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江西德安县:科学用好水资源 坚决打赢抗旱救灾硬仗
广告
分享到:
2022-11-11
  □周三连

  自2022年7月1日以来,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晴热高温少雨天气持续。截至8月28日,全县平均降雨量74.6毫米,较历史同期偏少9成。面对严峻形势,德安县全力抓好防旱抗旱各项工作,减轻旱情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科学“管”,保障用水安全

  德安县坚持预防在前、科学研判,全力以赴抓好蓄水保水工作。实施75座小型以上水库及部分山塘除险加固工程,提升蓄水保供能力,蓄水总量同比提高两倍以上。汛期过后,科学研判抗旱形势和天气走势,全县水库提前进入后汛期管理,“一天一报”实时蓄水用水情况,“一库一策”调整库蓄容量,最大限度做好蓄水保灌工作。同时,加强现有水资源的管理,科学配置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持续监测居民生活供水,实行动态调度、延伸管网、错峰用水,针对个别村组饮水紧张现象,采取钻井找水、应急送水等措施,保障群众用水安全。依托现有水利工程和各类抗旱设施,采取蓄、引、抽、提等方式积极保障农业用水需求。

  该县充分发挥两座中型水库蓄水功能,科学调度水库放水,指导各乡镇利用沿河优势,采取开闸引水、提灌泵站提水、开挖引水渠等方式把握时机、增加水源。各类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灌区通过分时段供水、轮灌或滴灌等方式,实现“细水长流”。同时,抢抓台风影响等有利时机,积极开展人工降雨,全力保存和增加水源。

  德安县严格落实“一把锄头”等节水、管水措施,扎实做好田间工程、渠系的修复、清淤、疏浚和清障工作,打通输水“最后一公里”。其中,实施田间渠道维养540公里,16万多亩的农田疏水能力和节水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高标准农田运用“地下管道+龙头阀门+低压输送”的模式节水控水、精准灌溉,灌溉节水率50%以上。

  全力“救”,降低受灾损失

  德安县全力开展恢复生产自救保收,努力把受灾损失降到最低。持续加大资金、人员投入力度,备足各类设备、器械和物资,全方位保障农作物灌溉用水。有效发挥抗旱救灾服务队作用,为群众检修抗旱机具,疏通灌溉渠道,实地解决农民灌溉难题。

  联合应急、水利、农业、供电、气象等部门组建专家组、核灾组、技术组现场开展指导,围绕水稻、玉米等常规作物和茶叶、高山辣椒等特色优势作物制定田间管理技术方案,指导农户抓住时令及时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同时积极引导灾区群众进城务工,实现“夏粮损失秋粮补,农业损失工业补”。积极开展农业保险理赔工作,做好农户沟通引导,开辟绿色通道,科学查勘定损,压缩理赔流程,做到“快查勘、快定损、快理赔”,让受旱情影响的群众吃下“定心丸”。

  长效“防”,提升抗旱能力

  德安县率先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统筹省市县三级配套资金1.25亿元,建设“1+7”个片区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规模化集中供水到组781个,城乡供水“统一管理、统一管网、统一水质、统一服务”,乡村集中供水覆盖率达98%以上。针对不具备规模化供水条件的行政村,因地制宜采取单村、单组、联村、联户等方式,建设15个小型集中式供水点,有效补齐农村供水、灌溉短板,实现饮水安全全覆盖。

  实施建设全国首批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工程,采取连通水系、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景观提升、污水处理等措施对博阳河水系进行综合治理,实现了“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和”。在旱情期间,引导群众利用水系连通工程将已经贯通的沟、渠、河、边沟等以三级、四级提水方式引水灌溉,解决抗旱难题。

  建立健全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农业水价形成、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农业用水的水量分配机制,农田灌溉实现专人放水管水,骨干工程由第三方物业化公司负责维养,田间工程由各村负责维养,实现水利设施“有人管、有钱管、管得好、可持续”。实施红桥和林泉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和高标准农田项目,将水价改革与水利工程建设相结合,有效增强水利工程的抗旱能力,确保农田水利设施长久良性运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水安全。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2年11月11日

周三连
责任编辑:王瑜
相关新闻
 
江西金溪县: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助力乡村振兴
洪患村到“幸福村”的嬗变
幸福河流入画来
江西精准施策保障农业灌溉
江西崇仁县: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破解水资源短缺难题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