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通江达海保安澜 水清景美幸福河
——安徽宿州系统建设治理新汴河纪实
 
分享到:
2020-10-15

汴水欢歌  罗军辉/摄

新汴河畔歌唱祖国  金永/摄

新汴河人水和谐美景

新汴河新姿  赵国/摄

  □记者 杨飞

  宿州市,安徽最北部的一座千年古城。 新汴河,新中国成立后开挖的最大的一条人工河,像一条银色的飘带镶嵌在千里淮北平原上。历经多年系统、综合治理,如今的新汴河,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已经成为集观光旅游、研学科普、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幸福河,是当地最热的网红打卡地。

  共建——新汴河,安澜之河

  位于新汴河之畔的汴河博物馆,向参观者诉说着新汴河的前世今生。

  南宋至近代,淮北地区长期水患,发生了400余次较大水灾。1949年至1966年的18年中,宿县地区平均每三年就遭遇一次大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动辄上千万亩,平均每年减产粮食5亿至6亿斤。严重的水灾使豫皖、苏皖边界水利纠纷不断。

  1966年10月,国务院批准开挖一条新运河,因河线靠近早已湮废的古汴河,因此命名为“新汴河”。工程按照排涝五年一遇、防洪二十年一遇标准建设,水系流域面积6562平方公里。1970年5月,约100万豫皖苏三省人民战天斗地,历经三冬四春,开挖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条人工运河。新汴河自宿州城区西北戚岭子截引沱河,向东穿过京沪铁路,经灵璧县、泗县和江苏泗洪县入洪泽湖,流经河南、安徽、江苏3省11个县,干流全长127公里,流域面积6562平方公里,流域内受益农田1500万亩,其中宿州70%农田受益。从此以后,洪水有了通道,一路通江达海,淮北地区至今再无全域性水患,成为新中国治水奇迹。

  “开挖新汴河凝聚着苏豫皖人民的聪明才智,浸透着辛勤汗水,蕴涵着巨大牺牲,催生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科学治水、团结奉献’的新汴河精神。这种精神构筑了中华人文精神的大厦,成了‘中国精神’的一部分,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和符号,成为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更是新时代宿州人民建设美丽宿州的精神力量所在。”新汴河景区管理服务中心汴河博物馆负责人赵彦志介绍说。

  新汴河经过40年的运行,出现了河道泄洪能力衰减、堤岸涵闸安全隐患增多、泵站补水功能丧失、通航能力降低等一系列问题,治理势在必行。2012年,宿州启动新汴河综合治理工程,工程位于埇桥区、灵璧县、泗县境内,建设内容包括疏浚河道111.23公里,锥探灌浆长度14.1公里,修建堤顶防汛道路总长132.15公里,上堤路12.7公里,徐岗切岭段滑坡治理1.8公里,移址重建灵西节制闸,拆除重建新北沱河地下涵、唐河地下涵、石梁河地下涵,拆除重建穿堤建筑物11座、加固12座。工程于2012年2月开始建设,2019年5月完工。通过实施新汴河治理工程,不仅为新汴河城区段建造新汴河景区提供了基础,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城市防洪能力,使城区段的防洪能力达到100年一遇。同时改善了新汴河的水生态,提高了水环境,新汴河河水常年保持在3类水质。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赴安徽察看淮河水情时说,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了几千年,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这个斗,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新汴河的开挖、治理,生动诠释了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宿州市水利局局长朱卫东说。

  共治——新汴河,生态之河

  每天在新汴河两岸散步赏景是宿州市民王友朋最惬意的事情:“河水清澈,垂柳依依,不时有白鹭、野鸭子在水面飞过,就像在画中游玩一样。”

  这一切都得益于宿州长期以来坚持系统综合治理、保护新汴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宿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制定了《宿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于2017年10月建立了覆盖全市河流的市县乡村4级河长体系,河道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2020年,宿州紧紧围绕“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目标,持续推动河长制湖长制从“有名”全面转向“有实”,全面启动新汴河城区段省级示范河湖建设。总河长将其作为2020年河长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对暗访中发现的新汴河城区段的问题亲自签批。市级副总河长、河长多次开展巡河工作,签发交办单,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机制,强化合力,齐抓河道保护,出台《关于印发宿州市全面落实河湖警长制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关于建立“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的通知》,建立“河长+警长+检察长”的护河治河新机制,形成河湖水生态环境保护合力。强化河道执法监管力量,设立新汴河景区执法分局,整合水利、交通、农业、林业、文旅等部门的相关行政处罚权,建立了运转高效、执法规范、管理科学、保障有力的执法监管机制。“现在水清岸绿,河长功不可没。”市民发出了由衷的赞赏。

  河流治理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上下游、左右岸、岸上水面综合治理。建立与上下游各市的联防联控机制,初步建立与江苏宿迁市的联防联控机制。萧县龙河,属新汴河水系,曾是臭水河,每到夏日,恶臭难闻,蚊虫滋生,浊水漫流,行人掩鼻。萧县疏浚河道,截堵排污口,铺设截污管网,严控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安装黑臭水体生物湖泊净化器,有效改善了河道水生态环境。如今的龙河已是一泓清水,龙河景观带花团锦簇,绿树成荫,还建有休闲、健身等配套设施,成为了萧城人民游览休憩的好去处。泗县新汴河地表水厂可解决约20万人口饮用水,为保护新汴河饮用水水源地,泗县对汴河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加强培训,配备水草打捞船、巡查水艇、巡查保洁车辆等管护设施,强力推进“清四乱”工作,开展鱼类增殖放流,建设生态河道,大力实施新汴河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工作。驱车行驶在泗县新汴河沿岸,堤岸树木绿荫葱葱,河水碧波荡漾清澈见底,白鹭成群结队栖息觅食。

