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谋远行策护鄱湖
——行走湖区看鄱阳湖治理与保护
 
分享到:
2023-12-15
 
鄱阳湖“扮靓”赣鄱大地 本报通讯员 李林根 摄
  □本报见习记者 朱燕红
  北通长江,南纳五河,鄱阳湖像个巨大的葫芦系在万里长江的“腰”上。过水性、吞吐型、季节性的特点,使得这个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在丰枯两期呈现“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反差,而且近几年水域面积差越来越大。
  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鄱阳湖治理与保护必须笃行不怠,久久为功。“强化流域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加强跨区域水资源丰枯调剂,提升流域防灾减灾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的殷殷嘱托,让江西人民更加坚定信心,持续推进鄱阳湖防洪工程建设,精心构建鄱阳湖水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着力寻求破解鄱阳湖水资源配置难题的路径,让赣鄱大地永保安澜、生态和谐。
  持续推进鄱阳湖防洪工程建设
  “防洪能力越来越强”
  76岁的张涂林家住在庐山市蓼南乡蓼池村,他长期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家门口的堤防修好了,心踏实了!”
  让他放心的是南康堤。“以前这全是泥巴路,堤防单薄不扛事,洪水一来,淹了一片,1998年的水有齐腰深!”回忆往事,他心有余悸。
  在鄱阳湖湖区,记者听到很多关于洪水记忆的叙述。在刚完成除险加固的共青城市浆潭联圩,王鑫指着一道水印说:“2020年水到这了。”在刚完成灾后水毁修复的永修县三角联圩,熊金华抬起左脚踩了踩地说:“2020年,这里被洪水撕开了一道口子。”
  鄱阳湖是南方饱受洪水之苦的主要地区之一。作为长江最大的通江湖泊,长江进入下游前最后一个“调蓄水池”,长江下游江淮、太湖流域的水安全屏障,鄱阳湖的防洪安全极端重要。
  “堤防,是抵御洪水的第一道‘长城’。”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堤防处处长陈云翔告诉记者,从1986年开始,江西就针对环鄱阳湖堤防建设运行管理方面暴露出来的短板,先后实施了鄱阳湖治理一期,二期第四个单项、第五个单项、第六个单项工程,建设内容涵盖堤线加固、险工险段除险、防汛通信预警和工程管理系统建设、应急防渗处理等方面。
  “除了加固堤防,还有‘平退工程’。”陈云翔继续说,“‘平退工程’即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包括单退和双退。单退是退人不退田,低水种养,高水蓄洪。双退是退人又退田,自然还河、还湖为水域或滩涂。不与水相争,给湖区洪水更多的‘伸展’空间。”
  空间大了,高度就下来了。陈云翔举了一个例子。2020年7月,鄱阳湖湖区防汛抗洪压力巨大,为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启动单退圩堤分蓄洪水,有效降低了鄱阳湖水位25~30厘米。
  “能主动进洪的,还有蓄滞洪区。”陈云翔话音刚落,车到了余干县的康山蓄滞洪区项目施工现场,5辆卡车正在搬运土方,3台挖机奋力挥舞着“臂膀”,一番热火朝天的场景。
  “蓄滞洪区是用于非常情况下主动进洪,吸纳超量洪水、削减洪峰的。”一个叫何岸的小伙子热情邀请记者到项目部坐坐。跨进门,就看见了一张图。图上清楚地标注了鄱阳湖康山、珠湖、方洲斜塘和黄湖4个蓄滞洪区的位置以及总蓄洪面积(506.19平方千米)、有效蓄洪容量(25.36亿立方米)等。何岸说:“目前已全部开工,正在抢抓建设。”
  “水库调蓄洪水,重点堤防抵御洪水,平垸分洪,蓄滞洪区蓄洪。”一个清脆的声音插了过来,带着眼镜的敖跃飞说,“确保鄱阳湖湖区防洪安全,江西建立起多层次、多举措的综合体系。”得益于这一周密的防洪工程体系,江西实现了大涝之年无大灾的目标。
  按照新时代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防洪安全的要求,江西今年还启动了鄱阳湖湖区46座重点圩堤达标与提质加固工程。此外,江西对五河尾闾地区进行全面治理,2023年五河支流治理项目共开工建设50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开工建设56个,重点涝区建设也稳步推进。
  持续打造鄱阳湖水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水越来越好了”
  落日时分,记者到达九江濂溪区的芳兰湖,晚风吹荡湖面泛起涟漪,三五成群的游客在湖边散步,不时拿起相机记录。
