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陕蒙两省区启动红碱淖水资源保护工作
 
分享到:
2014-05-07
 

  中国水利网站5月7日讯(记者 汤少林)4月30日,黄河水利委员会、陕西省水利厅和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联合召开座谈会,共同探讨红碱淖水资源保护工作相关事宜。

  此次座谈会是继2013年12月红碱淖湿地保护省际合作第一次会商会议以来,黄委和两省区水利部门就红碱淖湿地保护水资源管理相关工作进行的专题协商和沟通。

  陕蒙两省区在红碱淖保护上有着共同的工作目标,在黄委的统一协调下,两省区水利部门将全面启动红碱淖水资源保护工作,进一步明确上游水库下泄水量方案,健全监测监控设施,加快出台《红碱淖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等方面,着手制订具体措施,共同努力保护好红碱淖。

  红碱淖,位于陕西省神木县尔林兔镇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新街镇刀劳窑村陕蒙交界处,曾被誉为中国第一大沙漠淡水湖。据资料记载,1969年时,红碱淖水域面积曾达到70平方公里,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域面积都都未发生太大波动。从上世纪末开始,红碱淖水域面积大幅度萎缩。2005年,鄂尔多斯市在红碱淖最大的两条水源补给河上建筑水库后,上游来水便极大幅度减少,甚至几近断流,红碱淖水位下降速度持续加快。陕西省气象局农业遥感信息中心监测,相较于1986年时的红碱淖,2012年时,水域面积已消失了43%,水量减少接近七成。

  如何拯救红碱淖湖泊,避免第二个“罗布泊”现象的重演,成为急需要解决的问题。1997年,陕西神木县政府成立了红碱淖县级湿地自然保护区;2008年,红碱淖被陕西省政府列入重要湿地保护名录,同年被国家林业局列入了国家重要湿地名录。2007—2008年神木县政府投资近200万元,对红碱淖的四条注水河流(陕西境内)进行了恢复治理。截至2012年,榆林市和神木县两级政府部门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用于对红碱淖湿地的生态恢复治理工程。40公里的环湖路和15公里的巡护道路的建成,以及由红柳、沙柳、臭柏、樟子松、油松等树种组成的35公里长的防护林带,都为红碱淖铸起一道防风固沙与保持水土的有力屏障。

  2012年,红碱淖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被列入环保部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该项目从2012年开始连续实施3年,财政部每年划拨资金1亿元,地方财政每年配套1亿元,总投资6亿元。2013年,神木县在红碱淖周边实施地面人工增雨作业4次,协调飞机人工增雨5次。红碱淖周边降水量达到653毫米,比近年同期偏多252毫米。红碱淖水体基本保持稳定,止住了十几年来的锐减态势。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4年5月7日

汤少林
责任编辑:郑秀云
相关新闻
 
陕西农村饮水安全“敲门入户”大排查取得初步成效
陕西咸阳市:“政金企”合作赋能水利高质量发展
陕西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司法保护基地成立
建设优质工程 守护三秦粮仓
陕西持续优化提升城乡供水营商环境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