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甘肃玉门:大兴水利惠民生
 
分享到:
2013-07-24
 

  中国水利网站7月24日讯 近年来,甘肃省玉门市把发展民生水利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围绕农村饮水安全、高效节水灌溉、水土保持、防洪减灾等重点,不断加大水利建设投入,着力建设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水利工程。

  饮水安全“惠民”。紧紧抓住国家加快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的机遇,进一步完善饮水安全规划,合理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和模式。从2005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以来,玉门市累计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1处,解决了全市62577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项目完成后,玉门市农村安全饮水覆盖率将达到85%以上,届时,农村居民饮水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

  节水灌溉“富民”。以推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加速农业产业换代升级、促农增收为目标,突出抓好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大力推进高效节水技术发展。以实施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和高效节水重点县项目为依托,发展节水面积31.24万亩。项目实施完成后,玉门市节水面积将达到50万亩,年可实现节水3500万立方米。项目的实施将对改善农田水利灌溉基础条件,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科技支撑。

  水土保持“裕民”。玉门市先后数次组织人员对全市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编制了《玉门市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区域规划》,划定27个重点预防保护区、14个重点监督区和16个重点治理区,制定了具体的预防、监督和治理措施,并在各分区竖立宣传和警示碑(牌)。对重点治理区防治措施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同时将石油物探、修筑铁路、公路、水利工程、水电站、输电线路、开办矿山、烧制砖瓦等开发建设活动作为政府、人大重点监督管理对象。近两年来,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4平方公里,全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工程生态、经济、社会效益逐步显现。

  防洪减灾“安民”。始终把防洪减灾作为安定民心、保障民生的重点工程来抓,坚持政府调控与群防群控体系建设相结合,充分调动基层一线防灾减灾积极性。建立健全市防汛办、各乡镇、设防重点单位、村组、灾险信息联络员五位一体的防汛快速反应机制;完善防汛新闻督办、人大政协领导视察等制度,在全市聘请25名责任心强、信息灵通的基层同志担任灾险信息联络员,延伸灾险防控触角,拓展网络覆盖范围。突出平台建设,建立全市防灾救灾的短信平台,着重对全市68个部门和单位、12个乡镇和驻地工矿企业的责任人和相关人员进行短信提醒和告知。完成防汛重点区域点位示意图绘制工作,划定风险区20个、重点监测区15个,险工险段13处,制作防灾避灾卡,对全市防汛重点区域风险区域、应急措施、转移路线、安置地点、联系方式等进行详细标识。以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预警系统项目为抓手,全力推进山洪预警“户户通”工程建设,形成“人人参与,全民动员”灾险防控氛围,有效提高了科学预警、防灾减灾能力。通过软件设施的配套和硬件设施的完善,全面构筑快速反应的预警平台、科学决策的信息中心、抵御灾害的工程体系,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减少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工程保障,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7月24日

张建国
责任编辑:李爽
相关新闻
 
丝路水网润凉州
压实责任齐心协力抗旱减灾
变废为宝 循环利用
甘肃临洮县:洮河灌区节水增效惠民生
全面打响抗旱减灾阻击战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