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让幸福水从源头流进百姓心头
——陕西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效观察
 
分享到:
2020-01-07

  □本报记者 陈晓磊 通讯员 蔡媛媛 赵国栋

  “你看,水龙头一拧,水就哗哗往外流,干净又方便。美得很!” 65岁的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东炉村村民余明贤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过去我们都是在河沟里挑水吃,现在也能像城里人一样用上自来水了!”
  在陕西省南部的秦巴山区,肩挑手提的挑水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延伸入户的供水管网、管护高效的供水工程、设施齐全的自来水厂,彻底改变了山区群众的用水困境,“喝上放心水”已然成为家家户户的“标配”。
  这些可喜的变化正是源自陕西省坚持落实精准扶贫水利先行,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坚定决心和得力举措。
  截至2019年12月底,陕西省已解决198.9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巩固提升受益总人口1 672万人。全省56个贫困县和所有贫困村、贫困户饮水全部达到安全标准。
  如今,干净、安全、放心的自来水通过纵横密布的输水管道,流向三秦大地千家万户的屋头、灶头、锅头,“为水所困”的贫困群众迎来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饮水安全 一户都不能少
  陕西省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却是一个缺水的省份。由于特殊的地质地貌和降水量分布不均等气候原因,陕西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水资源条件的先天匮乏,加之农村饮水工程基础设施落后的后天不足,导致饮水问题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路上的“拦路虎”。
  在陕南秦巴山区,“听水响,看水流,吃水贵如油”是当地百姓曾经真实的生活写照。由于山区山高路陡、谷深水低,交通极为不便,饮水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问题十分突出。“有水难存、无水可蓄”使得当地群众守一方水却用不上安全放心水。
  “以前吃水全靠下沟一口井,挑水是每天头等大事,天不亮就去挑水,水缸满了心里才踏实。干旱时吃水困难,先保证吃饭喝水,其他用水要左思右想才能决定。”安康市平利县女娲山村代万辉和记者聊起过去吃水难的日子,不由皱起眉头。
  2014年开始,平利县着手解决女娲山4个村645户贫困户1 793名贫困人口的吃水难题。克服山高路陡、交通不便等困难,翻山爬坡寻找水源,依靠肩挑背扛马驮的原始方式,将建材、管材、设备全部靠人力运输至海拔千米以上的取水点,修建拦水坝,铺设输水管道,建设供水工程。截至2018年,女娲山共建成3处集中供水工程和30多处分散供水工程,困扰村民多年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部解决。
  打开家里的水龙头,溅起清澈的水花。“日盼夜盼终于盼来了自来水,这水又清又甜,用着还方便,甩掉挑水扁担可以轻装上阵奔小康了!”代万辉笑着说。
  推进贫困地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以来,陕西省各市县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优先部署规模工程,因村布局单村水厂,按需补充小型供水工程。对于部分供水管网难以延伸覆盖的高海拔山区,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为群众建水窖、打深井,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覆盖。2019年全省共落实农村饮水安全中省补助资金15.45亿元,完成投资34.34亿元,建成工程4 552处,解决和改善了58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贫困人口3.67万人)。
  “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就是要确保不落一村、不漏一户、不掉一人。”平利县水利局局长周家鹏语气坚定。
  巩固提升 建管两手发力
  饮水安全不仅要做到“面的覆盖”,更要实现“质的提升”。陕西在全力推进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同时,把水质安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同部署、一同落实,将水质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许家塬水厂,2019年刚刚完成了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改造。焕然一新的蓄水池同新建的过滤池和消毒间一起,为全村300余户1 000余名村民的用水上了一份安全险。
  许家塬村64岁的村民许启民已经用了20多年的自来水。“以前烧水,水壶底总有些白片片。现在好多了,你看这壶底,烧一个月还是干干净净的!”许启民告诉记者。
