人民政府进行通报。温江区人民政府果断采取措施,责成区河长办协调防办、水务局、建设局和生态园区管委会等相关单位与东风渠管理处一道,有效处理这一问题。各单位先后召开4次现场办公会,使该公司拆除了相关经营设施,恢复了河道原貌,保障了河道安全。

  都江堰灌区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制定涉水领域治乱方案,打击河道采砂、涉河违建等行业乱象,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其敢于执法、严于执法的坚强后盾,来自制定于1997年的全国第一部大型灌区专门法规——《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它为都江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促进水管单位和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模式由行政管理转变到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上来,实现了管理方式上的历史跨越。2003年,《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条例(修正案)》在省人大常委会获得通过。 

  都管局近年来不断开展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进一步积极推进灌区水利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由用水户参与管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目前,全灌区已建立了基层用水管理组织480个。灌区水利行业经济快速增长,职工收入稳步增加,为灌区水利事业步入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当前,水利建设、管理、改革和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孙小铭说,“我们要把都江堰水利工程道法自然、尊重科学、惠及民生、人水和谐的生态治水理念贯穿到治水实践中去,补短板,强监管,为建设具有都江堰特色的节水型、智慧型、生态型现代化灌区而努力奋斗,让古老的都江堰再创辉煌。”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8年12月27日

张春杰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山东省位山灌区完成近十年来最大规模清淤 弃土还耕1000余亩
山西省塞上、雁同两大灌区开工建设 百万亩耕地500万人口受益
水利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作
阳谷:灌区秋收遍地“金”
陕西泾惠渠灌区全力做好夏灌准备工作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