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用生命谱写的敬业奉献之歌
 
分享到:
2014-01-22
 

  中国水利网站1月22日报道:有这样一个人,因为他的发明创造,加快了中国第一次水利普查的进度,减轻了全国近百万水利普查人员对4亿多个普查数据的后期处理工作量,使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提前一个月完成任务。他,就是广东省水利电力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工程咨询部总工程师、优秀共产党员张生贤。

  说起张生贤,同事们在用爱岗敬业、殚精竭虑、忘我工作、默默奉献……等对他赞美时,更对他英年早逝深感悲痛和惋惜。

  20136月29,张生贤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塞溘然离世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52岁。

  201311月19,中共广东省水利厅党组作出关于向张生贤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全省广大水利干部职工向张生贤同志学习,努力加快民生水利建设,提升水利支撑和保障能力,为广东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项发明解决全国首次水利普查大难题

  20101月,国务院决定用3年时间,在全国开展第一次水利普查。这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按照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公室的要求,2010年9月,广东省水利普查办公室成立,张生贤被抽调到省水普办担任质量控制组副组长。

  20116月,在基层登记台账管理系统尚未布置妥当的情况下,清查数据成果的省级审核全面展开。针对370多万个清查对象,省水普办成立了7个专业组,分专业、分市详细审查。张生贤在检查各专业组的工作和进度过程中了解到,面对海量数据,20多个专家在20多天的审核中,天天挑灯夜战。作为质量控制组副组长,张生贤一直在思考,能否编制一套软件,解决数据质量监控、审核工作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

  张生贤立即行动,在系统梳理普查数据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后,他先后用了20个晚上,有针对性地编制了审核程序软件,进行科技攻关,经过反复修改校验,最后在水电设计院研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于20111121日,初步编写形成涵盖全省7个专项的所有普查表,形成软件包。也就在这天,他们从水利普查基层登记台账管理系统导出全省普查数据,用软件包进行核查,只用5分钟就完成了以前需要20个专家用20多天时间才能完成的审核工作,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软件开发,初战告捷。这套程序软件共计35个模块,由于编录时间仓促,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张生贤就在办公室和家里分别准备一套“实施方案”和“审核字典”,在以后的日日夜夜,他将自己从事水利工作30年的经验和体会安插在审核程序之中。

  因为软件系统在数据审核过程中高效便捷,省水普办也强力推动软件研发,并在省水利厅的支持下,2012年1月上旬,省水电设计院向所负责的粤东各地下发了软件包(县级版),成功将水利普查审核关口前移到县级普查区。 

  既然要正式下发,就应做专家评审。省水利厅于118日在广州召开成果评审会,来自国家水普办、珠江委水普办及中山大学的专家对此成果给予很高评价,并建议将成果推向全国,同时将该软件名称改为“水利普查数据审核辅助系统”。

  这期间,因长时间劳累,加之2010年5月做过心脏搭桥手术,张生贤在向专家评审会汇报完后,突感胸闷难耐,到医院紧急护理,才渡过难关。 

  按照评审专家的建议,张生贤开始对软件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尽可能早一点推向全国。

  20121月19,春节临近,水电设计院开始放假,研发团队的成员纷纷回家。想到水利普查数据填表上报时间紧迫,而专家提出推向全国的目标和要求又很高,一种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在张生贤心里油然而生。

  在随后的近10天春节长假里,他坐在电脑前,花5天时间补充编入了引调水工程、湖泊治理保护等普查表审核程序,加设了地区参数窗口,将所有41个程序2000多个模块详细校核一遍;对普查表之间、普查表与清查表之间达124种之多的相互关系进行全面清理,编写了36张普查表表间关系审核程序和3个清查表与普查表审核程序,至此,终于将在普查中遇到的表间关系审核技术难题一一破解。 

  2月2,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副主任庞进武赴广东调研,听取普查数据审核辅助系统汇报后,连声说:太好了,这套系统如果用起来,可以为全国水利普查节约一个月时间。他立即安排成果技术审查工作。随即,从国务院水普办赶来的专家会同珠江委水普办专家在广州进行了3天的技术审查。 