  河流治理不仅是政府部门的事,还需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宿州举办“醉美幸福河·新汴河”摄影大赛活动,发动广大市民、摄影爱好者去发掘新汴河的美,展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新汴河发生的变化,营造全社会“关爱河湖、珍惜河湖、保护河湖”的浓厚氛围。截至8月底,已收集反映新汴河河道、绿化、花卉、人文等纪实作品1000余幅。聘请义务巡河员、社会监督员、河小青,设立扶贫公益岗位等,解决基层巡河管护员力量不足的问题,堵住监管漏洞,弥补监管盲区。灵璧县河长办携手虞姬乡霸离小学开展“争当护河小使者”为主题的河长制工作进校园宣传活动,80余名学生在新汴河城区段手拎垃圾袋,拾捡河道草坪上的废弃物、纸巾、果皮、食品袋等各种垃圾,并宣传环保知识。

  河流治理离不开黑科技助力。宿州市河长办加快河长制现代化、信息化建设,通过高点监控、无人机巡航的方式辅助巡河。泗县每天使用无人机巡查新汴河水源地,全方位、多角度查看饮用水水源地全景,实现了从平面巡查到立体巡查的变革。灵璧县结合“数字水利”工作,提出了“智慧监管”理念,在新汴河关键卡口布点,架设了多个高清摄像头,每个摄像头自带48倍变焦,可360°旋转,画面实时传输到河长办值班室,破坏堤防、乱丢垃圾等行为无处遁形。

  共享——新汴河,幸福之河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当选总书记后的首次公开讲话,鲜明宣示了他带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坚定决心。宿州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领会、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积极谋划新汴河城区段景区,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新汴河景区西起京台高速,东至宿州闸,全长14.36公里,总面积8.5平方公里,水面面积3.17平方公里。拂晓大道至京沪铁路桥段为主景区,全长3.9公里,面积2.04平方公里,主景区文化结构呈“一点两线”式布局。“一点”即汴河博物馆,展现宿州与汴河的历史和文化,宣传“新汴河精神”。“两线”为北岸历史线和南岸民俗线,北岸通过13个节点广场,以雕塑、浮雕、景墙、廊架等多种形式,展现发生在宿州境内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战役,依次是“大泽惊雷”、“垓下之战”、“符离鏖兵”、“抗日烽火”和“淮海硝烟”等;南岸12个广场,通过“古汴遗韵”、“人杰地灵”、“艺苑民风”三大板块,生动反映了一个个在宿州大地发生的历史典故和风土人情,深度再现宿州古朴庄重、源远流长的人文和民俗文化。

  主景区之外为堤岸绿化段,通过乔、灌、草组合式配置,对河道治理后形成的三级平台进行绿化,栽植苗木近100万株,绿化面积达425万平方米。新汴河城区段设立了健身步道5.82公里,建成儿童乐园4个,呈现生态、景观、文化为一体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河湖新景象。此外,戚家沟两河三堤主体公园、濉河引河紫薇园正在建设中。

  宿州还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汴河景区管理的通告》和《新汴河景区管理办法》,形成了“四位一体”管理模式,成立了新汴河宿州市城区段管理办公室(现更名为“宿州市新汴河景区管理委员会”),负责景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全面工作;成立了新汴河景区执法分局,集中了市直13个部门的行政执法权,通过“集中授权加委托”的形式开展工作,负责景区综合行政执法;成立了宿州市公安局治安警察支队新汴河景区管理大队,负责景区治安工作;公开招标多家物业公司,负责景区环境卫生、绿化养护、秩序维护和市政维修工作。“四位一体”管理模式,被水利部作为全国水利风景区管理工作成功模式广泛推广。

  2016年8月,新汴河景区获批“国家水利风景区”。2017年,新汴河景区开始创建国家4A旅游景区,并启动了5A旅游景区的规划工作,努力拓展休闲、娱乐、观光项目,打造“千年宿州、胜境汴河”的黄金旅游线路。“这两年,新汴河水也清了,岸也绿了,现在我每天都在这里遛弯。”“我们发自心底开心,休息时间都愿意来河边走走。”……享受美好生活的宿州市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下一步,宿州将根据国家4A旅游景区创建方案,在新汴河城区段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从自然特性、文化特色和社会需求等方面建设出有典型特色的美丽示范河湖,为全市河湖管理及河湖长制工作提供样板、积累经验。”朱卫东说。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10月15日

杨飞
责任编辑:陈帅
相关新闻
 
安徽长丰县: 强化河湖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监管
安徽长丰县: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
安徽:合肥市水务局开展科普日节水宣传活动
安徽:驷马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 大骆岗灌溉片工程顺利推进
安徽宣州:开展文明创建专项巡河行动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