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左江越涧 糖都更甜
——写在广西驮英水库枢纽项目总干渠灌区隧洞全线贯通之际
 
分享到:
2022-01-07
 

  □通讯员 钟意锋 范恬杉 汪照磊 

  2021年11月22日,由水电十五局承建的广西驮英水库枢纽项目总干渠灌区16027米的隧洞段全线贯通。

  大地为琴水作弦,纵横捭阖总是歌。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壮美历程:十万大山余脉脚下,中国水电十五局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崇山峻岭中开凿出一条发展之路、民生之路、富强之路。这是一个初心使命的极佳诠释:蜿蜒起伏的隧道书写着兴水为民的情怀,翻山越岭的左江改写着守水缺水的窘境,甘甜清冽的水流寄托着快速发展的梦想……

  一支铁军筑水脉——左江越岭润八方

  对于崇左人民而言,驮英水库承载着太多的期盼。作为国务院“172”重大水利工程之一,驮英水库枢纽及灌区总干渠工程对构筑流域防洪体系、保障流域防洪安全;发展灌溉农业、兼顾供水;优化能源结构、带动沿江经济、加快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跨度大,施工战线长,地质条件复杂。有害气体、突泥、涌水、高地热等难题频出,说是在‘地质博物馆’里打隧道都不为过。”中国水电十五局驮英水库项目负责人赵立荣说。总干渠灌区隧洞段全长16027米,隧洞埋深较浅,洞内围岩不稳定,易发生塌方;隧洞穿越地层主要为泥岩,洞身多位于地下水位线以下,局部过冲沟段、断层段等位置地下水汇集。

  为加快施工进度,让旱区人民能够早日享受水利红利。驮英水库项目部分为5个施工作业区,9个掌子面同时施工。针对不同的围岩地质情况,牢固树立“一加强、两超前、三到位”的思路,严格遵循“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的原则,确保隧道施工高效顺利进行。

  作为全线少有的单线隧道,驮楼至广沙隧道洞径狭小,单工作面施工距离超过2.4公里。在这样超长而逼仄的空间里,如何畅通运输,保障风力供应成了建设的老大难问题。

  通风机在过长距离通风时,风力会逐渐减弱,隧洞里经常是40℃以上的高温。“没有风,隧道里立刻成‘灰洞’‘蒸笼’。”为解决通风排烟难题,项目部在距离隧洞一千米位置增加轴流风机,采用接力的方式将洞外新鲜空气送至工作面。

  “施工高峰期时,向外通行的出渣卡车和向内开进的运输车经常‘牛顶牛’,几辆车堵在一起,半天疏通不开,隧洞里面温度又高,极其让人窝火。”技术员吴小强说。经与业主充分沟通,在洞内增加掉头车道,同时按照施工环节,细化运输线路,指派专人统筹协调,提高了施工效率。

  如果说左江是崇左群众翘首以盼的“光明”,那快速施工中的隧道便是追逐光明的“双眸”。自2018年5月开始隧洞建设以来,驮英水库项目部全体人员在崇山峻岭中披荆斩棘,为隧道攻坚“鏖战”,隧洞安全贯通标志着甘甜的左江水流进崇左千家万户的日子越来越近。

  一条底线保建设——安全护航谱华章

  “安全生产大于天”!作为中国水电十五局在广西承建的目前最大的水利工程,驮英水库枢纽工程项目部将安全生产工作摆放在首要位置,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推动项目高质量发展。

  项目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全力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员参与、人人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在日常安全教育活动中,项目部邀请协作队伍参观安全体验馆,让农民工兄弟能够更简单、直观的了解安全风险,重视自身安全。

  现场即战场,工地即阵地。不仅是制度约束和日常安全教育,现场安全管理更是建设团队常抓不懈的重点。项目部在施工现场形成了“三大隧道安全管理系统”。一是隧洞排险系统,隧道开挖结束后专人进入排险,确认安全后再进入下一工序施工,保证隧道开挖过程的安全规范;二是气体检测系统,定期对隧道内气体进行检测和分析,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对施工人员造成威胁;三是门禁系统,隧洞作业实行进出登记制度,作业人员通过门禁系统刷脸进入隧洞作业,禁止无关人员进入隧道,保证现场秩序稳定。

  广西地区雨季持续时间长,降雨量大。驮英水库枢纽工程位于崇左市宁明县十万大山深处,地形复杂,极易出现洪涝灾害及塌方等次生灾害。项目部积极组织开展防洪度汛演练。各应急救援小组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紧密高效配合,仅历时40分钟,就根据预案中的要求,做出正确应急处理,高效精准地完成了全体人员紧急转移、物资设备撤离的重要任务。

  崇左市市长迟威在驮英水库项目调研时,对项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广西水利协会的评比中,项目部荣获“2020年度广西水利建设工程文明工地”称号!

  一片丹心显担当——传承使命谋发展

  习总书记不止一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水电十五局的建设者,用实际行动,努力提升环保意识,履行环保责任,自觉践行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让山更青,水更清,天更蓝。

  “打造生态环保工地,建设绿色文明工程”。驮英水库的边坡,并不是以往的灰白色,而是一片一片的绿色植被;采用的生态植被混凝土护坡工艺,集防护绿化功能于一体:解决了混凝土不能繁衍花草的难题,解决了传统防护工程中的绿化与硬化的矛盾,将混凝土的防护功能与植物的生态功能完美结合。破土而出的各种草料生机勃勃,形成了一道绿色的屏障,绵延不绝的层叠着的、伸展着的绿,见证着水电十五局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珍惜。

  “我们是来建设的,不是来搞破坏的。原来这里是绿水青山,我们走时,也要还上这一片绿水青山。”安全总监白东洋说。2021年11月19日,项目部荣获第二届全国生态混凝土大赛水利水运工程类一等奖。

  “修建一座工程,造福一方百姓”。工程建设中,项目部多次为贫困户送去米面粮油等生活用品;累计投入资金三十余万元,先后三次派出装载机,挖机等机械设备,修补整平90余公里道路,减少了交通安全隐患,方便了居民出行。

  项目部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主动开展扶贫工作。主动吸收当地村民,经培训合格后上岗工作,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十五局不仅对我进行了安全培训,而且给了我一份营生,有了一技之长,我每月还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哩!” 黄颖,垌中村人,现为驮英项目部一名施工人员,他激动地说。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收入甚至比外出打工还挣钱,他的日子是越过越甜!

  长隧贯通,左江越涧声愈来愈近。在不远的将来,这南疆重镇成亩的甘蔗林坚挺茂密,一个个满载而归的身影,一张张满是幸福笑容的脸庞映入眼帘……涛涛江水惠及33.5万农村人口,恩泽千千万万子孙后代,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广西水利事业发展的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2年1月7日

钟意锋 范恬杉 汪照磊 
责任编辑:陈帅
相关新闻
 
广西桂林市漓江水库群开始今年首次泄洪
广西南宁市依法查处郁江一起非法采砂案件
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通过右岸建筑物挡水(52米高程)阶段验收
大藤峡水利枢纽右岸工程泄水闸高孔弧形工作闸门安装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具备全线挡水条件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