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一座水工程: 留住古城记忆
 
分享到:
2020-07-09

古运河水利风景区

堂子巷控制工程 淮安市水利局供图

北门桥仿古桥亭

  □卫爱玲 钟长春 邹鑫

  淮安,明清时期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天下粮仓”的美誉,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今天的淮安,四水穿城、五湖镶嵌,功能齐全的水利工程闻名全国,是大运河文化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的重要节点。

  淮安市里运河防洪控制枢纽工程,是建设在中国大运河淮扬运河段上的一条具有防洪、排涝、调水、旅游等功能的水利工程,是传承与保护大运河水利资源与文化资源的有机融合的工程典范,也是淮安市古运河国家水利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延续水工之脉

  里运河淮安段是大运河全线开挖历史最早、施工技术最复杂的河段之一,至今仍发挥着航运、水利、生态、旅游和经济功能,是“活态”的世界文化遗产。

  为了进一步搞好大运河的保护与利用,擦亮“运河之都”这张城市名片, 2013年8月,淮安市实施里运河文化长廊规划方案。方案明确淮安段里运河文化长廊核心区域为清江浦(北门桥控制工程所在地)至堂子巷(堂子巷控制工程所在地)的里运河两侧区域,总面积约10.8平方公里,总长度15.6公里,旨在塑造现代与历史交相辉映的“壮丽东南第一州”文化生态风貌,书写出淮安里运河“新清明上河图”起、承、转、合的篇章序列。

  2016年,淮安市水利局建设完成淮安市里运河防洪控制枢纽工程。该枢纽工程坐落在淮安城区段里运河上,由上游的北门桥控制工程和下游的堂子巷控制工程两座“姊妹闸”组成,两工程相距16.8公里。北门桥控制工程由一座孔径30米的节制闸和桥宽25米的闸桥组成。堂子巷控制工程包含一座孔径30米的节制闸、一座大型双向抽水泵站、一座宽34米的交通桥及四座三层四方形古典楼阁。

  该枢纽工程通过对两工程的联合调度,御淮河洪水于主城区之外,使主城区免遭洪水威胁,降低里运河汛期水位;同时在非汛期,保证里运河文化长廊有一定的景观水位,使城市与水亲密结合,打造水韵城市。

  打造文化新地标

  工程建设中,淮安市水利部门精心设计,优质施工,使水利工程充分彰显出淮安运河文化的历史底蕴。

  北门桥控制工程位于淮安市清江浦区,为配合清江浦城墙遗址保护与展示工程建设,北门桥的四角各新建一座规格和形制均相同的仿古桥亭。

  桥亭共两层,建筑风格是以清江浦古城北城门为蓝本进行二次设计的。一层基础与桥梁同时施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二层平台与桥面人行道等高。因桥亭位于公共场所,为保证其强度和安全,二层以上为钢管柱、钢梁结构和木结构。上部木结构为歇山顶、灰筒瓦屋面,屋脊设有兽吻,雀替、美人靠均有设置,地面铺以古法制作的方砖。下部基础以古法制作的老城墙砖砌筑成城墙、城门形式,城门设置垛口、射击孔,城门门高约3米,宽3米,城门洞形结构,门边以黄锈石块包砌,在门上方嵌入匾额,内容由书法家创作、题写。

  北门桥梁栏杆采用福建青石材,栏板双面雕刻,图案中除《清河拱宸》采用原清河县城拱宸门复原图外,其余图案均选自清道光年间江南河道总督完颜麟庆所著《鸿雪因缘图记》中与清江浦地区有关的水利风貌图,无一不体现淮安深厚的文化底蕴。

  桥上四座仿古桥亭分别命名为拱宸亭、会漕亭、瞻斗亭、怀恩亭。邀请市内著名文史专家创作桥亭、拱门楹联和重建清江浦北门桥碑记;邀请淮安书法名家撰写桥名、亭名、楹联、桥记。

  堂子巷控制工程,紧连淮安旧城,比邻周恩来总理故居,接近古邗沟入淮处,位于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与里运河交汇处。在漕运时代,由此南下可直达长江,由此入淮东下可直达黄海,由此向西北可经由古清口辗转而入中原,由此溯淮而上至泗州而达汴、洛。该工程与清江浦北门桥结构、功能相同但规模更大,是里运河文化长廊水清源洁的关键工程。

  为了契合“运河文化长廊”的旅游景观带风格,堂子巷工程四座桥亭的命名,重在引导游客“发思古之幽情”,分别命名为“望江亭”“达海亭”“通泗亭”“会汴亭”,以一工程四桥亭浓缩淮安在漕运史上的繁华盛景,既充分发挥工程效力功能,又展现古城历史的厚重深邃。

  如今,通过里运河防洪控制枢纽工程联合调控,实现了里运河水畅、水活、水清、水景,具备了挡洪、排涝、生态补水、通航、城市景观和城市交通等功能。同时提升了古城淮安的文化价值、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淮安市里运河文化长廊建设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和文物支撑,成为淮安城市古运河文化带上的地标建筑之一。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0年7月9日

卫爱玲 钟长春 邹鑫
相关新闻
 
江苏省委副书记任振鹤到省水利厅调研指导防汛抗灾工作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水清岸绿百姓富
江苏省省级总河长、副总河长和省级河长湖长名单公布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饮水思“远” 城乡一体
姜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助农惠民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