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河南焦作市:克难攻坚勇担当 四水同治谱新篇
 
分享到:
2020-10-15

  河南省焦作市近年来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新时期治水兴水战略新机遇,聚力高效利用水资源、系统修复水生态、综合治理水环境、科学防治水灾害“四水同治”工作,在怀川大地上掀起了“引水入城、聚水润城、活水兴城”新高潮。2019年4月3日,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视察大沙河后说:“焦作的大沙河非常漂亮,规划得挺好,绿化比较好,老百姓在这里能够‘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这个地方将来是一条非常好的生态带。”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在大沙河城区段银星长廊段,听取大沙河生态治理及水源提升工程情况汇报后,对焦作市下大决心治理大沙河取得的成效表示赞赏。

河南焦作热火朝天战沙河

焦作大沙河

孟州污水处理厂提升项目

温县蟒河淤泥清理

修武高效节水项目区

  □王世萍 叶蓉

  10月9日,国庆中秋双节后第一天,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到焦作市,深入企业车间、产业园区、生态湿地等,调研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工作。大沙河经过三年的生态治理,由昔日的洪涝河、污水河,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蝶变。王国生沿河查看生态修复、水系综合治理情况,指出要统筹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内在关系,强化全流域治理,把城市水系建设与沿黄生态涵养、人居环境优化结合起来,既治山理水又显山露水,打造“水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生态宜居城市。王国生强调,抓生态保护就是抓高质量发展,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优化产业结构、壮大绿色经济,拓展城市生态容量、发展空间,坚定不移加快转型升级,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焦作市近年来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新时期治水兴水战略新机遇,聚力高效利用水资源、系统修复水生态、综合治理水环境、科学防治水灾害“四水同治”工作,在怀川大地上掀起了“引水入城、聚水润城、活水兴城”新高潮。2019年4月3日,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视察大沙河后说:“焦作的大沙河非常漂亮,规划得挺好,绿化比较好,老百姓在这里能够‘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这个地方将来是一条非常好的生态带。”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在大沙河城区段银星长廊段,听取大沙河生态治理及水源提升工程情况汇报后,对焦作市下大决心治理大沙河取得的成效表示赞赏。

  高效利用水资源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焦作市坚持以雨水洪水中水资源化、南水北调水使用最大化、黄(沁)河引水调蓄科学化、水库供水最优化、水资源配置均衡化为重点,构建了“蓄引结合、河湖连通、多源联调”的生态水网格局,特别是以优化南水北调水资源配置为手段,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城乡饮水同源同质同服务。不断完善南水北调蓄水、供水工程体系,持续扩大供水范围,建成南水北调水厂6座,主城区和4个县先后用上了丹江水,总受益人口达146万人,农村居民集中供水率达97%。

  生态供水引蓄结合常态化。积极向上争取生态供水指标,三年来利用南水北调对城区新河、大沙河、龙源湖等累计补水5000多万立方米,实现了龙源湖、群英河生态供水常态化。

  节水兴水减排降耗增效益。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2015年以来共封闭自备井713眼,地下水累计压采1亿多立方米;2019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降低23.5%,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59。

  水源保护守牢用水安全线。完成全市376家加油站1375个油罐防渗漏改造任务;整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突出环境问题31处,博爱县、修武县被确定为全省饮用水地表化试点县。

  系统修复水生态

  绘就水清岸绿新美景

  焦作市以中心城区生态水系提升为引领,以南水北调与城市水系连通工程为重点,着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九河五湖润山阳、四渠三库泽怀川”的城市水生态格局正在形成。

  高标准打造大沙河生态治理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2亿元,开展了13公里的城区段和上游12公里的郊野段生态治理提升,形成了宽220~260米的连续生态水面5000亩,建成节点公园7个,新增绿地6000亩,大沙河由过去的臭水沟蝶变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城市会客厅”。

  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市生态水系。实施了引黄、引沁、引丹等水系连通工程,加快推进南水北调与新河、大沙河、群英干渠以及龙源湖之间的连通工程,有效解决了地表水资源匮乏问题,进一步强化了河流生态功能。

  高标准谋划南水北调调蓄工程。为拓展城市生态水系水源渠道,积极谋划了南水北调中线焦作马村、灵泉湖2个调蓄工程,目前已列入河南省“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水利部长江委员会已将马村调蓄工程列入“5+5”在线调蓄方案、灵泉湖调蓄工程列入地方配套调蓄方案并上报水利部。

  综合治理水环境

  打赢污水治理攻坚战

  坚持治水先治污的原则,以断面水质达标为目标,认真落实河长制,大力实施城区河道综合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工程,清理河道816公里,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

  抓好黄河治理保护。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高标准编制《焦作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专项规划》,对黄河流域75个入河排污口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对47家企业开展废水总磷污染整治,对81家涉水企业开展规范化管理整治。

  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加快县级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完成温县、孟州市、武陟县、中站区等一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2.1万吨每日,提标改造8.3万吨每日,新增污水管网65.4公里,有效扩充了全市污水治理能力。

  彻底消除黑臭水体。城区14条河道敷设截污管道43公里,清淤46公里,整治排污口近600个,全部实现雨污分流。六县(市)8条黑臭水体已全部完成截污纳管工作。2019年,经国家生态环境部和住建部联合督导组认定,焦作市黑臭水体已全部消除。

  开展河湖清洁行动。推进河长制工作从“有名”向“有实”转变,持续开展河长巡河,累计整治河湖“四乱”问题859个,清理违章建筑39.6万平方米、河道垃圾54.6万立方米、养殖场419处。

  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扎实开展“五清五化”,完成农村厕改8.5万户。六县(市)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全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92%,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78%,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

  科学防治水灾害

  筑牢城市防洪安全网

  焦作市坚持以“一个确保、三个不发生”为目标,加快补齐防汛抗旱短板,全面提升抵御水旱灾害的综合防治能力。

  重新核实登记防汛行政责任人,及时在新闻媒体进行公示;更新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责任人,确保山洪预警信息能及时接收。同时,制订了南水北调干渠度汛方案和应急预案;指导各县(市)区及时制订防汛工作方案,修订完善辖区内小型河道、中小水库度汛方案、应急预案及山洪灾害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大沙河、丹河和蟒河3条中型河道超标准洪水预案编制;指导各县(市)区开展辖区内规模以下(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至1000平方公里)河道超标准洪水预案编制工作。

  统筹推进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和水灾害防治,对城区除南水北调总干渠之外的六纵三横9条河道进行断面扩挖、清淤疏浚、堤防整修等,对全市中小型水库水闸进行了除险加固,进一步完善防洪排涝体系,提升了河道行洪能力,主要骨干河道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

  持续提升基层农村防汛能力,不断加强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和应急抢险队伍建设,建立了符合基层实际的雨情、水情、汛情预报预警体系和群测群防体系,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基层防汛抢险救灾能力。

  全域开花的“四水同治”工作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焦作市的生动实践,也是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造福百姓的必然选择。“下一步,焦作市将以四水同治为契机,深入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用创新之笔书写‘四水同治’新画卷,稳步提升焦作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努力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为争当河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的主力军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焦作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付希强说。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0年10月15日

王世萍 叶蓉
责任编辑:尼冰琳
相关新闻
 
河南省委书记:抓生态保护就是抓高质量发展
“为了让老乡早日喝上甘甜的丹江水”
金秋神韵倾洛城 最美莫过“志愿红”
郑州烩面:饮食文化的一张名片
河南:幸福之河 润泽中原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