  28日,张生贤与研发团队成员共6人赶往北京,参加国务院水普办组织的技术支撑单位专家技术成果审定工作。

  2月中旬,张生贤与研发团队成员再次赴京,向参加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座谈会的领导、专家作汇报演示。

  受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委托,珠江委水普办组成两个测试组,于2月下旬分赴云南、贵州两省进行审核辅助系统测试,32日向国务院水普办提交测试报告。

  3月上旬,张生贤与研发团队成员三赴北京,向参加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审核工作会的各流域、各省水利普查机构负责人讲解水利普查审核辅助系统软件操作与使用的内容及要求,这标志着审核辅助系统正式向全国推广。

  随后,全国32个省级、358个地级及3500多个县级水利普查机构,下载并安装“审核辅助系统”达3.65万套,审核操作47.8万次。《水利普查数据审核辅助系统》的研发成功,极大提高了全国水利普查的审核速度和数据质量,为水利普查做出重大贡献,受到水利部领导的表扬。20133月,该系统获广东省水利科学技术一等奖。

  对张生贤来说,生活就是为了工作

  张生贤非常热爱本职工作,“别人工作是为了生活,而对他来说,生活就是为了工作”,这是身边同事对他的真实评价。他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不辱使命,全身心扑在水利建设事业上,直至献出宝贵生命。

  老张有严重的心脏病,三条心脏动脉曾有两条堵塞,一条狭窄。但他一干起工作来,总是会忘记病痛,浑身有一股使不完的劲。近十年来,他不分白天黑夜,经常加班加点,没有周末,没有春节、国庆长假,有时甚至是通宵达旦地工作。

  同事李小平清楚的记得,有一次院里临时分配给张生贤所在部门一项工程设计任务,要求几天之内完成。任务宣布后,大家犯难了,因为时间不够,大家不知所措。然而张总却非常平静,他笑着对大家说:“不要怕,有我呢!”他吩咐大家回去睡个好觉,第二天再受领任务。当第二天上班时,张总如同变戏法似的拿出了一叠工程设计图纸来,原来他用了一整夜把总体设计给做得差不多了。

  2012年春节放假前夕,张生贤接到国务院水普办的通知,告之节后要来考查广东研发的水利普查数据审核辅助系统,并提出要增加全国参数和不同地区的用户模块。怎么办?当时团队人员急切回家过节,他也不忍心春节留下他们来工作。他说:你们安心过节,这些活我来干。春节假期,老张每天都是在电脑前度过,一连熬了几个通宵,妻子见了,心痛地对他说:“过完节再做不行吗?”可他却说:“我们研发的程序若不能按时拿出来,将直接影响到全国普查的进度”。为了保证在编程时不受干扰,他还告之家人,春节期间电话一概不接。就这样,通过几天的连续工作,终于在春节过后,他如期完成了系统程序的修改补充工作。同事们回单位见了老张的成果后,都非常感动。

  一次,设计院腾军副院长为了了解水利普查辅助软件编程工作量,在调看软件编程的原始电脑记录时,无意间从张生贤的电脑里,看到了几十张数据审核模板编译完成时间,电脑文档自动计时分别定格在:02:130411……。其中最晚的一张时间为0503。看着这一张张原始电脑记录,腾副院长感动不已:原来每一个程序基本上都是张生贤在深夜或凌晨完成的。而这一切,老张却从没有向领导提起过。当腾副院长叮嘱他要注意休息,不要经常加班太晚时,他却说:“习惯了,没事的”。在第二次心脏支架手术做完后,领导和同事们关切询问他的病情,劝他好好休息,他竟笑着说“这就好比灌区上方有点塌方,堵塞了部分渠道,过流能力有所下降,放置支架就是扩宽渠道。现在渠道扩宽了,灌溉也就有保证了”。在别人看来生死攸关的手术,他却如此轻松、乐观。

