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冲锋·坐镇·协作·坚守
——江西水利人凝心聚力持续应战汛情侧记
 
分享到:
2020-08-05

  □本报记者 岳虹 万菁 通讯员 徐俊

  人,永远是防汛减灾工作的主体和关键。在抵御2020年鄱阳湖流域超历史洪水的战役中,江西水利人或奋战在前,或坐镇后方,时刻保持“迎战”“临战”“实战”状态,协助处置了一个个险情,完成了一项项防汛减灾任务。

  当前防汛仍在进行,这场持久战中洪水不退,江西水利人绝不后退,他们的坚守将继续。

  坐镇后方:颤抖签下的水情预报表

  防汛不仅前线险情重重,后方亦是弥漫着“看不见的硝烟”。

  5天后预测星子水文站水位将超22米!7月8日,当“22”这个数字出现在水情预报表上时,江西省水文专家、省水文局副局长李国文立即察觉到,未来一段时间,江西省、鄱阳湖流域或将迎来一场堪比1998年的严重汛情。事关全省防汛大计,责任重大!李国文紧盯省内五河来水与长江中上游雨水情、长江三峡水库的调度运用、洞庭湖洪水发展、鄂东北洪水变化和长江下游水文情势趋势,动态研判鄱阳湖汛情变化,觉得八九不离十后,他几乎颤抖地在水情预报表上签了字。

  之后,李国文联线长江委水文情报预报中心和水利部信息中心,提出针对鄱阳湖流域星子站、湖口站、九江站等关键站点的预报数据展开三家联合会商。会商结果和最初判断一致,他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

  “鄱阳湖流域的防汛不仅要关注我们本省的水文站,还要关注长江上下游的关键防汛举措,上游三峡的下泄流量、城陵矶的实时水位,下游安徽大通水文站的水位等,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李国文说。

  “全国水情一盘棋”,在今年鄱阳湖流域水文预报关键阶段,三方会商研讨最大程度地提升了预报精准度和时效性。

  水情预报表是水文部门为应战汛情提供的最有价值的成果之一,是地方政府启动防汛应急等级的重要参考。今年7月至今,李国文“泡在”省水利厅的办公大楼里,聚焦关键节点水文预报,在2000多份水情预报表的“签发”栏里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每一个签名背后都是责任,上千份预报表记录了江西各河湖水位的涨落,一次次吹响了应战汛情的前哨。

  关键的、重大的或是隐藏着某些问题的各类数据,经李国文等后方水文专家的调整后,愈发精确,从而愈发有效。给出柘林水库“立即关闭2孔泄洪闸门,将泄洪量从3460立方米每秒减至1810立方米每秒”的预调度建议,拦洪削峰错峰,避免了修河下游永修段面临历史最高洪水位;将景德镇市关键站点潭口站的预报数据调高至“62.5米”,调整后的预测值同最后的实际值只差几厘米,为当地预先转移群众、采取防汛措施提供了精确依据……

  坐镇后方的不仅有水文专家,还有负责查险除险的权威专家。他们通过水利专家会诊平台为从一线传来险情中的“疑难杂症”把脉问诊,让险情处置多一重保障。

  冲锋在前:一位被基层点名叫去的省级专家

  在7月11日江西省省长易炼红主持召开的防汛紧急视频调度会上,彭泽县县长邵九思通过大屏幕提出了一个特殊请求——希望一个叫“胡永林”的水利专家能到他们那儿指导防汛抢险。这个要求很快变成具体调派指令传给了胡永林,当时他刚结束碗子圩等地的抢险指导工作,回南昌休整。对于新任务,他二话没说,立即带上年轻技术人员吴盖、刘丹珠赶往彭泽县棉船洲。

  棉船洲确实需重点关注。它是长江冲积洲,四面环水,棉船圩堤保护面积54平方公里,保护耕地5.3万亩,人口超4万,是彭泽县大镇之一。当地堤段土质及填筑质量一般,透水性较强,汛期易发生堤身渗漏甚至脱坡,是历次超标准洪水的重点防御对象。

  棉船洲胡永林再熟悉不过了。2016年,当地防汛险情万分危急,他作为专家组组长在一线指导,紧急编制了《棉船大堤深水涵闸防汛抢险预案》,帮助棉船洲安全度过了汛期。这次当地点名要他来,就是出于一份信任!