  “为了保证水质达标,我们对集中供水工程安装消毒设备,分散供水工程安排村级水管员按时加药消毒,另外通过县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对抽取的近750份水样进行自检,争取明年实现水质检测全覆盖。”丹凤县水利局局长帅武文介绍。
  目前,陕西省已高标准建设了104个县级水质检测中心。除水厂自检外,通过加大水利部门行业巡检和卫健部门抽检力度,配备净化消毒设施,规范检测程序,增加检测频次,扩大检测范围,构建完备的水质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群众吃上安全放心水。
  从取水工程到供水水厂再到输水管道,每一个环节都与百姓饮水安全息息相关,更离不开完善的管护机制护航。
  陕西省积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首次落实农村供水工程管护经费1.399亿元,为工程良性运行提供资金保障。同时,纵深推进“量化赋权”改革,着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产权不明晰、主体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和经费不到位等问题,积极探索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管护模式。
  安康市汉阴县作为“量化赋权”试点,将镇、村两级水厂经营权交给社会民营组织管理,逐步形成了政府部门建工程,市场竞争管工程,水利部门督工程,各方齐抓共管的农村供水新局面。
  走进汉阴县月河村村民朱明莲的家,洗衣机、热水器等常用家电一应俱全。谈到平时的用水情况,60多岁的朱阿姨高兴地说:“现在坐在家里就能交水费,如果家里水管出了问题,打个电话,水厂的人就能上门维修!”
  像月河村一样能够享受到优质供水服务的村子,在汉阴县共有82个。2016年以来,汉阴县先后成立了11家民营供水公司,27.1万农村群众的饮水条件全面改善,6.8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得到解决,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31%。
  汉阴县的先行先试为陕西省“量化赋权”政策的全面推广奠定了实践基础。目前,陕西省有1.6万处工程颁发产权证,912处工程实现企业化运作,2 593处工程实行承包租赁管理,供水工程管护责任体系基本建立。随着供水服务管理的不断规范,将为广大群众带来更加高质量的用水保障。
  脱贫攻坚 点亮致富希望
  平梁镇太行村六组位于海拔700米的山顶上,蒙蒙细雨中,养牛大户曾兆银正在院里搅拌酒糟和豆渣作为牛饲料。曾兆银养殖了57头西门塔尔牛,2019年出栏18头,毛收入近40万元。
  “2016年家里只养了6头牛,2017年年底通了自来水,吃水用水都不愁了,用水遇到问题还有专人来修,我们信心更足了,扩大了养殖规模,赶上肉牛价格好,收入也比较理想。”曾兆银说。
  如今的太行村,供水有了保障,种植、养殖、加工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有合作社8个、家庭农场12个、市级园区3个、农产品加工公司3家,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
  太行村的变化只是陕西省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一根根输水管道引来的不只是维持三秦百姓生活的“安全水”“放心水”,更是脱贫致富的“幸福水”。
  “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做细做实。”商洛市水利局局长许永山表示。2019年,商洛市创新性地开展了“四不四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基层、直奔现场、直面问题、直面群众)暗访督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目前,全市37 364户104 576名贫困人口饮水安全达标,231个贫困村和6个县区农村饮水安全达到“摘帽”退出标准。
  2019年,陕西省将“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与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工作深入结合,一方面加快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补齐工程短板;另一方面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紧盯脱贫攻坚重点市县,全程跟踪问效。通过自我加压、精心组织,提前一年完成建设任务,顺利“啃下”脱贫攻坚饮水安全“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硬骨头”。
  如今,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角已经吹响。饮水安全工作为脱贫致富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最持久的支撑,顺应了陕西贫困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让广大群众真正喝上“幸福水”、走上致富路。三秦大地上的广大群众必将同全国人民一同步入小康社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0年1月7日
陈晓磊 蔡媛媛 赵国栋
见习编辑:尼冰琳
相关新闻
 
陕西引汉济渭三河口水利枢纽下闸蓄水
陕西:引汉济渭三河口水库实现初期下闸蓄水
守护清水门前过
黄河流域治理的陕西担当
陕西:把渭河建设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