  老张夫妻都是高级工程师,是设计院的技术骨干,一年到头在家的机会很少,儿子中学后基本上都是自己管自己。时间长了,妻子也免不了跟他唠叨。老张对妻子说:我大小也是一名技术领导,为了顾大家,总得要舍弃点小家。2012年,老张要去北京出差,做水利普查辅助软件的定型工作。当时他的儿子在北京上大学,妻子临行时交待他一定要去学校看看,给儿子带些东西。可他一到北京就把这事给忘了,在北京忙了半个月,他竟没想起这事来。当孩子接到妈妈的电话,问爸爸在北京好些天了,去看你没有?儿子才知道爸爸来了北京,他等了几天不见老爸的踪影,实在憋不住了,只好自己跑到爸爸的住处去看他。

  为了工作,老张过家门而不入的事,在同事中被传为佳话。一次,他带组里同事去北京出差,后来又去新疆作普查软件的培训工作。当他出差从外地回到广州时,想到湛江工地那里还有工作要处理,于是他临时在机场决定先不回家,而是直接从广州转机赶往湛江。当他再从湛江回家时,已是一个月以后的事了。

 “做事情就要勇于担当”

  张生贤在工作中,有一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每当遇到工程问题和急难险重任务,他总是责无旁贷,勇挑重担,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他常对同事说:“做事情,要勇于承担,要尽心尽责”。

  20051月的一天早上,同事小曹接到东江水利枢纽工程方的电话,说船闸引航道边坡的地质情况与设计方案不同,希望设计人员尽快解决。接完电话后,他马上向张总报告。老张一听,便决定立即到现场解决。但施工现场离广州有200多公里的路,可此时院里又派不出车,怎么办?老张毫不犹豫地说:“坐大巴去,现在就出发!”经过2个多小时的颠簸,他们赶到了工地,查看现场后,立即对原有设计作出调整修改,得到了施工方的高度赞扬,他们说:“没想到你们来得这么快,更没想到这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张总笑着说:“为工程服好务,是我们设计院的宗旨。”张总的言传身教,为同事树立了榜样。

  有一次,老张项目组受领了一项水利工程除险加固施工设计任务,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他亲自带领团队对大坝进行勘察。老张有心脏病,刚做过心脏支架手术,且有严重的恐高症。专业组组长李小平见了关心地对他说:“张总,你就别上去了,我们去看就行了”。而他却说:“不行,搞工程设计的,必须要去现场勘察”。大家拧不过他,只好安排人跟着他一起爬上几十米高的大坝。一到坝顶,只见张总一手捂着胸口,一手扶着坝墙,一步一移小心地往前走。小李见了,便劝他先停下来休息一下,别再往前走了,可他却摆摆手,对小李说:不要管我,让大家赶快开展工作。老张这种尽职尽责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他们,勘察工作很快完成。

  20095月,设计院中标《广东省小水电工程安全核查及分类定级》项目,按照项目要求,要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内,完成项目实施方案、现场登记检查安全分类表、现场核查手册、核查线路计划安排等工作,并对参加现场核查的624名学生和带队教师进行培训。任务十分艰巨,作为项目总技术质量负责人的张生贤,面对重任,毫无惧色,通盘布置掌控,在很短时间内就加班加点亲自编写出实施方案、实施手册。在小水电安全核查中,一名学生安全意识较差,爬到变压器架子上进行核查,被他当场阻止。事后,他又于当晚通宵熬夜加班赶制出《广东省小水电工程安全核查及分类定级现场核查安全手册》,第二天就印发到每名参加核查的学生手中,有效避免了在核查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问题。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项目顺利通过了相关部门的验收,并得到上级有关部门高度评价。

  抗击洪水历来是水利系统工程技术人员一项天职。每当洪水来临,老张总是不顾安危冲到一线。2007年6月上旬的一天,韩江流域降雨不断,水位不断上涨。在工地组织施工设计的老张按照上级要求,将工地上的工程设计施工人员撤到了地势相对较高的地方。但洪水却还在不断上涨,一会儿便淹没了通往工棚的小道。张生贤想到工棚里的设备和文件资料随时都有被洪水吞没的危险,就不顾大家的劝阻,决意要返回设计代表处的工棚去抢出设备。他向村民租了一条小船,和同事一道将船划回工棚,在洪水中往返几次,才艰难地把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设备和文件资料分批运到了安全地带。

  “谁也别争,春节我值班”

