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河北石家庄:三年压减地下水4.56亿立方米
 
分享到:
2019-11-27
 

  中国水利网站11月27日讯 (通讯员 田茂根)河北省石家庄市是资源型缺水的严重地区,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43毫米,平均水资源总量20.3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209立方米,为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2/3,不足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10。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市水资源量呈现衰减趋势,近十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9亿立方米,其中2010年水资源总量仅为14.28亿立方米,地下水超采区面积5844.1平方公里。全市地下水超采总量7.86亿立方米,其中农村地下水超采总量4.73亿立方米,城区地下水超采总量3.13亿立方米(基准年为2010年)。

  近年来,石家庄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把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作为事关石家庄长远发展的大事来抓。为了扭转地下水严重超采局面,促进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根据中央、省关于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相关要求,结合水资源承载能力和地下水超采的实际,坚持“节、引、调、补、蓄、管”多措并举、综合施治,全市地下水超采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根据石家庄市水资源公报,2015年地下水开采量20.09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72.6%,2018年地下水开采量15.53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52.7%,2018年与2015年相比较压减地下水量4.56亿立方米,2018年原漏斗影响的地下水疏干区平均地下水位埋深为37.29米,比上年平均上升0.62米。

  一是推进全社会节水。大力推广农艺和节水工程措施,2015年至2018年累计推广喷微灌、高标准管灌115.6万亩,实现地下水压采能力5780万立方米。累计实施小麦节水稳产配套技术391.04万亩、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12万亩、水肥一体化11.05万亩,实现地下水压采能力1.71亿立方米。加快工业节水减排,推进工业节水改造,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2015年的85%提高到2017年的87%。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2015年的13.4立方米下降到2018年的12.5立方米。

  二是推进外调水替换。2015年该市依托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和石津干渠,通过16条输水管线、22座水厂,向市区及沿线12个县(市、区)供水,受水区面积6754平方公里,至今城镇、工业、生态江水总计用量19.6亿立方米。实施企业引江水直供项目,对用水大户企业,积极谋划建设江水直供工程,增加江水消纳量。河北华电石家庄热电有限公司南水北调江水直供项目,预计2020年5月完工后,每年可压采地下水约1600万立方米。推进农村集中供水水源替换,在具备使用南水北调水源条件的超采区,通过新建联通工程,充分利用江水替换地下水。2017年实施了农村生活用水置换项目,涉及元氏、赵县、高邑、深泽、鹿泉5个县(区),受益村庄224个,人口43万,实现地下水压采能力1336万立方米。

  三是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在地表水无法覆盖的深井灌区和浅层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种植一定经济效益的生态树种。该项目实施年度为2015年和2016年,涉及8个县(市、区),共建设3.65万亩经济林,2015年项目区每亩平均节水190立方米,年节水总计361万立方米,2016年形成压采能力693.5万立方米。

  四是推进河湖清洁补水。实施河湖生态补水,自2018年9月开始至今,共为滹沱河、槐河、沙河、洨河补水11.2亿立方米,全部为南水北调中线水。与此同时,开展河湖地下水回补试点,2018年9月至今,共为滹沱河补水9.8亿立方米,其中南水北调中线补水7.3亿立方米、岗黄水库补水1.5亿立方米,其余为再生水。滹沱河中华大街至藁城东42公里河道生态得到了恢复,形成了1600万平方米水面,沿岸地下水位提升了2.75米。        

  五是推进河湖库塘蓄水。因地制宜建设各类小型蓄水工程,增强河湖水系连通,充分利用西部山区大中型水库、灌溉渠道、引水管道等工程,利用雨洪资源和水库汛期下泄水量,改善地区之间水量不平衡条件,节约地下水,优化水资源的配置体系,开展河湖水系连通,实施河渠、坑塘整治。截至2018年共改造渠道866.42千米,修补蓄水坑塘、塘坝996座,蓄水能力1416万立方米。

  六是推进地下水严格管控。依法关停城镇自备水源井,2015-2018年,全市累计关停南水北调受水区自备井1354眼,提前并超额完成省水利厅下达的自备井关停任务,受到省水利厅通报表扬。2019年1-6月,共关停城镇自备井617眼,其中主城区关停172眼,减少地下水开采3万立方米/日,同时关停农业灌溉机井182眼。在禁采区,除临时应急供水和无替代水源的农村地区生活用水外,严禁取用地下水。在限采区,一律不准新增地下水开采量,对确需取用地下水的,应按照“用1减2”比例,同步削减其他取水单位的地下水开采量。在南水北调受水区和有地表水源的地区,一律不再审批工业取用地下水许可。

  七是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石家庄市政府出台了《石家庄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走在全省11个行政市前列。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县由2015年的8个增加到2017年的15个,落实改革面积89.94万亩。尤其是元氏县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抓手,真抓实干,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摸索出北岩、纸屯、董堡和赵村四种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护机制模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和省相关部门多次在元氏参观和召开观摩会,辽宁、山西、河南、山东等6省到元氏观摩学习,国家、省、市媒体多次报道,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促进作用。2018年在纸屯村建立了元氏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服务中心,在省水利厅及中国水权交易所的共同指导下,2019年8月21日,元氏县东张乡苗庄村用水户赵贵树和赵凯星在元氏县水权交易中心,通过手机下载水权交易APP,安全、高效、便捷地进行了交易申请、信息确认、资金支付等操作,顺利完成了河北省第一单灌溉用水户水权交易。截指目前,元氏县先后完成了灌溉用水户水权交易13单,交易水量2600立方米,交易金额156元,金额虽小,但起到很大的引领作用,实现了水权交易零突破。水权交易试点工作使用水户对水权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升,对水资源的市场化价值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对未来培育农业水权在协会间、跨行业间交易起到促进作用。

  八是推进体制机制建设。2015年石家庄纳入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以来,石家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水利、发改、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市政府印发了《石家庄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规划》、《石家庄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五年实施规划(2018-2022年)》、《石家庄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石家庄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指导意见》、《石家庄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强化行政推动,加强部门协调,落实部门责任,细化年度任务目标,建立责任、任务和督查清单,层层传递压力,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9年11月27日

田茂根
责任编辑:陈帅
相关新闻
 
河北省节水吉祥物今日揭晓
河北省10处大中型灌区已春灌农田140万亩
河北开展水工程汛前安全检查
2021年河北省水利工作会议召开
河北省全力推动节水行动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