  “胡专家,我们刚刚发现这附近有好几个小泡泉。”7月14日,胡永林等人一下车,村民们就拥上来告诉他。胡永林箭步冲向出水点,蹲下仔细查看,发现周围有散浸,局部呈小泡泉状,他伸手到出水点感觉水不是很凉。“你们也试试,水是不是有点温,而且没有泥土。”对随行的年轻水利技术员说完,他又走到堤顶观察周围环境,向村民了解土质情况,最终他判定:“这不是泡泉群,是堤基渗漏,开沟导渗试试吧。”经过开沟导渗后,出水点的水慢慢消失了,精准的判断再次将后续措施引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上。

  看看他,除了架着一副眼镜之外,实在不像是一位毕业于天津大学,以记忆力强、反应快著称的高级知识分子。他皮肤晒得有些黑、身材精瘦,穿着一双能蹚水的凉鞋,经常就地蹲下随手找个石块以地为案给大家画图讲解。

  在赶往下一个险情的路上,他告诉吴盖、刘丹珠:“这个出水点用泡泉的方法也能处理好,但需要大量的沙石、碎石料。我们要准确地判断险情,用最合理的方式来抢险,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各种险情的成因、水位上涨期怎么处置、退水期险情怎么处置……年轻的技术员们事后感慨说:“跟着胡总出来学了很多知识。”曾经随胡永林在棉船洲防汛抢险的“徒弟”翟泽冰,如今已成长为能独挡一面的防汛专家。说到“师傅”胡永林在一线指导的特点,他不加思索地说:“思路灵活,因地制宜。”

  “胡永林是‘防汛老手’了,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水利专家冲锋一线的责任和担当。同时,他也用实际行动践行‘老带新’,诠释着水利技术传承的内涵。”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江凌说。

  在江西,像这样汛期常年奔波在除险一线的水利专家还有很多。自7月3日以来,省防指已向沿江滨湖等地区派出17批次335人次专家,累计巡堤查险处置险情2000余处。

  团队协作:“制度+科技”的双重保障

  如何长期保持30到40个专家组在重点圩堤一线指导?如何确保专家人员到位?如何确定哪些是重点圩堤,需要重点加派力量?

  在专家组联络员、江西省河长办公室高级工程师吴小毛几十天忙碌的工作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我的工作有些繁杂,大致可以分为专家组人员调配、车辆物资等的调配、每日险情分类汇总和上传下达等等。”吴小毛说。

  按照专家组动态轮换制,吴小毛和他的同事需要根据圩堤风险高、中、低的不同程度,配备不同的人员组成三人或两人的小组前往一线。对于高风险圩堤,需要调配资深专家;一些风险较轻的地带,采取“老中青”搭配的方式,让更多年轻水利技术人员参与到防汛实战中来。

  那么又如何确定46座重点圩堤的防汛风险高低呢?“根据各个圩堤出现险情的多少、险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堤防管理水平、巡堤查险及抢险能力等等。”吴小毛说,他每天都要将一线险情及险情处置情况汇总,也是为动态判定各圩堤风险高低提供参考。

  现在江西已进入防汛持久战阶段,如何保障专家队伍持续作战能力?江西提前谋划,建立专家储备制。在原有防汛应急专家库的基础上,实时组建50多个专家组,实行动态轮换制,长期保持30到40个专家组在重点圩堤一线指导。“我和其他几名同事负责逐一通知专家们的工作行程。无论是什么时候,只要电话打过去就没有说‘不行’的,大家总能克服困难到一线去。”吴小毛说,大量的专家调配协调中他没吃过“闭门羹”。

  有了专家储备制、专家组动态轮换制、圩堤风险实时评估制等制度的保障,专家团队的运作效率大大提升。

  这个专家团队中,既有水利、应急、地质等行业专家,也有信息行业的专家提供强大技术支撑。如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的专家险情处置会诊平台实现了前后方专家的实时连线,江西省水投江河信息公司抽调专家紧急绘制的抗洪抢险部署图和堤防预警图,直观展现全省每日汛情、险情、兵力部署等最新情况,让智慧防汛发挥能量。这里面既有2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老水利”,对水文气象、河湖水情了然于胸,是堤上的“活字典”;也有刚参加工作的水利“科班生”,以实际行动在防汛一线构筑“青春堤坝”。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0年8月5日

岳虹 万菁 徐俊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江西省召开防汛救灾工作会商会
江西景德镇:全力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
科技助力防汛减灾,“赣”得好!
以青春之名传承“工匠精神”
守!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