  与张生贤共事,同事们都深感温暖。大伙说:“对同事,老张有一种大哥风范”。几十年来,在工作中,他对身边的领导、同事特别是年轻人,给予了兄长般的怜爱和无私的扶持、帮助。

  2005年年尾,老张带着项目组在广东梅州的工地一呆就是几个月。春节快到了,几个年轻人提出:“张总,你有几年没回家过节了,这次就让我们留下来值班吧!”老张却说:“谁还不知道,你们的父母早就想你们了!”接着他又说:“谁也别争了,春节我来值班。”当同事们都陆续走后,他给妻子打电话,说春节工地走不开,今年又不能回广州过年了,希望妻子能带着儿子来工地过年。妻子也是一名老“水利”了,接到电话,尽管对他有点埋怨,但她清楚老张的性格,更理解水利工作的艰苦。除夕那天,她带着儿子从广州来到梅州山区。那一年,他们在工棚里度过了一个简朴但又温馨的春节。

  2011年,广东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这项工作头回做,谁都没经验。老张作为技术组的领导之一,为尽快吃透文件精神,他将水利普查的资料带回家连夜研读,提前熟悉水利普查的内容和技术规范,以及质量控制与时间节点等要求。为了使普查办人员清楚工作任务和时间安排,他自己绘制了水利普查工作任务进度表,并一一张贴在每个办公室的墙上,提醒普查办人员按计划完成相关工作。他的细心作为,让大伙感到无比温暧,对完成工作任务充满信心。

  在水利普查的中期,由于普查办负责人变动,来了一位新主任,成了老张的直接领导。到任初期,新主任免不了会担心因工作不熟悉,给决策带来失误。老张体察到了他的担心,他主动找到新主任,详细汇报国家的要求和目前工作的情况。并且一有空,就与新主任聊普查技术工作和自己的一些设想。为了帮助新主任尽快熟悉工作,避免工作出现遗漏和差错,细心的老张还将每个月普查需要做的工作一一列表抄送给新主任。老张这种无私相助和鼎力扶持的品德,让新主任终身难忘。

  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张生贤非常注意鼓励和培养年轻技术人员。大学生曹宇刚分来他组工作时,一时难以适应。老张了解后,鼓励小曹边工作边参加水利专业研究生课程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为了树立他的信心,他还为小曹打气说:不要怕,我给你来辅导。在他的鼓励下,小曹顺利地考上了在职研究生,并在老张的指导下如期拿到毕业文凭。后来小曹作为骨干调到环资分院工作,老张又不忘督促他继续学习,并鼓励他再去考在职博士。小曹看着张总那一脸的期待,回想起这几年来他给予的帮助,身上顿时有了一股力量。经过努力,曹宇考取了博士研究生,老张又成了他的校外指导老师。通过几年的学习和老张的帮助,小曹的业务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很快成为环资分院的业务骨干。

  张生贤关心和爱护同事,还体现在他人性化的行政管理上。他所领导的科室有不少女同志,寒暑假期间有人会将小孩带到办公室,办公楼内不免响起孩子们的吵闹声。这时的老张见了,不但没有阻止和反对,反而深感她们的不易。他对她们说:我的办公室大,我来帮你们带小孩。他主动把小孩叫到自己办公室,给孩子们讲述妈妈们的故事,并拿出院里出版的画册,告诉他们妈妈建设的水库和电站,教导他们听妈妈的话,长大了报效国家。一些女同事说:张总体谅我们,让我们多了一份亲切感和归属感。

  老张的生肖属牛,同事们对他是这样评价的:他热爱工作、乐于奉献,是一个孺子牛;他精通业务、知难而进,是一个牛人;他淡泊名利、不计得失,是一个憨牛;他爱家人爱同事,是一个老牛。张生贤同志去世后,在他的办公桌上,还整齐地放着各个工程项目的技术报告;他生前的病房里,还散乱地放着他没看完的技术规范……

  张生贤同志的人生虽然短暂,岗位虽然平凡,但他在短暂、平凡的人生道路上,给我们留下的骄人业绩和不朽精神。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粤水轩)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4年1月22日

责任编辑:郑秀云
相关新闻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