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专家学者研讨明清城墙和安丰塘遗产保护
 
分享到:
2014-04-03
 

   中国水利网站讯 3月27—28日,2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安徽寿县,探讨明清城墙和安丰塘遗产保护工作。

  寿县古城墙,始建于南宋,历经2000多年的风风雨雨,仍保持着明清两朝风格。这座古城墙周长7147米,城开四门,并各有瓮城,是全国至今保存完好、最具典型性的古城墙之一,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既拥有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也具备防水防洪功能,是具“双重功能”州级行政建制的城墙。该古城墙现已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其古城墙和凤阳明中都皇故城正式向国家文物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两古城已正式列入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名单。

  素有“天下第一塘”称誉的安丰塘(芍陂),在中国水利史上被列在“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首,比都江堰创建时间还早300多年,为“中国灌溉工程鼻祖”。2600年间,安丰塘(芍陂)屡经兴废,历经沧桑,至今在蓄水、灌溉、养殖、旅游等方面发挥着重功用。其水库面积达34平方公里,蓄水近亿立方米,塘周分设22座放水涵闸,灌区建有1条干渠、3条分干渠、33条支渠、2799条斗农渠,灌溉农田67.3万亩。1988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研讨会上,拥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文物、城市规划、农业、水利等学术背景的专家用世界眼光、深远视野、崭新角度,对寿县历史文化、水文化、文物遗存和社会经济价值,给予认真定位,对寿县加强文物和芍陂(安丰塘)工程保护,弘古创新传承历史优秀文化和水文化,挖掘利用好古城墙和芍陂(安丰塘)工程价值,提出了建设性的宝贵意见。

  期间,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寿县古城墙及御水工程体系、孔庙古建筑群、楚文化博物馆、安丰塘水库及灌区工程体系等。

  研讨会由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研究委员会、中国水科院水利史研究所,安徽省农业委员会、省水利厅等单位主办。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中国文物学会顾问、世界遗产研究委员会副会长郭旃,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首席专家、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鲍世行,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徐嵩龄、中国水科院水利史研究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吕娟等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4年4月3日  

叶超
相关新闻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