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问水渭河考察日志
 
分享到:
2020-12-09
 

  □吕孙伟 张卫东

  近日,中国水利史研究会组织了考察团一行7人,于2020年11月28日—29日对宝鸡峡灌区、冯家山灌区、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周原考古遗址进行了考察。此行目的,一是调研民国时期著名水利工程渭惠渠的历史及现状,二是考察冯家山灌区的历史和现状,三是前往周人早年的“京畿”所在地周原,寻找中华民族先民修筑水利工程的遗迹。以下记录了此次考察的点滴。

  一、问水渭河·近现代史篇

  11月28日,阴。问水渭河考察团随陕西水利厅文明办副主任耿涛、陕西省水利信息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刘璇等到陕西宝鸡峡灌区和宝鸡市冯家山水库考察。

  早晨8点30分左右,考察团抵达位于咸阳市的陕西省宝鸡峡引渭灌溉管理局,受到了热情欢迎。在观看完宝鸡峡灌区的宣传片后,管理局崔东海副局长细致入微地介绍了宝鸡峡的具体情况。宝鸡峡灌区历史悠久,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此间又经过数次的变革。西汉中期(一说公元前109年以后),眉县修建了宝鸡峡灌区历史上的第一代水利工程成国渠,引渭水灌溉眉县、扶风、武功、兴平一带的农田;三国曹魏青龙元年(233年)重修扩建;西魏大统十三年(547年)整修;唐贞观(627—649年)年间,恢复发展成国渠并改称“渭白渠”,效益与“泾白渠”妣美;1936年,李仪祉主持修建了渭惠渠,延续了成国渠历史;1974年,渭惠渠、渭高抽和宝鸡峡三个灌区合并,合并成了今天的陕西省宝鸡峡灌区。宝鸡峡引渭灌区目前是陕西省最大的灌区,灌溉面积约300万亩,位列全国十大灌区之列。

  介绍完毕后,崔东海副局长针对宝鸡峡文化建设相关问题向专家组咨询。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谭徐明会长建议,要将该工程放到历史范围和世界范围进行考量,认为宝鸡峡的前身渭惠渠是中国人第一个独立自主建造的“国产”水利工程,还培养了中国的第一批水利人才(这些水利人才为新中国的水利建设奠定了人才基础),并在管理制度和筹款方式等方面具有典型特色,这些都是值得挖掘的历史资源。谭会长还以四川乐山“东风堰”为例,为宝鸡峡文化价值挖掘提供了可以借鉴学习的对象。

  会后,考察团驱车前往宝鸡峡灌区兴平总站,旅途中众人共同朗诵80年前胡步川先生纪事长诗《巡渠至绛帐记水老张书语》,此时又恰好路过今日的扶风县绛帐镇。绛帐镇因东汉儒家经学大师马融在此讲学而闻名遐迩,后又因胡步川先生被众多水利人所知,这样的偶然,为此次“朝圣之行”填上一抹名为历史的底色。

 

宝鸡峡灌区兴平总站中的老办公楼 (吕孙伟 摄)

  约10点30分,考察团至兴平总站后参观了中国水科院水利史研究所第一任所长胡步川先生抗战时期在渭惠渠管理局担任局长时的办公地点。胡步川先生办公室正中脚下的防空洞入口和老办公楼门上悬挂的褪色五角红星斑驳成景,令人感叹历史的厚重。楼前有石,上刻“渭园”二字,独处湿漉漉的草坪中。楼侧有葡萄架,两株葡萄藤足有碗口粗,八十余年仍见苍劲,不知是否为胡先生亲手所植?院中偶遇86岁的马先生(1936年生),自称他是1969年建设宝鸡峡时省水利厅搬迁至此的厅长以下99名工作人员之一,并说1995年前该办公楼仍在使用。楼内中心位置有小礼堂,主席台上保留着手绘大幅毛主席画像,大厅里摆放着两张颇有年头的乒乓球桌。有专家猜测,小礼堂可能也是抗战时期八次水老会会场所在。如今,办公楼渐生荒凉,家属院堪称破败。据说此处正在整修,专家们纷纷建议在此地建设水情教育基地,申报文保单位。

 

渭惠渠渠首魏家堡混凝土溢流坝今貌 (张卫东 摄)

