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抓蓄水 调水源
——山城重庆抗旱记
 
分享到:
2022-08-24
 

  □记者 周念晨 钱镜伃

  8月20日上午,骄阳似火。在重庆市长寿区石堰镇普子村蔬菜基地里,紫红的茄子和嫩绿的豇豆、丝瓜挂满枝头,四五个村民忙着采摘蔬菜。

  “虽然天热地旱,但我每天能从桃花河里抽水浇地,这一季的收成保住了。”石堰镇的蔬菜种植大户戴茂德正在田边铺设塑料水管、安装抽水机。

  7月以来,重庆旱情持续升级,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量分别达到1961年以来的最高值和最低值。面对旱情,重庆市水利局严格落实抗旱保供水工作任务,进一步加强水文监测,提早研判部署,科学统筹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蓄水保水效益,有效解决92.67万人应急用水难题。

  “8月9日启动了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8月15日升级为Ⅲ级应急响应,并成立了抗旱工作专班,下发进一步做好抗大旱、保供水的紧急通知。”重庆市水文与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宋刚勇介绍,监测分析显示,重庆市目前低水位运行尚处于正常可控范围。

  抓蓄水 水利建设“显真招”

  重庆渝西区域属于典型的工程性缺水地区,区域人均水资源量仅581立方米,远低于全国和重庆市平均水平,当前抗旱形势尤为严峻。

  “以前天干的时候经常断水,需要政府用车给每家每户送水,每家一天能得两桶水,都要节约着用。2020年通了自来水以后,水管连通厨房和卫生间,用水就很方便了。”家住荣昌区安富街道垭口村李家寨山上的村民邱炳生说。

  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水利建设投入,通过跨区域调水、水系连通、水资源保护、建设节水型社会等,有效提高重庆防汛抗旱能力。

  2022年,重庆市续建141座并新开工6座水源工程,121座已完成主体工程施工;实施191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82座已完成蓄水验收。

  “通过对水库实施除险加固和维修养护,市内水库实现了应蓄尽蓄。”重庆市水利工程运行安全总站站长舒富林说,“我市水利工程最大可蓄水量达37.37亿立方米,当前蓄水量为20.74亿立方米,可供水量14.92亿立方米,能满足当前全市生活生产用水需求。”

  旱情发生以来,重庆市充分发挥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急用先建”项目的供水效益,使用长江中上游取水量最大的取水趸船“渝西1号趸”,每日取水30万立方米,有效缓解江津以北地区70万群众用水紧缺矛盾。

  重庆市水利局下达抗旱资金5800万元,实施抗旱项目193个,充分发挥153处中型灌区和2442处小型灌区作用,累计提供灌溉用水6.29亿立方米,灌溉农田436.6万亩。

  调水源 解群众“燃眉之急”

  8月17日13时左右,开州区大德镇三树村供水管道铺设现场,村民高良祥一边连接水管,一边接听来自三树村三组村民的电话。

  “唐师傅,什么时候能通水啊?”

  “快了,我们加班加点安装管子,计划明天能通水。”

  三树村3800多名村民因高温干旱,吃水告急。开州区水利局得知情况后,马上与当地政府会商,决定动用水竹沟水库水,铺设钢管2000米,保障村民用水。

  连续晴热高温天气给水资源本就不丰富的合川区钱塘镇也带来了巨大考验,群众用水受到影响。镇里连续两天通宵奋战,紧急加装一条管道,解决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位于城口县复兴街道红坪村的三合水库是城口县城区5万余人的主要饮用水水源。8月以来,三合水库蓄水量仅占总库容的25%左右,城口县紧急启动城区抗旱备用水源抢险项目,从备用水源羊耳坝水库取水“增援”城区。

  针对大木乡武陵村、焦石镇永丰村等工程性缺水区域,涪陵区组织开展应急供水,保障了1万余名农村群众及游客的应急用水。同时,对百胜镇百兴村、红花村及义和街道大柏村等有条件的村社,启用应急水源1处及应急水厂2座,保障了1.5万名农村群众的供水。

  渝北区组建了170人的农村供水应急抢险队,公布多个处室24小时值班电话,确保紧急状况得到及时解决。

  多举措 供水不落一户一人

  “踏实!这水真是送到心坎上了。”重庆市合川区龙市镇海慧村村民高培英笑着说。8月20日下午,送水车队为海慧村的村民们带来一片清凉。

  在水利部门的配合下,当地党委政府迅速摸排缺水情况,组织力量开展送水行动。

  “要采取超常规措施应对极端气候,坚决守住不发生农村人口因水返贫和不发生整村连片缺水两条底线。”重庆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学锋要求。

  旱情发生后,重庆市水利局建立“局领导包片、处室包区县”的工作机制,组织26个工作组深入35个区县蹲点督导、巡回指导,积极引导3万余名干部投入抗旱保供水一线,充分发挥“抗旱突击队员”作用;供水企业冒高温、战酷暑,抢修输水管道,维护水源安全,加强水质检测;工业企业错峰、错时生产,让电于民、让水于民;广大市民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做节约用水的实践者,为重庆市“抗大旱、抗长旱”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重庆农村受干旱影响92.67万人。其中,延伸管网2004公里解决了14.33万人饮水问题,新建水源653处解决了7.29万人饮水问题,送水1.86余万车次解决了51.13万人饮水问题,采取分片轮流供水等其他措施解决了19.91万人供水问题,全市城乡供水总体有保障。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2年8月24日

周念晨 钱镜伃
责任编辑:陈帅
相关新闻
 
重庆璧山区:水利强基础 抗旱见实效
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强调:保持“时时放心不下” 扎实做好抗旱救灾工作
重庆全力保障受旱群众饮水安全
重庆开州区:凝心聚力抗大旱
重庆城乡供水一体化和规模化供水工程完成投资超6亿元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