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水秀英雄城 长河披“绿裳”
——吉林省四平市加快推进河湖长制工作落地
 
分享到:
2022-06-23
 
  □记者 边境 崔秀佳
  盛夏,沿吉林省四平市南北河步行数里,感受生态嬗变,又至东辽河,再到小西河,潺潺碧波。过往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问题被一举清理。从双辽到梨树,从铁东到铁西,河湖岸边,绿水长廊建设如火如荼,长空梳洗旧颜,长河再披“绿裳”。
  6月8日,吉林省召开2022年省级总河长会议,要求准确把握河湖长制改革发展新要求,推动河湖长制“有名有责”“有能有效”协同发力,严格落实治水兴水任务,切实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以水为核心,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吉林大地,“治河”战略加快落地,英雄城里,“绿底”长卷率先展开。
  清“四乱”治“碍洪” 一脉碧水汇英城  
  6月15日上午,细雨微歇,东辽河双辽市东明镇庆祥村段,河长吴晓彪正在巡河。
  穿过一段漫长的草甸,在距离东辽河岸不远处的一棵老榆树上,一窝鸟雀叽喳啼鸣。
  碧水有声,皆是序曲。吴晓彪说,他每天都会在东辽河岸边巡查,用眼睛看,用鼻子嗅,巡河的几年中,他也见证了东辽河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不仅水清了,鸟儿也多了,河湖生态越来越好。
  夕阳西下,叶赫河潺潺流淌。“以前河里面垃圾多,周边河两岸搞养殖淌出来的污水、粪便,让河水变得臭气熏天。现在河水变干净了,一脉清水,可见砂石,鱼翔浅底,轻松舒畅。”正在巡河的四平市铁东区叶赫满族镇营盘村党支部书记刘聪高兴地说,作为村级河长,他备感荣耀。
  水本无华,相荡乃兴潋滟。河湖长制工作实施以来,四平市河长制办公室督导各县(市、区)采取系列措施加强河湖管护,对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以独立河流为单位分级分段实行河长制,推动河湖长制工作全覆盖,做到了从“建体系”向“建措施”转变,从“见河长”向“见行动”转变,从全面建立河长制向统筹河湖保护管理转变,明确整改要求,强化整改措施,构筑起河湖管理保护崭新格局。
  快速清“四乱”离不开制度创新。2022年入春以来,四平市河长制办公室针对河湖岸边垃圾、废弃物和水面漂浮物随之增多的实际情况,以清理整治“四乱”突出问题为工作重点,再次开展清河专项行动,层层压实责任,各县(市、区)、各河长制成员单位闻讯而动,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研究问题整治措施,明确问题整治要求;乡、村级河湖长以发现问题为导向,加大巡河力度和频次,开展不留死角、全方位全段巡河行动,确保每条河流、每个湖泊“有人管、管得好”,确保河湖水生态环境长治久安。同步进行暗访督查,推进问题整改,将“清四乱”“清河行动”作为常态化工作、常年工作来抓,使河湖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河湖水质实现稳定达标。
  2022年以来,四平市还规范组织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整治,持续巩固河湖乱象治理成果,在守住防洪安全底线的同时,推动河湖面貌持续向好。近日,四平市河长制办公室通过精心谋划,科学安排,河长牵头,一线部署,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完成水利部遥感疑似妨碍河道行洪问题排查,推动域内9个妨碍河道行洪严重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实现汛期来临前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清零。清理整治率达到100%,走在全省前列。
  清“四乱”与治“碍洪”同步,湾湾碧水汇聚英城,赢得群众赞声一片。
  护“生态”建“绿廊” 河湖岸上披“绿裳”
  雾绕青山水绕川,夏日西湖巧合了诗中镜像,水清若空,遍布花海,水鸟喳鸣悦耳,生机盎然如画,市民正在这里尽享惬意休闲时光。
  “变化太大了。”提起现在的西湖湿地,市民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很难想象,如今一湾碧水,曾经却是臭水沟。西湖湿地保洁员彭涛说:“曾经这里又脏又臭又乱,最近几年,水清了,鱼来了,四周花香扑鼻、绿树成荫,水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西湖湿地位于四平市铁西区平西乡条子河村南侧。河湖长制工作开展以来,四平市投资2.16亿元,启动建设西湖湿地项目,不仅使条子河达到百年一遇防洪标准,还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涵养水源的作用,改善了区域气候和环境,让曾经的臭水沟变成了清水河。
  去冬今春,四平市层层动员、严密部署,加快推进南条子河、条子河绿水长廊项目复工建设步伐,推动多元文化和科技创新有效衔接,用绿色为这座英雄城打造城市新名片。一条绿带,悄悄扮靓“水经济”。目前已建成的部分绿色长廊项目正在发挥效益,其中,南条子河和南湖公园水面成功连通通航,使画舫游船游内河成为现实。南条子河、条子河绿水长廊项目建成后,将使四平市建成区绿地面积增加203公顷,河道蓄水面积、蓄水量成倍增长。同时,可激活河道周边可利用建设用地面积835公顷,大幅度增加了土地收益率。
  从清河嘴生态治理项目,到辽河三江口地区省界堤防双辽段(东辽河干流)治理项目,再到西辽河二期绿水长廊项目,沿着泉眼河、温德河、小西河、东辽河一路向前,碧水清波恣意流淌,昼夜不歇。
  湖边河畔,一波又一波的施工队伍和工程车辆,顶着烈日,忙碌穿梭,铁臂挥舞之间,石条嵌入河堤,排排树木向远,筑起“绿水长廊”,重现“生态屏障”。为高质量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四平市今年谋划的总建设长度204.9公里的27个绿水长廊项目相继出炉!
  织密“绿裳”,扮靓江河,鱼翔浅底,水鸟回归。这座英雄的城市,用水文化修复水生态,用绿水长廊迎回碧水清波。
  四平市河长制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姜亚非说,在吉林省河长制办公室和四平市河长制办公室积极推动下,四平各地坚持规划指导,把绿水长廊建设作为全市河湖长制中心工作和重要抓手,通过先建成一批精品工程、示范工程,为全面推进绿水长廊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如今,水活了,经济也活了,绿色打底,为河湖再添生机,更为四平高质量发展打下厚基础、注入新动力、铺上新底色、带来新机遇。
  如今。从西湖湿地到辽河岸边,随着河湖生态持续向好,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越来越多。从水文化到水生态,再到绿水长廊,水至绿生,万木并秀,四平的脉脉清流被织成一条蜿蜒的绿水长廊,连成一条特色的水文化旅游带,变成了八方游客“打卡”的热门地。
  绿水长廊,正让这里的水生态和水经济“脱胎换骨”。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2年6月23日
边境 崔秀佳
责任编辑:邓婉颖
相关新闻
 
吉林双辽市:全力打造绿水长廊
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强调:以水为核心 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吉林省召开2022年省级总河长会议
吉林省敦化市:千余公顷农田灌溉忙
吉林白沙滩灌区工程:让盐碱地变高产田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