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综述:今年湖北梅雨特点与启示
 
分享到:
2013-07-15
 

  7月8日,今年湖北梅雨结束。分析梅雨新特点,对于认知规律、把握规律,得出有益的启示十分必要。

  今年的梅雨具有五个新的特点。

  一是梅雨期短。6月23日至7月8日为梅雨期,时长15天,少于多年来平均日数的12天。不仅如此,今年的梅雨期场次暴雨间隔时间长,第二场暴雨结束时间为6月30日,而第三场暴雨发生的时间为7月5日,间隔时间长达6天,其间为高温笼罩,这在近十年的梅雨期历史中少见。

  二是来势较猛。6月23日至26日为梅雨首场暴雨,除天门、仙桃两市外,其余15个市州林区的65县市均遭暴雨袭击,其中恩施宣恩、宜昌长阳、荆州监利、随州随县、孝感大悟等23县市大暴雨,24小时最大雨量为宣恩189毫米,3天最大雨量为来凤县218毫米。形成鄂西南、鄂东两个暴雨中心。随后,梅雨后劲乏力,暴雨带南移至咸宁市,6月26日至27日覆盖全市的6个县市区,其中赤壁、通山、咸安3县市区为大暴雨,最大降雨为赤壁市双石站174.4毫米。

  三是尾雨强劲。7月4日至7日,今年梅雨最后一场降雨,形成鄂北至江汉平原、鄂东北的强降雨带,先后有56个县市发生暴雨,其中31县市区为大暴雨,黄冈麻城、罗田、英山,武汉城区及蔡甸、新洲等6县市区为特大暴雨,最大三日降雨为新洲341毫米,达30年一遇,当地水文建站62年来第二位。本轮降雨,为今年以来最强。

  四是梅量不足。今年梅雨均量为146毫米,少于多年均值104毫米,约占均值的6成。梅雨期内,除武汉、仙桃两市与多年梅雨均值持平外,其他15个市州林区梅雨量比多年均值少1成至7成,其中十堰、襄阳、随州、荆门、孝感、宜昌、恩施等市州梅量比多年均值少6成至7成。

  五是多少不均。梅雨期间,水多水少并存。在水多方面。1000余条山丘河溪发生山洪,新洲区的举水、倒水分别超警超设,全省有378座水库和洪湖、梁子湖、汈汊湖、斧头湖在汛限以上,受渍180.2万亩。武汉城区三天暴雨产水18亿立方米,渍涝十分严重。在水少方面。荆门市先后发布黄色、橙色枯水预警,随州市发布了枯水橙色预警,襄阳、随州、荆门等市有599座水库在死水位以下。

  梅雨为长江流域的特有自然现象,其新特点就是自然界给人类应对工作敲响的警钟,把握梅雨新特点,通过梅雨典型年的案例,勾沉历史、启示当下,以增强应对工作的科学性。

  第一,必须更加注重因势施策。从跟踪梅雨资料分析来看,进入新世纪的14年间,湖北梅雨总体呈现弱化的格局,这种弱化主要表现在梅雨期短、总量减少、时空不均、梅雨期内场次暴雨出现时间长短不一的间隔期等新变化和新特点,但要看到在梅雨弱化的同时,局地强度仍具有极值性,其危害甚烈。造成梅雨弱化这一总的新特点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也不排除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这一重要因素。因此在全球气候变暖这个大环境不改变的情况下,梅雨弱化或强化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在梅雨具有复杂性的新特点的情况下,应对工作的要求更高,一方面要看到梅雨仍然是长江中游湖北的主要降雨时段之一,形成的暴雨洪水具有危害性和破坏性;一方面要看到梅雨期短、梅量少、分布不均,使安全利用雨洪资源的难度加大,以致今年梅雨之后仍有近600座水库在死水位以下。因此入梅之后,必须始终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全程掌握情况、加强会商密度、适时研判分析、因势定策施策、具体分类指导,既要防洪保安全,又要安全增蓄保用水,两者不能偏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筹解决区域内水多为患、水少为忧的水多水少矛盾问题,最大限度的管控梅雨期水旱灾害的风险。进入新时期,中央进一步明确了防汛抗旱并重的新思路。这个新思路非常符合湖北应对水旱灾害的实际。湖北易涝易旱的问题历来有之,双重威胁、双重危害、双重压力是湖北的基本省情。梅雨弱化之后,这个省情更显突出,梅雨期间既要防范暴雨洪水,也要防范由梅雨弱化出现的少梅、旱梅、空梅所引发的梅雨期干旱,以及梅雨雨量少,蓄水少,随之而来的高温伏旱。因此在梅雨期间坚持防汛抗旱并重和因势施策的方略势在必行。

