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水美经济”为南平发展植入新基因
 
分享到:
2019-12-13

  □本报记者 张瑜洪 邓淑珍

  南平,群山叠翠,绿水环绕,是“清新福建”的生态屏障,被誉为地球同纬度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曾经,与生态资源富集不相适应的,是南平的后发展、欠发达。凭借什么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南平现实而又紧迫的时代考题。

  如今,“水美经济”为南平发展植入了新基因。这座山水生态之城,倾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不断丰富“由美而富”的“水美经济”新内涵,稳住了发展的“方向盘”,实现了“换道超车”。

  书记眼里的水财富

  已入深秋的顺昌,远山如黛,富屯溪碧波荡漾,溪畔富金湖环湖慢道曲折蜿蜒。漫步其间,三五成群的人们欢声笑语,好一幅山水城相融的诗意画卷。

  就在几个月前,沿湖岸边的一块土地拍卖,拍出了一亩506.7万元的价格,与3年前起价80万元仍无人问津的惨淡形成了鲜明对比。

  顺昌的飞跃发展,要从南平的“水美经济”说起。

  作为闽江之源,南平境内河流纵横交错,下辖的10个县(市、区)和2个开发区依山傍水,少则1条多则3条溪河穿城而过。多年来,防治水患是南平治水的主要着力点,水的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2016年,新一任市委书记袁毅刚刚上任,便打起了水的“算盘”。“习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先后17次到南平调研指导,要求南平‘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在我看来,闽北最大的生态优势、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是水资源。”生长于严重缺水地区的袁毅,对水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他半认真半玩笑地说,“到南平后看到这么好的水,但生态优势却没有显现,甚至被漠视冷落,我感觉流走的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在袁毅的强力推动下,南平围绕“水安为先、因水而美、由美而富、富而文明”的发展思路,首创“水美经济”概念,从过去的单纯治水,转变为如何把水资源开发利用好,将水与产业结合,与城市发展结合,探索挖掘水的资源价值。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到3年,水不仅让南平摆脱了过去水患的困扰,还美了环境,生出了财富,让蕴含于“绿水青山”之中的生态资源、产品价值,源源不断地变为地方发展、百姓手中的“金山银山”,走出一条生态文明和发展经济相得益彰的“南平路径”。

  南平的“书记们”在打造“水美经济”上做足文章。“过去我们没想到水还能生财。袁毅书记给各县下达任务,要求每个县先做出5公里的水系治理样板工程。说实话,当时我们是没有信心的。”回忆起当年的种种压力,顺昌县委书记江建华仍感慨万千,“你看现在,我们以富金湖为轴带,已经建设了18公里的环湖慢道。水盘活了城市,盘活了土地,促进了全域旅游发展,丰富了城市业态。顺昌所做的‘水文章’不亚于‘森林文章’。”江建华语气里有掩不住的自豪。

  “水美城市”试水点绿成金

  “水美经济”建设从何处入手?如何变水资源优势为发展胜势?南平试水“水美城市”建设点绿成金——以水补山、以山带水,将城区水系治理和生态保护与城市建设经营、土地资源开发、文化旅游景点、生态文明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具有闽北特色亲水型宜居宜业宜游的“水美城市”。

  “过去我们是‘天生丽质’,但却‘蓬头垢面’。这几年,我们始终把绿色抓在手上,充分发挥水资源的比较优势,首期谋划的12个‘水美城市’项目,通过‘建、管、治、控’措施,带动了‘山、水、城、人’一体发展,实现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南平市水利局局长周靖告诉记者。

  小手笔实现了大蓝图。“水美城市”项目以水为带、以水为脉,让河流、岸线、景观、道路、文化遗产与城市设施自然衔接、融为一体,实现水与城、水与自然的和谐,既补齐民生短板,完善城市功能设施,又提升土地预期价值,提升产业素质,推动山水增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魏敦山主创的“武夷山水美城市项目”,以崇阳溪流域综合治理为抓手,着力打造生态岸线,成功构筑水与城融合的水岸经济模式。良好的水质催生了“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如今已成为闽北矿泉水市场的“烫金名片”,并成功引进年产100万吨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生产线。

  尝到“水美经济”甜头的顺昌,也倍加珍惜成果的来之不易,不断创新机制使“水美城市”建设成效长期保鲜。顺昌成立生态巡查管理中心,一改部门间“各扫门前雪”的局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福州雪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专业化的生态巡查。