  “以前可不是这样的景象!”九江鄱湖新城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公园管理部经理潘伟强颇为感慨。
  原来,这个与鄱阳湖只一坝之隔的芳兰湖,治理前被“切碎”成一千多个小池塘用来养殖,产生的养殖污水直排鄱阳湖,严重污染湖区水质。
  面对困局,积极破局。拆除围汊养殖、建污水处理厂、整治入(芳兰)湖上游水系、加强河长日常监管,濂溪区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终于实现“鱼塘变景区”。
  与芳兰湖隔湖相望的永修吴城镇,正在举办第三届鄱阳湖国际观鸟季活动。在观鸟点常池湖,芦苇摇曳,候鸟翩跹。
  带着草帽的王小龙指着眼前白色水鸟说:“这是东方白鹳,属于珍稀鸟类。”话音未落,他飞快地跑到水边,捡起湖面上漂浮的塑料瓶,“我除了是护鸟员,也是这段湖的湖长。”
  吴城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郭国雷介绍,像王小龙这样的湖长,他们这里还有很多。“扛牢巡河护湖责任,加密巡湖频率,加强涉湖问题整治力度。每年来此入冬的候鸟数量越来越多,来此嬉戏的长江江豚也越来越多。”郭国雷说。
  行走在冬日的湖区,记者看到不少候鸟在湖中洗羽,也听到湖区百姓讲起关于长江江豚的有趣故事,还知道了“鲥鱼、刀鲚”等名词。
  鄱阳湖是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江豚有半数生活在鄱阳湖。“这其中非常关键的因素是鄱阳湖的水好。”江西省河湖长制工作处处长邹崴边说边带着记者往望湖亭走,“我们湖区有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有日巡、周巡、月巡、季巡、年巡,有‘河湖长+检察长’‘河湖长+警长’,形成了纵横左右岸、联通上下游的巡湖组织架构责任体系。”
  登上望湖亭,邹崴递给记者一个望远镜。透过镜片,记者看到了整洁的湖岸线。邹崴介绍,这份“整洁”与江西持续开展“清河行动”,持续依托河湖长制工作平台开展鄱阳湖专项整治行动、生态鄱阳湖流域建设“十大行动”和幸福河湖建设密切相关。
  “今年围绕工业污染、城乡生活污水、船舶港口污染等14个方面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鄱阳湖的水质越来越好了!”邹葳笑着说。
  持续优化鄱阳湖水资源配置
  “到时候鄱阳湖的压力会小很多”
  “鄱阳湖近年来有一个危机。”在九江市共青城市江益镇栗坂村,共青城市农业农村水利局党组成员查海华叹了口气,“干(旱)!”
  不等记者问,查海华便说起了近年的情况。鄱阳湖是季节性湖泊,近年来受全球极端天气影响,进入枯水期时间提前,枯水期时间延长,干旱问题严重。“就去年,我们这连续100多天没有下雨。对面的都昌第二水厂,10台泵机同时伸入湖中,开启三级提水模式勉强保障居民正常的生活用水。”查海华语气里满是心疼。
  2023年鄱阳湖汛前1个月出现了水位低于7米的现象,这是以前没有过的。2023年鄱阳湖最高水位也是历年的最低。
  “那用水怎么办?”记者问。
  “看那儿。”查海华指着高处的一座水厂,“这是今年9月份完工的一座10万吨的水厂,从鄱阳湖湖区的柘林水库引水,能满足50万人用水。目前覆盖共青城市6个乡镇(街道)共22万人,是环鄱阳湖水资源配置工程的重要一环。”
  江西省水利厅总工程师许盛丰摊开了一张地图,地图上的柘林水库在西,鄱阳湖在东。江西计划投入326亿元,以现供水工程体系为基础,按照“开源节流并重、大中小微并举、挖潜新建同步、时空均衡配置”的思路,优化环湖区域水资源配置。
  “环鄱阳湖水资源配置工程充分利用环鄱阳湖山区柘林水库等优质水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向长江中游城市群南昌、九江、上饶等环湖区供水,工程建成后可满足1200万人的用水需求,到时候鄱阳湖的压力会小很多。”许盛丰说。
  宏观布局,微观落子。环鄱阳湖水资源配置工程已列入江西省政府批复的《江西省水网建设规划》和江西省水网先导区建设范围,南昌片建设必要性分析和九江片建设经济性分析专题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环鄱阳湖水资源配置工程规划方案和相关专题研究正在深化展开……为了安澜、生态、和谐、幸福的美好愿景,鄱阳湖治理将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支撑。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3年12月15日
朱燕红
责任编辑:陈帅
相关新闻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454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