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专家“号脉” 河湖“体检”
——广州市创新河湖健康评价工作
 
分享到:
2022-03-17
 
  □本报通讯员 梅本国 沈振乾

  开展河湖健康评价,是幸福河湖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广东省广州市采取组织专家现场指导、调整水库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编制地方标准、“卫星+无人机+人工”全方位监测等多项举措,高质量完成了流溪河、海珠湖、黄龙带水库等90余条(座)河湖库的健康评价工作,准确掌握了河湖库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管护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精心组织河湖健康评价工作 

  广州市去年2月开展重要河流湖库“一河(湖)一策”实施方案编制,组织各区和各流域管理机构,对全市重点河流湖库开展健康评价。通过专题培训、开设“共筑清水梦”线上系列讲座等方式,组织业务骨干学习国家及省有关河湖健康评价技术要求,强化与各技术支撑单位交流对接。 

  从2021年9月开始,广州市河长办组织有关专家调研指导重点河流湖库健康评价工作,并以“一宗一单”形式反馈修改建议;10月,组织召开典型健康评价成果汇报会议,根据专家意见,流溪河、海珠湖、黄龙带水库等10个河流湖库健康评价案例,被列为典型示范案例。  

  创新建立适用于水库的评价体系 

  广州市水库较多,在保障防洪供水安全、农业灌溉、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据《河湖健康评价指南(试行)》《广东省2021年河湖健康评价技术指引》,结合水库特征和水库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广州市率先调整水库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将水库淤积情况纳入“盆”准则层评价指标,增加生态流量泄放满足程度作为“水”准则层评价指标,并综合考虑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标准化、大中型水库汛期调度和大坝安全监测工作等情况,提出适用于水库的防洪安全状况评价方法。 

  广州市印发河湖健康评价工作问答,将水库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发送各区、流域管理机构及技术支撑单位,推动全市水库健康评价工作。  

  编制河湖健康评价地方标准 

  广州依山傍水,拥有山区河流、城市河湖、感潮河网等多类河湖。结合近年来的治水经验,广州市积极探索符合本地河流湖库实际特征的河湖健康评价技术路径和评价方案。《河湖健康评价规范》广州市地方标准编制工作,于2021年8月17日通过立项批准。 

  《河湖健康评价规范》广州市地方标准编制,从河流、湖泊和水库三类评价对象入手,结合广州地域特点和治水经验,细化优化部分评价指标,建立起具有广州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标准规范了基础数据的构成与要求、成果图的空间数据图层构成等内容。评价数据接入广州河长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河湖基础信息、动态信息、管理信息、督查信息实时录入、传输与共享,为河湖健康评价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实现信息化、无纸化、动态化评价。  

  创新河湖健康评价手段 

  河湖健康评价内容多样、评价范围广,涉及多种评价方法和手段。广州市积极创新评价手段,支撑河湖健康评价工作。 

  广州市开展了水文、水质、水生态全要素调查,构建数据库。运用野外监测、遥感反演、无人机建模等多元技术手段,开展天、地、水全方位摸查,动态监测河湖岸线、涉水工程、水源地保护区等,形成“卫星遥感全面普查+无人机重点详查+人工现场核查”的高效工作模式。引入遥感水质反演技术,获取河流湖库水质动态监测结果,既评判当前水质情况,又追踪历史水质数据,为充分了解河流湖库水质时空变化特征提供信息支持。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2年3月17日
梅本国 沈振乾
见习编辑:王瑜
相关新闻
 
广东花都区:市、区联动,共同打击吸污车违法偷排行为
广东广州增城区将检察力量引入河长制林长制工作
广东广州市:为战胜疫情贡献水务力量
石榴岗河边的一堂课
广东增城区:打造会呼吸的生态城区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