  第二,必须更加注重突出重点。从今年湖北梅雨新特点来看,其来势凶猛、尾雨强劲、部分地方雨多,甚至可以说是暴雨如注、平地起水,这就给一些地方的河流湖库、涉水项目、山洪滑坡、城乡渍涝频频敲响了警钟,以致一些地方防洪保安任务比较艰巨,稍有差池,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应对梅雨期间由暴雨引发的洪水等自然灾害,必须在统筹全局的情况下,明确重点,确定抓手。一是中小河流防汛。中小河流的洪水来得快、涨得快、走得快,如果不能提前布防、重点布防,短时间内就有造成危害的可能,必须作为重中之重。二是中小水库防洪。国家实施了大中型水库的整险加固,正在实施小(1)型水库的整险加固,这些工程措施提高了安全度汛的保障系数,但是要看到局地暴雨的强度大,这些已经或正在实施的工程措施尚未经受大洪水的经验,加上小型水库的承担暴雨洪水的风险有限,必须将中小水库作为重中之重。三是涉水在建项目安全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项目方兴未艾,且点多面广,对这些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安全度汛的预案制度,气象、水文和防汛部门应及时预警,项目法人和业主必须将暴雨洪水的防范作为重中之重。四是小区域山洪滑坡避险。近几年暴雨洪涝的危害数据显示,因山洪死亡的人数和经济损失数,分别约占总数的8成和7成,山洪危害愈来愈成为湖北的心腹大患。预防山洪既要靠气象、水文部门提高小尺度暴雨、洪水预警的精准性,又要靠已建山洪预警项目县非工程措施的及时运用,形成小尺度、小站点的双项预警。有了预警,才能把握避险转移的主动权,因此山洪防汛责任人必须将避险转移作为重中之重,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群死群伤,有效减轻财产灾害损失。总的来看,对这些“四小”要逐一落实防汛责任、应对预案、抢险队伍、应急物料、交通通信等基本保障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统筹防洪安全,确保万无一失。同时,还应看到,国家从2005年实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以来,水旱灾害作为自然灾害的重要突发事件,已经纳入了应急管理的范畴。从制度层面,要求防汛抗旱工作必须由过去的凭经验随机应对,向依靠规制有序应对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凭经验应对的思维惯性仍然有影响,比如今年梅雨期间某地的两条河流出现超警超设洪水,但没有启动防汛应急响应。类似符合启动条件,而未启动应急响应的绝不仅此一例。由此也启示我们,应对梅雨的艰巨性,决不能忽略制度的刚性安排,凡符合启动条件的,不论应对时间长短,都必须执行规制,果断启动相应级别的防汛应急响应,以增强应对工作的有力有序有效性,维护防汛抗旱应急管理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第三,必须更加注重城乡抢排。沿江滨湖地区历为梅雨渍涝的重灾区。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农村渍涝弱于城市渍涝。有关数据显示,洪湖等四大主要湖泊在汛限以上,还未突破设防水位,不需要人力防守,受渍农田只有180.2万亩,这一危害现象,远远弱于正常梅雨期动辄五大湖泊防守、千亩左右农田渍涝的危急局面。当然,对于湖泊超汛、农田渍涝这样比较轻度的危害,仍然不可小视,必须坚持田湖统筹、先田后湖的原则,调度大小泵站,昼夜抢排,以便腾出湖容,调蓄后续暴雨洪水,尽快解除农田渍涝威胁。然而更应该注意的是,武汉市在今年的梅雨后期三天时间内叠遭特大暴雨,出现了超出排涝能力标准的严重内涝,以致49条主要交通干道和75个居民社区渍水,直接影响城区这些地方的生活交通和工作秩序,其危害性历史少见。对这样的严重城市内涝,必须深刻反思。从自然因素看,不排除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不排除梅雨随机覆盖造成武汉被特大暴雨笼罩,这些自然因素难以改变,要应对城市严重内涝,只能遵循宁可失之一万,不可失之万一的预防为主的原则。从主观层面来讲,一是要搞好顶层设计。多年来城市注重地上建设,以致高楼林立,日星月异的繁华似景,但是地下排涝管网老化严重、固定泵站排涝能力不足,历史的欠账和地上地下的巨大反差,就是这座城市的渍涝风险隐患。要管控风险隐患,必须搞好顶层设计,科学规划、超前安排,惟其如此才能在偿还历史欠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城市的排渍能力。二是要坚持人水和谐。据武汉市水务部门调查数据显示,上世纪80年代以来,武汉湖泊面积减少了228.9平方公里;近50年来,近100个湖泊人间“蒸发”。以湖泊平均深度1米计算,被填占湖泊的蓄水容量,高达2.3亿立方米。人不给水出路,水必以人为殃。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坚持人水和谐、人水共生。好在武汉市的专家和决策者,在严重内涝之后,都在深刻反思,提出了加快建设,偿还排水管网的历史欠账;顶层设计要有科学性和前瞻性,尽快将排水标准提高到符合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的十年一遇排水标准;对填湖者既要严格依法实行问责制,又要将其定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从行政层面、精神层面鞭挞填湖者,以维护湖泊的蓄纳暴雨洪水的能力。三是要提升流动排渍能力。解决一座城市低洼处、短期暴雨渍水,除了依靠大型骨干泵站排渍入江外,必须加强应急处置渍涝突发事件的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方面要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增添机动灵活的大功率移动泵站设施,提升即淹即排的处置能力。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7月15日

孙又欣 武朝晖
责任编辑:郑秀云
相关新闻
 
湖北武汉市启动建设首个主要供给工业生产的再生水利用项目
湖北襄阳樊城区:积极开展排涝救灾
湖北十堰市郧阳区:新建水源工程 确保群众喝上“放心水”
湖北房县:建设移民安置小区
湖北五峰县:“治山理水”厚植城乡生态底蕴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