  “要让专业人做专业事。我们提供的生态巡查监控系统,让生态巡查管理中心有了‘千里眼’,标准化管理顺理成章。”雪品公司的创始人修珍萍言语间透着干练,作为一个企业家,她所看中的,是水美带给顺昌的经济账。(上接第一版)

  值得一提的是,南平持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途径,在全国首创“生态银行”建设。正是源于生态银行的启发,“水生态银行”建设目前已在光泽县试点启动,旨在充分利用水资源优势,打造产业联盟,延伸水产业链,为“水美经济”注入新活力。

  实际上,“水美经济”带给南平百姓的远不止物质上的馈赠,更有精神的满足和文化的传承。日益变美的城市已经成为市民的“绿色客厅”,各地借助水美建设,因地制宜,融入千年历史文化元素,谋划推动了一批水美休闲、体育健身活动,百姓的参与感和幸福感更加浓厚。

  “我们现在生活富了,唯一追求的就是这种康养式的美好环境。”已经退休的顺昌市民庞先生每天都会沿着富金湖慢道跑两圈,在他看来,富与美,就是当下再好不过的惬意。

  在12月6日刚刚召开的2019新时代中国城市发展论坛上,顺昌凭借“水美”荣获“2019年度最具影响力宜居生态县”称号。

  “南平的‘水美城市’建设,是以城市水系综合治理为纽带,发挥绿色生态优势的创新探索,也是加快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袁毅如是说。

  “全域水美”带给百姓新的期许

  深秋时节,延平区炉下镇斜溪村依旧绿意盎然,连绵4公里的闽江岸,水色烟波,绿道蜿蜒,景色怡人。

  让人无法想象,3年前的斜溪村竟是猪栏满山建、污水江中排的一片狼藉景象。斜溪村民靠养猪鼓了腰包,却熏臭了村庄,斜溪美丽不再,水乡徒有其名。

  2017年,斜溪村打响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攻坚战,仅仅3个月的时间,拆除了230多户超过8万平方米猪栏,削减生猪近10万只,往日的自然生态环境逐渐恢复。如今斜溪村已经实现了从臭气熏天的老渔村到“五星级”美丽乡村的华丽转身。

  种好“梧桐树”,诚引“凤凰”栖。斜溪村凭借绿水青山吸引了福建省洲头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入驻,投资1.05亿元,建设茶洋窑体验馆、水上乐园、木栈道等亲水休闲产业,催生生态餐厅、民宿等新业态接连落地。

  “我看中的就是这一方山清水秀之地,这是我们宝贵的发展资源。”洲头公司负责人叶进说,他是村里引进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同样是靠水为生,不过已升级成新时代的“水美经济”。

  现在,多位村民在生态餐厅工作,平均月薪3000元;由旧文化中心楼改造的幸福客栈,客房周末基本爆满;村民种植养殖的农产品在生态产品展示厅畅销……

  斜溪村的蜕变是南平“水美乡村”的有益探索。随着“水美城市”项目落地开花,南平人“饮水思源”,沿水系将水美建设向乡村延伸,结合乡村振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开发,着力打造生态宜居乡村,推进“全域水美”,形成集“商、居、文、游”和水资源保护开发于一体的“水美经济”模式。

  而对于南平的老百姓来说,更大的愿景还在后面。南平市委托水利部水规总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大学三家设计单位共同组织编制了《水美南平现代化规划》(征求意见稿),并研究编制《水美南平现代化规划空间管控指标研究》《南平市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研究》《南平市水缘区域产业功能组织与发展规划》《水美南平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规划》等专题报告,形成完整系统的“水美经济”综合性规划。

  从城市到乡村,再到整个南平, 我们更能深切体会到,为什么“水美经济”在南平发展中备受瞩目。原因很简单,这是最能体现南平发展与老百姓获得感的模式,也是将绿水青山比较优势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最好诠释。

  山高水长,流水带着“水美经济”的南平故事,向着未来可期的“水美南平”再出发。

  随着“水美经济”建设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实践探索不断深入,富有南平特色的区域水治理效能将提升到新境界。我们有理由相信,南平的可贵经验,将为全国其他地区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与现代化能力建设提供鲜活的样本。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9年12月13日

张瑜洪 邓淑珍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治理一片湖 幸福一座城——上海淀山湖着力打造世界级生态湖区
淮安全力打造“河湖好风光”
院士专家为南平“水美经济”建言献策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张家港实施“十百千万”工程
幸福汾水漾碧波——山西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纪实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