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万众一心降“旱魔”
 
分享到:
2013-08-15
 

  中国水利网站8月15日讯 (记者 余哲)7月以来,似火骄阳炙烤着赣鄱这块红土地,全省有43个县出现40℃以上高温。而平均降雨量仅96.3毫米,比同期均值少一半,省防指连续启动抗旱Ⅳ级、Ⅲ级应急响应。截至8月11日,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721.3万亩,因旱饮水困难168万人。

  面对旱情,江西全省上下积极应对,迅速组织力量抗旱减灾,通过科学调度水库、山塘水源,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减灾作用,及时出动抗旱服务队,大大减轻了灾害损失。

  上下合力降“旱魔”

  旱情发生后,江西省委、省政府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把抗旱工作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实践,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动员组织广大群众抗旱保收、生产自救。

  8月9日,省委书记强卫深入萍乡市莲花县考察指导抗旱工作,要求各地各部门确保受灾群众有水喝,同时进行抗旱保苗工作,依据旱情适时改种经济作物,尽量弥补灾害带来的损失。

  8月6日,省长鹿心社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当前高温干旱防御应对工作的通知》上批示,要求结合江西省工作部署抓好落实。省委副书记尚勇,省防总总指挥、副省长姚木根等领导深入旱区,检查指导抗旱工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认真做好高温干旱防御工作的通知》。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主动为抗旱工作提供服务。省防指先后派出14个抗旱工作组指导抗旱工作,科学调度万安、柘林、江口、洪门等重点水库,为抗旱储备水源。水文部门加强中小河流的枯水监测、土壤墒情监测,为抗旱指挥决策提供依据。农业部门组织科技人员下乡,引导群众强化田间管理,及时合理调整种植结构。电力部门结合抗旱用水需求合理安排水力发电,确保抗旱用电需要。气象部门加强天气监测和预报,同时,抓住有利时机,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缓解旱情。通过采取各种抗旱措施,减轻了干旱造成的不利影响。

  水利工程减灾效益凸显

  莲花县是江西省旱情最为严重的一个县,但记者采访时看到,该县神泉乡上江村1800多亩水田却绿色一片。村主任江文发介绍说,大旱之年,村里靠的就是“小农水”。

  2009年,莲花县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总投资9879万元的“小农水”项目覆盖了13个乡镇的151个行政村,给14.3万亩的农田编制了一张旱能灌、涝能排、渠相连、配套全的农田渠网。而灌溉水源地楼梯蹬水库也进行了除险加固。

  作为2013年第27届全国荷花展的主会场,莲花县琴亭镇集中连片的5000亩莲田在“小农水”项目的护佑下,水车不停转,荷花别样红。

  “干旱了这么久,楼梯蹬水库里还有水下来,修了就是不一样啊!”当着记者的面,村民们都由衷地称赞起了水利建设的减灾成效。

  据统计,2009年以来江西省通过大中灌区骨干工程和小农水项目建设,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34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660万亩,新增节水能力9.37亿立米,有效提高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尤其是今年抗旱中“灌区”工程派上了大用场,凸显巨大的减灾效益,真正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

  基层服务组织的力量

  水利基层服务组织永远是抗旱的中坚力量。全省94支县级抗旱服务队冲到了抗旱一线,每天夜以继日为人畜饮水困难地区送水,应急打井、洗井、挖泉,临时在江河、湖泊开挖引水沟渠及清淤渠道,利用抽水设备抽水抗旱。

  “天上不下雨,就在地下找水。”峡江县仁和镇水务站站长刘怡文对几名村支书说。近10多天来,为保证村民不误农时栽插晚稻,刘怡文马不停蹄地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挖井、清淤、架线,已经临时打了十几个机电井,灌溉稻田600多亩。同时,刘怡文与当地抗旱服务队一起启动15座电灌泵,从远处的赣江取水灌溉。

  吉安市是江西省旱情较重的一个市,耕地受旱面积为65.6万亩,因旱饮水困难人口达2.3万人。为应对旱情,全市13个县抗旱服务队对各类设备进行检修和调试,积极投入到抗旱服务中。截至8月6日,全市启动抗旱井50.40万眼、机动抗旱设备357.25万台次,抗旱浇地38.35万亩,解决饮水困难人口1.519万人。

  顶烈日,战高温,江西全省上下团结一心与老天奋力抗争,把干旱灾害损失降到最低,一场降伏旱魔的战役在赣鄱大地上谱写了一曲曲震撼人心的“抗天歌”。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8月15日

  

余哲
责任编辑:李爽
相关新闻
 
江西柘林水电站3号发电机组转子成功吊装
江西金溪县:科技助力水土保持“强监管”
江西泰和县:节水灌溉助力茶园丰产丰收
江西强化水利行业监督管理
“小渠系”配“大管家”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