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黑臭河涌变身“休闲客厅”
——广东中山市稳步推进未达标水体整治
 
分享到:
2022-01-12
 

  

  (通讯员 叶志文 摄)

  □通讯员 廖瀚 叶志文

  “臭味没有了,颜色变浅了,孖涌的水质变好了。”这是广东省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洲村壳冲街居民吴先生,对河涌水质改善的直观感受。1月5日,在中山火炬开发区小隐涌流域孖涌段,笔者看到,“二洲寻梦”景观提升工程设置了亲水平台、眺台等,两岸泥路变成了硬底路,在满足行车需要的同时,营造了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村民休闲客厅”。

  “目前孖涌控源截污、河道整治工程已全部完成。”中山市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小隐涌流域)项目指挥长刘长奇说。

  中山市水务局局长谢世华表示,中山将打造一批对内可复制推广、对外可展示中山治水形象的样板工程,提振全市治水信心。作为小隐涌流域项目整治的示范河涌之一,孖涌整治将为中山市未达标水体整治提供经验借鉴。

  摸查污染排口,控源截污

  位于火炬开发区的小隐涌流域,拥有30条主要内河涌,总长67.8千米。在火炬开发区经济高速发展的30多年里,小隐涌水质一度恶化。

  其中,孖涌的污染状况尤为典型,覆盖了工业、农业、生活等各类污染源,且管网存在错混接、病害等情况。“(20世纪)90年代还可以下河摸鱼,后来就变成‘黑水河’了。河面曾因油污而起火。”在二洲村生活了50年的吴先生说,吃饭睡觉都能闻到臭味。

  这一情况近年彻底改观。2020年10月,中山市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启动。孖涌被列为小隐涌流域项目示范河涌之一。

  “河涌整治是复杂性、系统性工程。”刘长奇说,“前期我们确定了‘一河一策’的技术路线,通过详细摸排,摸清孖涌91个排口,并向上溯源,对管道错混接处实施改造,清除河道沉积淤泥,并对河岸进行生态修复。”

  半年来,孖涌排查出近110个污染单位,其中涉及错混接的有约70个。“先把底数摸查清楚,再进一步优化治理方案,按照控源截污的目标打造污水收集、输送、处理系统。让污水不进入孖涌是我们最终的目标。”刘长奇说。

  “一河一策”治理,改善面貌

  一年前,孖涌还是一条劣Ⅴ类河涌。经过实施截污与景观提升,孖涌已完成全部控源截污、河道整治工程。这条流域常住人口近7000人,年生活污水排放约30万吨、工业废水排放约170万吨的河涌,水质已经稳定在Ⅴ类以上。与此同时,河涌景观面貌也有大改观。

  孖涌的景观提升工程累计完成绿化面积4.3万平方米,结合广东省万里碧道建设,沿河岸线设置了“二洲寻梦”“渔舟唱晚”“都市活力”等多个特色主题节点。其中,“二洲寻梦”景观工程通过水生态治理,结合现状沿岸设置亲水空间、文化活动空间、健身空间等不同场地,满足不同人群的活动需求。此外,沿线还设置20余个停车位,满足停车需求。

  “我们将把孖涌的治理经验,应用到火炬区其余20多条河涌的治理工作中。”刘长奇说。目前,小隐涌流域全部河涌已进场施工,每条河涌均制定了“一河一策”治理方案。

  “支管到户工作同步开展,包括支管到农村生活小区、商住小区、工厂厂区等。”中山港街道党工委委员李青汶说,火炬区目前正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老旧住宅小区支管改造工作。

  推进智慧水务,“一张图”管理

  与2021年第二季度水质情况相比,2021年年底中山市劣Ⅴ类水质河涌数量减少11条,黑臭河涌数量减少108条,水质明显好转。

  日前,中山提出“三通三控一平台”的总体思路,即“管网畅通、河清岸通、水系连通”,“严控工业污染、严控生活污染、严控面源污染”,“建设中山市‘智慧水务’平台”,整体推进全市水环境科学治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流域治理。

  “目前平台还在规划阶段。”中山市水务局副局长李兵表示,“智慧水务”平台将构建全市水务“一张图”管理系统,形成全覆盖、可追溯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智能化实时监控,提升流域全要素统筹管理水平。

  按照全市15个流域16个项目的分工,中山市水务局负责统筹推进其中11个项目。“我们将加快工程进度,保障治水成效,确保2024年年底前完成全市未达标水体整治。”李兵说。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2年1月12日

廖瀚 叶志文
实习编辑:杨思萌
相关新闻
 
广东花都区:市、区联动,共同打击吸污车违法偷排行为
广东广州增城区将检察力量引入河长制林长制工作
广东广州市:为战胜疫情贡献水务力量
石榴岗河边的一堂课
广东增城区:打造会呼吸的生态城区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