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天水一色入画来——江西吉安市青原区全面实施河长制纪实
 
分享到:
2019-01-04

  □特约记者 刘茂林

  在北风似刀、万物萧条的隆冬季节,记者走进江西吉安市青原区,却发现这里依然充满了勃勃生机,处处荡漾着春天的气息,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让人流连忘返。

  一塘一景、一塘一韵、一塘一特色,新圩镇璋塘村多彩的门塘景观、深厚的门塘文化,每天吸引不少游客来到这里体验农耕生活、休闲观光。殊不知,璋塘曾是个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地方,戏称为“脏”塘,外面人不愿进来,本村人纷纷逃离,人气不断减少。

  璋塘美丽嬗变,成为休闲宝地,正是青原区近年来全面实施河长制的一个范例。近年来,青原区全面实施河长制,压实河长责任,实行智慧监管,综合治理生态,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城乡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压实责任,三级河长管护生态环境

  一天两趟,一趟两公里,一河两岸保洁……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富水河渼陂村河长梁昌武每天早晚一次来到河边巡查,清垃圾。“起初,一天要捞几筐垃圾,现在半筐捞不着,水清岸绿,儿时的富水河回来啦!”梁昌武告诉记者。

  河长巡河,青原区每天有200多名像梁昌武一样的河长活跃在江边、河边、湖边、库边、塘边,清垃圾,治污水,护生态。2016年,青原区全面实施河长制,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落实包括区委书记任总河长、区长任副总河长的区级河长26名、镇级河长51名、村级河长124名,配备村组保洁员、巡查员、监督员共1200名,河长制延伸至村组、覆盖到沟渠,实现了每条河流、每条沟渠都有河长。

  “河长制不是冠名制,而是责任田, 各级河长要真正做到守河担责、守河尽责,让百姓看见河长在行动,治水有成效。”青原区委书记、总河长李军强调。为推动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青原区制定严格河长制考核办法,将河长制纳入全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各级河长履职情况列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述职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交由组织部门,作为领导干部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层层压实河长责任。

  名实相副的河长制,守护着青原山山水水:2018年底,青原区水库水质达标率达95%以上,其中小⑴型水库水质达标率100%,赣江、孤江、富水河等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III类以上,全面消灭劣V类水。

  智慧平台,立体网络打通“信息孤岛”

  一条微信解决多年的生态环境问题,让新圩镇江头村村民阮秋生始料未及。这些年来,为清理门塘垃圾污水,阮秋生没少往镇里、村里跑,“每到夏秋,这里臭烘烘,苍蝇、蚊子到处乱飞,真没法住!”

  20183月份,阮秋生从张贴在村头巷尾的宣传单上获悉河长制智慧平台,于是下载了河长制APP。“没想到,图片发出的当天,镇河长就带着人到现场制订环境整治计划。”阮秋生告诉记者,“如今,这里成了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2018年以来,青原区以河湖保护管理为核心,以生态安全为保障,以信息资源服务和共享为目的,投资2400万元,大力建设河长制智慧平台,推动监测覆盖各死角盲区、监管覆盖各关键环节,实现环境监测、日常巡查、考核监督、举报投诉、问题督办、情况通报、责任落实、问题办理等一体化、智慧化。

  智慧平台建成后,青原区全面打通了重点河段和敏感区域的视频监控、水污染等“信息孤岛”,实现对赣江、孤江、白云湖等江河湖库岸线的违规违法行为实时监管和智能报警,同时还可提供准确的、实时的水位监测、雨量监测、水质监测等信息。

  经过一年的运行,智慧平台稳定可靠,“哨兵”作用显著。据统计,2018年一年,青原区通过智慧平台受理生态环境问题500多个,办结470个,办结率达94%

  新圩镇河库管理中心负责人张贤杰说,“有了智慧平台,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鹰眼’,哪里产生垃圾、污水能立马发现,能够及时处置到位。”

  综合治理,生态美景遍布青原城乡

  水污染问题表象在水里,其实根子在岸上。近年来,青原区坚持水陆同治、全域共治,推动山水田林湖草综合治理,进一步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彰显水文化,努力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上走在前列。

  针对乱采乱挖等突出问题,青原区严格实行联审联批制度,由水务、环保、国土、林业、交通、市管、安监等7家单位和项目建设所在地政府联合对煤矸石开采、粉煤灰加工、采石、砖瓦窑等采矿企业进行审批,提高企业入驻门槛,关停、整顿砖瓦窑企业31家,补报水土保持方案20多份,补报率达100%,彻底扭转了乱采滥挖、非法加工、破坏林地、水土流失等破坏生态环境的乱象。

  青原区坚持靶向治理水污染,严格划定工业企业生产污水排放不达标一律关停、城镇生活用水排放不达标一律限期整改、农村禽畜粪便处理不达标一律拆除三条“高压线”,集中对治工矿企业及工业聚集水污染、城镇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染、农业化学肥料农药、农村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船舶港口污染、最美岸线、非法采砂、非法设置入河湖排污口和取水口、饮用水源保护区、水库水环境、城市黑臭水体等方面进行整治,已关停超标企业8家,关闭非法采砂场18家,拆除禽畜养殖场217家、面积达13.5万平方米,污水处理率达9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实现污水不下河、不入库。

  在全面改善水环境的同时,青原区在全市率先实施富水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先行试点,落实项目19个,重塑河道弯曲走势,重修河流生态环境,建立和完善水清岸绿、滨水宜居的安全生态水系循环系统,一条具有“山水吉安”“红色故里”“正气家园”的百里生态风光带跃然纸上。

  易家洲是位于富水河畔的小村庄,近年来,按照一洲一岛一河的规划布局,建设农田示范区、果园采摘区、丛林休闲区三大片区,建成滨水公园、水情教育基地等水景观工程,一个美丽水乡脱颖而出。

  近年来,青原区串珠成线、由线及面,投资10.88亿元,实施全区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开展水库水质污染专项治理、山洪沟治理、中小河流治理、乡镇防洪工程、防洪堤除险加固、农田灌溉工程、小型水库建设等七大类57个项目建设,截至目前,累计综合治理山洪沟15105公里、中小河流100公里;整治中型灌区1处、水库灌区51处,有效灌溉面积达21.9万亩;治理水土地流失面积1.44万亩,打造国家级生态镇村4个、省级生态镇村14个、区级水生态示范点170多个。

  如今,一幅“六山醉美城乡,三江秀映百里;库塘天水一色,人水和谐永续”的独特生态画卷正在青原大地徐徐展开!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9年1月5日

刘茂林
责任编辑:邓婉颖
相关新闻
 
江西青原区组建国有砂石公司
江西省井冈山市治水成效显著
江西省景德镇市部署2019年水利综治工作
江西抚州市:从水利到利水
江西金溪县对非法涉砂行为保持高压打击事态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