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贵州瓮安:水清生态美 群众幸福来
 
分享到:
2022-03-31
 

 

 

  □通讯员 卢泰铭 卢锡江

  治水吃水、护水养水,这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牢固树立“生态第一品牌”理念,坚决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绿色馈赠,让全县人民在生活中真正尝到了甜头。

  位于瓮安县银盏镇玉华社区的瓮安岩根河王家院段簸箕堰,是瓮安群众游玩的网红打卡点,每到天晴炎热时,踩水游玩的人络绎不绝。不过鲜为外人知的是,如今的水清岸绿,在以前却是当地人嘴里的“牛奶河”,曾经的岩根河水体稠得像泥浆......

  “5年以前这条河头的水臭得很,没得人在河边走。现在治理好了水很干净,我们群众种的蔬菜不但用河里的水来浇,还在这里洗干净了卖出去。一到夏天从县城开车来这里耍的人多得很,做梦都没想到会像今天这样热闹。”银盏镇玉华社区主任李水洋回忆说。

  岩根河的变化,得益于瓮安县历时5年, 铁腕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使命,以“河长制”为抓手,大力开展河湖污染治理和巡河巡查工作,岩根河是该县在河湖治理中取得明显成效的代表性河流。2018年以来,瓮安县“河长制”县、乡、村三级工作的基础上,群众还积极主动选出“段长”,义务调节矛盾、协调管理河道等工作,群众的主动和创新就形成了“段长”这种护河模式。

  “把河看好,把家乡搞得越来越好看,乡亲们住着都舒服,而且以后游玩的游客多了,我们这里也能更好发展。”河段段长兰明芳笑着说。

  近年来,瓮安县认真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通过建立健全责任明确、运转高效的河湖库管理体系,总投资13.6亿元让全县42条河流中重点河段的防洪能力、排涝能力和水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区域内工矿污染源、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和河道养鱼污染得到了全面治理,沿河乡镇(街道)、村(社区)垃圾实行集中处理,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状况得到有效治理,乱占乱建、乱围乱堵得到有效遏制。县内主要河流水质优良率达到100%,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控断面水质达标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无劣Ⅴ类水体基本消除,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8.6%以上。

  水美,是瓮安最透明的颜色;生态,是瓮安最靓丽的品牌。

  一直以来,瓮安县水务局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紧紧围绕瓮安经济发展大局,着力在“供水安全保障、水旱灾害防御、河湖健康保障、水利行业监管”四大体系目标任务上下功夫,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新需求。

  “下一步工作中,水务局将按照‘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复苏河湖生态环境’这个活动主题,紧扣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以新国发2号文件给水务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为契机,深入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全力抓好骨干水源工程、病险库治理、中小河流治理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用水保障。”瓮安县水务局副局长苏磊说。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2年3月31日

卢泰铭 卢锡江
责任编辑:陈帅
相关新闻
 
用监测预报技能为安全之舟护航
贵州水网建设全面铺开
贵州遵义市:加快水库工程建设 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贵州瓮安县:广山水库开启蓄水倒计时
贵州黔南都匀大河水库完成下闸蓄水验收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