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冬灌泡田,灌溉粮食丰收的希望
 
分享到:
2023-02-01
 

  □本报记者 席晶 通讯员 余海潮

  混着冰碴的滦河水打着漩涡穿过闸门,顺着40米见宽的渠道涌向华北地区最大的水稻灌区——滦河下游灌区冰冻的土地。水流缓缓注入一块块翻耕好的农田,然后封冻起来,整齐划一,仿佛冻在模具中的“冰格块”。

  2023年1月24日,记者来到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的西灌区分水闸。正值农历大年初三,天气晴冷。民间传说正月初三是谷子的生日,晴天则寓意来年稻谷丰收。

  滦河下游灌区位于唐山市南部沿海,1958年为开发滨海盐碱荒地而建成运行。其水源为滦河上游的潘家口、大黑汀、桃林口3座水库,受益范围涉及曹妃甸区、滦南县、乐亭县、海港开发区。

  现在正是当地一年中最冷的时节,零下15摄氏度,猎猎寒风夹杂着喧嚣水声。闸门是道“分界线”,上游一侧封冻成冰,如镜面般反射着阳光;下游一侧则有水流从冰盖下翻滚挣脱而出,奔流向前。

  “我们这儿是滦河下游灌区输水干渠的末梢,距渠首64.5公里,为下游曹妃甸区的9个农场、27万亩稻田提供灌溉供水服务。”据当日值班的东西灌区管理所副所长刘峰介绍,冬春灌供水时间跨度长,往往从12月到次年4月。“春节假期每天2~3人值守,他们从早上6点起,每3个小时上报一次水位,根据指令调整水量。”此外,还需关注闸口冰面,确保建筑物、输水设施、渠道等安全。

  沿曹妃甸区滨河路往东,记者看见冻在田间的长方形“冰格块”。“这就是泡田。”一旁的曹妃甸区水利局工作人员丁建力告诉记者,“每块田长约1000米、宽220米,我们叫做‘一农’”。

  “农”是农场里灌溉面积的单位。曹妃甸区的前身是“国营柏各庄农场”,以优质稻米、东方对虾及淡水产品名扬海内外。

  如何让滨海盐碱地变身优质良田?答案之一就是泡田。在滦河下游灌区,冬春季蓄引滦河径流水泡田,既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又可以有效洗盐压碱,改良土壤。封冻在田地里的冰融化后实现冬水春用,解决育秧期用水问题的同时,缓解了生长期用水紧张的局面。

  “有利于蓄水增墒,改良土壤,消灭越冬虫害,缓解灌溉季集中供水压力,还经济实惠。”唐山市滦河下游灌溉事务中心主任刘红卫概括了冬春灌泡田的优势,“冬季灌溉水是每立方米9分钱,而用水高峰期是2毛2分5(厘)。”

  据介绍,滦河下游灌区2020年成功实施了农业水价改革,每立方米水价从0.175元提高至0.225元。“水费计收率达到100%,为灌区维护运营提供了很大支撑。”刘红卫说。

  水价上涨,水费收齐,灌区的管理服务单位不再依靠政府拨款,还可以根据需要修整、清理、畅通渠道,提高供水能力。“供水更有保障,水价杠杆撬动节水革命。不再‘大水漫灌’后,用水量减少了,老百姓实际交的水费倒没怎么涨。”曹妃甸区水利局局长李林山说。

  “1998年以来,我们连续争取16期国家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投资,2002年开始信息化建设,2018年纳入河北省地表水水价改革第一批试点……”灌区建设管理脚步不停歇,唐山市滦河下游灌溉事务中心副主任陈献军细数着亮点成果:渠系水利用系数0.64,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0.61,渠道工程完好率90%以上,灌区2022年被水利部评为全国节水型灌区。

  “盐碱地种出来的稻谷口感好”“地表水比井水灌溉的出米率高”“曹妃甸的水稻每亩单产能达到850公斤”……在渤海湾的盐碱地带,在降水量逐年减少、滦河连续干旱缺水的情况下,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依托水利发展,种出了量质齐优的水稻产品,70万亩稻田连年丰产。

  一次新春行,记者在乡村的土地上,看见价值与成果,看见智慧与希望。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3年2月1日

席晶 余海潮
责任编辑:邓婉颖
相关新闻
 
算好“节水账” 惠企又便民
河北保定满城区:为民办实事 党员当先锋
河北承德市:党建进工地 建设创佳绩
修复水毁堤坝
河北提前完成2023年度水土流失治理任务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454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