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吃水不忘挖井人 滴滴甘泉润民心
——江西赣南苏区保障水安全惠民生促发展
 
分享到:
2021-08-19
 

  中国水利网站8月19日讯 (通讯员 郭思彦 周健 盛晓晓)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2016年、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到江西考察。饮水思源,让中央苏区乡亲们,让革命老区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牵挂。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亲切关怀为江西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截至2020年年底,全省累计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1.6万处,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3%、自来水普及率达91%,全省80余万建档立卡贫困户、280余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部解决,百姓喝上安全水、幸福水。

  农饮惠民 打造产业

  胜利村位于井冈山市区附近,曾是贫困村,村民用水需到外村挑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当地水利部门投入上百万元资金延伸管网,将市区的自来水接到村里,彻底解决了全村饮水安全问题。

  “我今年70多岁了,现在自来水都通到了厨房,干净又便宜,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世代居住在村里的周足仔说。

  胜利村只是江西水利扶贫的一个缩影。2017年2月26日,井冈山市率先宣布脱贫,成为中国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首个“摘帽”的贫困县。

  “十三五”期间,井冈山市所在的吉安市建成一批重点水源和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4%以上,重要饮用水水源区水质达标率100%,建成从源头到龙头、正常供水和应急供水全方位保障的城乡供水安全体系。

  2020年,全市36个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清澈的流水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充足动力,吉安市打造了墨潭桃花岛、蜀口洲、庐陵文化生态园等一大批生态景点,布局发展了稻渔共作、有机蔬菜、井冈蜜柚等一批特色产业,促进了当地绿色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

  红井甘甜 始终为民

  “沙洲坝,沙洲坝,没有水来洗手帕,三天无雨地开岔,天一下雨土搬家。”这首民谣唱出了沙洲坝昔日缺水的自然环境。1933年4月,毛主席随同中央机关从瑞金的叶坪村迁到沙洲坝。他发现沙洲坝村民喝的水都是脏塘水,极不卫生。在毛主席的带领下,村里的百姓、红军战士齐心协力,在村口挖出一口五六米深的水井。

  饮水思源,不忘初心。沙洲坝村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苏区精神,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

  20世纪70年代,村里兴建了3座小⑵型水库;1988年,村里有了第一口机井;1990年,镇里建起了自来水厂,把自来水引到了村里;2003年,村自来水管道与瑞金市并网,自来水流进了家家户户……

  有了水,就有希望。如今走在沙洲坝村红井观光园,一年四季都可以赏花看景。2016年,村里投入20多万元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现代化的喷灌技术应用到红井风景观光园,实现了农作物的长效节水灌溉。村民的生活越过越好,2020年,沙洲坝村被中央组织部列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

  沙洲坝村党组织还在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断发力。修建排污排水沟、新建污水处理站点、安装160盏太阳能路灯等等,居民生活越发便利。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安全水,当地人民唱起了新民谣:“沙洲坝,沙洲坝,三月不下雨,有水浇庄稼,五谷丰登发了财,凤凰纷落沙洲坝。”

  “从苏区时期的红井水,到改革开放之后的机井水,再到如今的自来水和喷灌水,每一滴都是共产党对老百姓的恩情。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推进乡村振兴的的劲头更足了!”沙洲坝村村干部杨爱民说。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1年8月19日

郭思彦 周健 盛晓晓
责任编辑:邓婉颖
相关新闻
 
江西景德镇:把好水利建设质量安全“八道关”
江西黎川县: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新画卷
江西景德镇:元旦期间水利安全生产平稳有序
江西萍乡市枫林水库库区保洁常态化
江西新干:城市应急备水源工程开工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