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脏”塘焕新颜
——从璋塘变看江西吉安市青原区门塘治理
 
分享到:
2018-05-31

  □特约记者 刘茂林

  一口门塘,一泓清水,一条游步道,一座凉亭,配有鲜艳花草,翠绿树木,庐陵民居,一幅美丽的山水乡村画卷跃然纸上。日前,记者走进江西吉安市青原区新圩镇璋塘村,美美地享受了一番,放飞了心情。

  塘名为璋塘,村因塘取名,亦为璋塘。三年前,璋塘没有“颜值”,满满的污水、垃圾,戏称为“脏”塘。璋塘村支书梁昌昀介绍,村有门塘十几口,璋塘最大。群众为图方便,垃圾随手往塘里扔,污水往塘里排,水面萎缩,水也越来越脏,“满村都是臭味,没人敢下水!”

  如此环境,让荷包鼓起的璋塘群众很不满意,有的把房子建到村外,有的干脆城里买房,不回村了,偌大的村子,只剩下老人和老宅,毫无生气。这样下去,肯定不行!璋塘村“两委”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组织党员干部入户调查。“我们都是璋塘人,璋塘才是我们家!”璋塘群众如是说,璋塘是风水宝地,不能眼睁睁看着毁了!

  2015年,璋塘村抓住水生态文明镇村建设试点的契机,通过项目争一点、村民筹一点、乡贤捐一点、集体出一点的途径,筹集资金200万元,清理门塘淤泥、垃圾、杂物达100多吨,硬化塘岸、沟渠20多公里,实现清水长流;购置垃圾桶100多个,落实保洁员5人,勤扫勤清,做到垃圾不落地;建设污水处理工程,实行“生态疗法”,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2016年,璋塘村被江西省水利厅命名为“省级水生态文明村”。如今,璋塘环境变美、变靓了,搬出去的群众又纷纷搬了回来。

  由脏到美,璋塘焕新颜,正是青原区近年大力推进门塘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青原区坚持把门塘治理与新农村建设、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脱贫攻坚相结合,全面推行“四个一”筹资办法,即项目扶持一点、财政补助一点、乡镇配套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筹集资金1.78亿元,治理门塘3000余口,基本恢复了江南水乡的原始风貌。

  在门塘治理过程,青原区注重融入当地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打造独特的门塘景观、门塘文化,做到一塘一景、一塘一韵、一塘一特色。如今,3000多口门塘成为娱乐休闲的好去处,群众致富的好帮手。

  富田镇陂下村民胡小伟是门塘治理受益之一。被评为“省级水生态文明村”的陂下村,景色如画,游客纷至沓来。胡小伟看准商机,投资5万元,改造旧宅子开民宿、办农家乐,“去年一年的纯收入达到8万元,好日子越过越红火!”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5月31日

刘茂林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修出防洪屏障 补齐排涝短板
打造长江沿线绿色明珠
江西金溪县纵深推进“河长制”打造河流“高颜值”
江西完成141个重点防汛安全隐患整改
江西省景德镇市实现四级河长体系全覆盖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