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吉林延吉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分享到:
2014-03-03
 

  中国水利网站讯 (记者 边境)吉林省延吉市2011年被国家确定为第三批重点县中的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重点县。几年来,该市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不断完善水利工程设施,提高农村经济效益,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

  大手笔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引领农村巨变。延吉市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重点县项目从2011年起累计投资7860万元,区域内基本形成完整的防洪灌溉排涝体系,真正形成“谋划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投产达效一批”的重大项目滚动发展格局。重点县项目实施后,改善灌溉面积7.12万亩,新增粮食产值793.5万元,受益人口1.98万人。重点县项目的建设,明显改善了灌溉条件,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农民增收,也美化了周边生态环境,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大力度管理,高标准要求打造优质工程。延吉市强化项目建设管理,落实以项目法人责任制为主的四项建设制度,将安全、质量、进度、廉政责任落实到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市政府严把项目法人组建关,组建延吉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办公室,实行统一建管;严把施工安全关,对安全实行项目法人、水行政主管部门、政府安全监督部门层层负责;严把资金关,实行报帐制,对项目资金实行分段管理,相互约束,财政、审计跟踪审核;严把廉政关,所有项目一律实行公开招投标,一律进入省水利厅和市政府招投标平台市场化运作,严格执行招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纪检监察部门监督,要求将廉政协议与承包合同一起签定。

  精品化运营,创新管护机制发挥长远效益。延吉市本着“建管并重”的原则,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后管理工作。管理单位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受益村设立专人管理,明确职责,渠系建筑物定期检查巡护,对工程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充分发挥效益。确立了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既成功破解小农水建设投入主体单一、建设主体缺位、建后管护困难等三大难题,又有效推进了政府职能转变,还将有效带动产业发展和群众收入增长,小水利有望发挥大作用。

  延吉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办公室荣获“2013年度吉林省水利工程文明工地”等殊荣。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4年3月3日 

相关新闻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