  下午1点40分左右,考察团行至眉县魏家堡水利枢纽,即渭惠渠渠首的“今生”。1936年12月,渭惠渠在水利专家、中国现代水利事业先驱李仪祉和主政陕西的杨虎城两个“小老乡”(同为陕西蒲城县人)的联袂支持下修建成功,一期工程灌溉30万亩农田,时称“亚洲第一坝”。渭惠渠作为李仪祉规划的“关中八惠”的一部分,对关中水利事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李仪祉也因规划并建设“关中八惠”被关中百姓尊称为“活龙王”。渭惠渠落成时主政陕西的杨虎城赋诗道:“清渭汤汤,导源鸟鼠。人定胜天,水利用普。致力沟洫,功昭大禹。嘉惠无疆,美哉斯举。”据说蒋介石特来为此工程剪彩却突遭“西安事变”,中国历史由此转向。

  管理站内有一烈士纪念碑,其落款为“公元一九五一年五月渭惠渠管理局立”,可知1951年渭惠渠名称仍在,并入宝鸡峡灌区后,“渭惠渠”淡出公众视野,专家组认为这是损失了一定的文化资源。

 

冯家山水库枢纽工程 (吕孙伟 摄)

  下午3点30分左右,一行人驱车至冯家山水库枢纽工程处考察,山上积雪未消,外加寒风萧瑟,因此体感温度较低。冯家山水库位于陈仓、千阳和凤翔三县区交界处,水库总库容4.27亿立方米,有效库容2.86亿立方米,可灌溉附近8县区的136万亩农田,是陕西省关中地区最大的蓄水工程。冯家山水库是在特殊年代修建的大(2)型水利工程,被誉为“西府明珠”,工程技术先进,施工质量过硬,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冯家山水库观景台对岸的几面山上,1400孔窑洞密密麻麻地从半山排列到山顶,从这山排列到那山,无声地记录着当年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和先辈“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

  后至冯家山纪念馆简要了解了冯家山水库建设的峥嵘岁月。纪委书记张全利和枢纽管理处主任张永红,又在之后的座谈会上介绍了冯家山水库的总体情况和水文化建设情况,介绍了灌区十万建设者“不怕牺牲、排除万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新时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科学求实、开拓创新”的冯家山精神,介绍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获奖项目隧洞喷锚支护设计,“工地铁人”冯来娃老英雄生命不息在库区山上植树不止,以及长篇小说《冯家山的激情岁月》。专家组和冯家山水库领导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表达了对昔日水库建设者和今日水库管理者的崇高敬意。

  会上,中国社科院当代所王瑞芳研究员认为冯家山水库可称为“陕西的红旗渠”,不过冯家山水库规模更大、牺牲人数更多,但宣传效果明显没有红旗渠明显,建议加大宣传力度,进行多层次的宣传,进而走出陕西,走向全国。

  水利史专家张卫东先生回忆了在河北井陉的岁月,也感叹“全世界都知道林县红旗渠,还不知道井陉绵右渠”,指出了宣传的重要性,还提出可以在冯家山水库展览馆的沙盘上展示历代水利工程时间上的循序渐进、不断改新,将历史上冯家山水库灌区附近的水利建设纳入到文化建设工作中来。

  谭徐明会长赞扬了冯家山库区“世外桃源”一般的景色,随后认为既然冯家山水库获得了国家科学大会奖,那么就可以在宣传上强调“知识分子”特殊时代的奉献以及工程建设的技术特色,并可以在人文地理、自然地理方面进行宣传。

  中国水科院水利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李云鹏主任认为冯家山水库工程质量出色、有丰富的历史档案可以挖掘,强调“水文化”科普要有专业的、技术方面的宣传,水利科普还有大量工作值得去做。

  中国社科院博士流动站陈方舟博士提出,冯家山水库修建过程中,十万人次的民工是如何管理、如何动员的,值得研究。河南大学历史系在读研究生吕孙伟根据自己亲身经历,提出了一些宣传上的案例和具体方法。

  陕西水利厅文明办耿涛表示要大力支持对冯家山水库的宣传工作。水利信息宣传教育中心刘璇认为,展览馆还有改进的空间,可以继续挖掘提炼。比如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陈列展示、冯家山库区的历史沿革等等。专家组又针对研学游的相关问题、全国水情教育基地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座谈持续到天黑夜深时分,刚刚接受表彰的全国先进工作者、大连水产学院毕业后扎根水库的养鱼专家白清利也赶来为大家送行,更让人增添了对冯家山水利人温情的感怀。

