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改革破困局 水库保安全
 
分享到:
2013-04-08
 

  中国水利网站4月8日讯 (通讯员 孙又欣 万华)3月中旬,在湖北开展的多层次防汛检查中,地处鄂西北大山深处的十堰市房县,以改革突破小型水库防洪保安等方面困局的经验,引起了省防汛部门的重视,他们的工作亮点也随之走出大山,得到越来越多的上级主管单位和防汛部门的认同。

  困局:小型水库管理体制之殇

  房县现有水库77座,在管理体制上,除中型水库由县水务部门管理外,其他所有的小型水库,全部由乡镇、村组管理。由于这些水库年久失修,失去或部分失去水库功能。剔除这些客观因素外,弱化的、松散的管理体制弊端更是凸显。

  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小(1)型水库和重点小(2)型水库根治性除险加固的扶持力度,房县也迎来了小型水库重获安全新生的重大历史机遇。但是仍然受制于小型水库管理体制不明确、管理不到位等方面的体制弊端,以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无法正常实施。在频频敲响的安全警钟和难得的治水机遇面前,领导者必须作出正确的决策。

  抉择:剑指三大权属体制改革

  县委、县政府以2011年中央和省委有关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两个一号文件为契机,决定将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纳入当地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批准建立了房县水库建设管理局,保证了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的组织构架。2012年底,又召开了全县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动员大会,从组织领导层面上,保证改革工作在高位顺利推进展开。

  房县确定按照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运行规范、良性发展”的小型水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最大限度保障水库社会效益和工程效益的原则,从根本上解决小型水库重建轻管、权属多样、责任弱化等方面的问题。主要目的是将水库的“防汛指挥权、用水调度权、水库经营权”的三权收归县级管理。“三权”上收进一步强化了水库的社会公益性功能,从而能有效保证农业、工业、居民需水时有水可供,防洪保安时能及时控泄,抗旱灌溉时能有水可放,需要蓄水时有水能蓄,整险加固时能组织规范实施。

  护航:五措并举开启破困之旅

  “三权”上收的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政策性强,首先要抓好调查摸底。做到一库一档,确保不漏登、不重登、不错登。有了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就有了话语权。县委、县政府批准实施了《房县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以规范性文件指导全县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重点体现着政策。对小型水库承包合同,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经济合同管理部门作为落实政策的重点,联合组成工作专班,对小型水库承包合同予以规范和完善,严格按照有关合同法的条款执行。加大行政机关督办护航力度。对水库管理体制改革认识不足、行动迟缓、改革不到位的水库所在地的有关领导、责任人,及时予以通报,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依法为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护航。

  效果:还民生福祉梦想的安宁

  在日常管理方面,房县通过这次改革,有效保证了行业管理和规范指导;确定了小型水库实行安全员管理制度;有效保证了专管人员的基本素质。房县的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还促进了政府加大投入。从而有效保证了中小型水库的稳定资金投入。

  除这些实效之外,县水务局还向县委、县政府建议出台政策,为长效机制的保驾护航。有了这些保障,房县过往的小型水库安全困局之殇将不复存在。

  启示:四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首先是必须找准改革切入点。当前水利发展中的问题,必须通过改革的举措予以解决。其次是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在确定安全为要的取向上,只能依靠当地政府的力量,将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作为保民生、保安全、保发展的重点工作。再次是改革必须依法科学。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涉及面广,诸多利益交接在一起,实施过程中必须依法依规,同时,要科学和可操作。在制定改革方案时,从调查研究起步,再从广泛座谈深入。最后是必须建立长效机制。机制能管长远,惟其如此才能巩固改革成果,长久地发挥效益,真正做到标本兼治,长远管用。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4月8日

孙又欣 万华
相关新闻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