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移民村里的幸福图景
 
分享到:
2022-11-15
 
  □本报通讯员 贾楠 徐鑫月
  清晨,伴随着靠岸长江游轮的一声汽笛长鸣,静谧的江湾小村五土村慢慢“苏醒”。五土村位于三峡库区重庆市万州区云阳县大周镇,是三峡工程的移民大村。多年前,五土村的村民们纷纷外出务工,只剩下老人和小孩留守。五土村长久以来成为“空心村”。
  近年来,在三峡后续项目带动下,五土村一方面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改善硬件设施,建成滨江长廊。经过几年改造建设,沿江蜿蜒的滨江长廊,如一条玉带,串联起了亭台、木屋、广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渐渐地,前往五土村的游客多了起来。
  热闹起来的村子,吸引了在外打工村民的目光。2018年,在成都工作的何霞决定辞去外面的工作,回村里开办一家民宿。这个国庆节假期,她的民宿房间被全部订满。
  “大周镇的条件、自然环境越来越好,周边的设施也被政府完善得很好。我就想回来搞个民宿。”何霞说。
  目前,镇上共开办了40余家农家乐,近200名年轻人返乡创业。2021年,全镇接待游客20余万人,人均年收入达1.85万元。
  这一切都归功于云阳县环境的治理和改善。
  现在在云阳县,很多人一天的生活都会从漫步环湖绿道开始。但曾经,这样一个高品质滨江绿道竟是一条垃圾遍地、蚊蝇乱飞的江岸“伤疤”。
  云阳县位于三峡库区中心地带。因三峡工程建设,云阳溯江迁建。之后的十余年间,滨江地带被不同程度占用和破坏。
  2014年,针对滨江地带遗留问题,云阳县决定实施县城沿江库岸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在修复江岸线生态系统基础上,将环湖绿道建设与城市品质提升结合起来。如今,33公里环湖绿道串联起30多个休闲节点,成为“骑走跑坐可享、山水花石可赏、文史科艺可品”的城市滨水空间。“一出来就是山清水秀的,就像住在公园里一样,心情也好啦!”云阳县居民曾宪金说。
  云阳县和五土村的发展变化是三峡后续项目落地见效的缩影。从2011年到2021年,重庆15个库区区县地区生产总值从4000亿元提高到1.09万亿元,经济总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也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库区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了成倍增长,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这几年我们高度重视库区消落区的综合整治和生态恢复,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库区的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实现了全覆盖,森林覆盖率从41.8%提高到了53%,呈现出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美景。”重庆市水利局三峡库区工作处处长赵刚说。
  接下来,重庆将把三峡后续工作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统筹起来,以保护三峡水库最大淡水战略储备库为核心,推动三峡后续工作向纵深发展,让三峡的山更青、水更净、生态更美、百业更旺、百姓更富。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2年11月15日
贾楠 徐鑫月
责任编辑:孟京
相关新闻
 
重庆开州鲤鱼塘水库成功创建“标准化管理达标工程”
重庆万州区:做好“水文章” 念好“山字经” 打好“生态牌”
重庆万州:奋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
了解水利 展望未来
重庆开州跳蹬水库主体工程开工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