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宁夏:让生态移民喝上“放心水”
 
分享到:
2021-09-29
 

供水信息化调度

客户服务热情周到

鲁家窑水库

严把水质关

  □记者 孟砚岷

  “有了自来水,用上了抽水马桶和洗衣机,洗上了热水澡,生活越过越滋润了”9月28日,忙完农活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新庄集乡柳树台村吴金明和老伴马春香脸上笑开了花。

  2014年实施城乡水务一体化以来,宁夏水投红寺堡水务有限公司秉承“聚合点滴 泽润生民”理念,着力做好“取、供、用、耗、排”水文章,提高区域供水安全和供水保障能力,让当地生态移民群众喝上、用上“放心水”。

  供水安全 提档升级

  通上自来水那天,对太阳山镇周新村彭自俭和乡亲们来说是一个幸福的日子。特别是去年人饮提标改造项目,让花了两千元买的净水器彻底“下岗”。彭自俭说:“水越来越甜了,和矿泉水没啥区别”

  红寺堡区实施孙家滩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应急水源工程净水厂工程,确保该地区两万居民和数十万头牲畜的饮水安全保障。实施西部、周新等农村人饮提标改造项目,让城乡居民用水“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特别是鲁家窑供水工程自去年至今向城区供水176万吨、向柳泉沿线供水116万吨,在切实保障城区水量的同时,有效保障柳泉乡水质安全。

  目前,公司日最大供水能力由2014年的6.4万吨/天提升到8.8万吨/天。水务人交出了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供水答卷”,全国最大的扬黄扶贫移民开发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红寺堡区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智慧水务 提质增效

  “系统建设以后,通过管网地理信息系统自动进行检测和分析,第一时间发出指定,城区半小时以内达到现场,直径200毫米以下的管道在12小时以内维修完毕。”公司调度经理熊锐细数着调度“自动化”改造的效果。

  智慧水务平台“一张网展示、一平台整合、全流程贯通”综合调度管理,优先配置抢修设备和车辆,确保供水管网抢修及时高效,全面提升供水业务管控效率和应急响应速度,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自动化运行,让供水用水更加安全高效。

  红寺堡水务公司将原有7处人饮供水工程优化为4个供水片区,实现鲁家窑供水和中部供水、马渠和新庄集供水、西部和乌沙塘供水一用一备、互为备用的运行管理机制,为城乡用水安全上了“双保险”,红寺堡城乡供水保障率由2014年的85%提升到2020年的98%。

  持续加大水质监测动态管理力度,制定日检9项、月检42项、半年106项指标全分析水质检测制度,建立具备37项检测能力的标准化水质检测化验室,供水水质合格率持续稳定达到100%。

  真诚服务,真情解忧

  “在外务工不用来回跑路了,现在从微信上就能缴费,方便得很!”白墩村牛存良高兴地说。

  红寺堡水务公司开通网上营业厅,简化供水报装流程,推行“113”报装服务模式,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制”和“闭环管理制”,实行“限时办结制”,提高供水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完成58个行政村4.95万户农村居民入户管道、水表、阀井等供水设施排查工作,制作安装58块公示牌,公示水价执行、服务电话、服务人员、供水设施维护职责,开展农村用水户摸底排查工作,农村“四到户”率达到99%以上。

  在乌沙塘供水工程制水工艺前段加装粉末活性炭、高锰酸钾投加装置,周新水厂水处理工艺技术改造将原有传统滤池改为臭氧生物活性炭滤池,实现全区首家农村人饮常规工艺净化加臭氧活性炭过滤处理模式,提高了水质标准。

  实施农村人饮改造工程,对柳泉乡街道、柳树台村等9处农村供水管道、表井实施改造提升,改善高峰期水压不稳定、提高供水保障率。红寺堡区计划实施人饮巩固提升项目,提升改造供水管道769公里,为创建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奠定供水安全基础。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1年9月29日
孟砚岷
责任编辑:邓婉颖
相关新闻
 
宁夏3县(区)获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宁夏固原地区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获“大禹奖”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采取多种形式 掀起学习热潮
大禹节水 让灌区插上“智慧”的翅膀
宁夏打造水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示范样板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