  二、问水渭河·古代史篇

  11月29日,晴。问水渭河考察团随陕西水利厅文明办副主任耿涛、陕西省水利信息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刘璇等参观青铜器博物院,考察周原博物院和考古遗址。

  早晨9点左右,考察团怀着虔敬的心情前往“中国最大的青铜器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先后浏览了“青铜之乡”“帝国之路”“智慧之光”三个展厅。虽然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却也深刻体味了华夏先民的智慧,清晰或斑驳的铭文和古旧而精美的器身上,仿佛依稀可见昔日青铜工匠的深邃目光。

  令考察团感到印象深刻的是位于“帝国之路”展厅的秦公簋。据研究,器身铭文有:“秦公曰:‘不显朕皇且,受天命鼏宅禹迹,十又二公,在帝之坯。’”其中“鼏”读作“幂”,“受天命鼏宅禹迹”意为秦朝受天命,居住在大禹曾经活动过的地方。无论大禹是否真的曾经生活在此地,这都反映了秦国对大禹文化的主动接纳和再建构,表明了大禹作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和治水文明的代表人物而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下午约2点,一路上暖阳高挂,考察团一行人驱车到达位于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的宝鸡周原博物院,该院是在周原遗址大规模考古发掘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专题性博物馆。接待考察团的是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宋江宁研究员。考察团赶到时,宋博士正裹着羽绒服坐在背风的太阳地里一边打盹一边等候,手里攥着个大号水壶。他讲话激情洋溢、条理清晰,而且幽默至上。他带领大家参观了整个博物院,并根据他最新的研究,指出水文条件的变化深刻影响了周人祖先的活动,水资源禀赋条件也影响到了西周定都哪里的问题。

 

周原贺家北区域2014—2017年度考古工作总图 (宋江宁 提供)

  在博物院展厅里,一张周原考古图清楚地标注了3000多年前周原的河流水系、周人的蓄水池,还用红红绿绿的明亮线条标注了沿等高线布置的人工渠道。水利遗产专家组见图后如获至宝,纷纷拍照。宋江宁自称是北大、社科院、陕西省“周原联合考古队”队长,于是乎,一行人追随宋队长参观了“周原国际考古研究基地”的发掘现场,见到了疑似城壕挖沟、疑似古渠道淤积断面和古人类居所。看到考古专家们揭露的新石器时期的人类生产生活场景,水利遗产专家纷纷提问:城壕是保护哪块地方的?是城壕还是渠道?人工渠道和自然河流在单个断面上是否能够加以区分?如果要编撰周原的古水系地图,是不是需要更多的探点、更详细的地形图?另外,周原是否存在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体系?既然有了渠道遗迹,是不是也应该有稳定的水源和取水建筑物遗迹?宋队长 一 一解答,胸有成竹。

 

考察团在古代水利工程遗迹现场请教宋江宁博士 (吕孙伟 摄)

  宋博士提出,考古学可以给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实证材料,“理应是一门综合学科”。他时时不忘调侃,动辄谦称“民科”,表现出欢迎多学科互相交融的坦诚。大家在讨论中提出,当代水利工程的建设,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考古领域的学科视野;而考古学也为水利学科提供了有力的材料,延伸了水利学科的历史纵向视野。两者理应加强交流与融合,以便更好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行人提议,可以尝试建立专门项目组进行合作。总的来说,周原考古遗址给“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人类生存的命脉”提供了又一个有力证据。

 

    结语

  从近现代史到古代史,从宝鸡峡灌区、冯家山灌区到周原考古遗址,问水渭河考察团沿着渭河的时间和空间“逆流而上”,体悟到的是水利和人类文明、中华文明息息相关的道理。

  人类在和水的交往中,不断影响着彼此。一方面人类为了改善生存境遇,修筑了大量的水利工程,试图改造自然从而利用自然;另一方面,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反过来影响人类社会的组织形态和文化认同。这种相互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呈现出纷繁多姿的图景,尤其值得后人孜孜不倦地上下求索。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12月9日

吕孙伟 张卫东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引调水工程关键技术暨《水利水电工程球墨铸铁管道技术导则》宣贯培训班在西安开班
陕西省水利厅系统驻村联户扶贫工作推进会召开
陕西渭南市东雷抽黄管理中心:软硬兼施全力推进节水机关创建活动
陕西丹凤县水利局对口包村扶贫见成效
陕西商洛市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全力助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