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国务院表彰激励县市 看“生态第一市”浙江丽水怎么做
广告
分享到:
2022-06-10

丽水南明湖    赵斌/摄

丽水寿元湖     李力华/摄

湖山风光    冯宏伟/摄

  □叶江

  6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浙江省丽水市河(湖)长制工作推进力度大、成效明显,受到通报表彰。

  丽水市素有“生态第一市”美誉,是瓯江、钱塘江、闽江、飞云江、椒江和赛江六江之源。多年来,丽水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生态优先、以民为本、创新赋能,以河(湖)长制为抓手,以“丽水之干”久久为功推进河湖治理,奋力打造幸福河湖的丽水样板,成效显著。

  事实为凭 数据佐证

  目前,全市共建成 4 个省级以下工业园区、18 个镇(街道)、33 个生活小区 “污水零直排区”,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推进清河、清障、清塘“三清”行动,完成全市所有县级及以上河段、水库湖泊“一河一策”,累计创成美丽河湖135条。以市委书记和市长为总河长,设置各级河(湖)长2914名,其中市级河(湖)长10名、县级河(湖)长122名、乡级河(湖)长883名、村级河(湖)长1899名,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全覆盖。2021年,各级河(湖)长巡查119649次,巡河率96.6%,发现问题5943个,问题解决率99%。在全省率先制定了《中心城市蓝线规划》《丽水市城市蓝线管理暂行办法》,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农村水电站生态流量分类核定与监测指导意见》《小水电生态建设技术规范》。

  以民为本 幸福河湖淌出幸福生活

  “村里从‘河权贷’获得20万元贷款,这将成为河道环境提升、村集体经济增收的新门路!”2021年7月,在青田县农村河道使用经营权抵押贷款集中授信仪式上,方山乡龙现村等7个村累计获得1500万元的“河权贷”授信,龙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立群介绍,这一切归功于河权改革。

  2015年,青田县章村乡开展试点,通过开展水流确权登记,农村居民与承包收益捆绑在一起,将河道经营权流转,探索建立了集体承包、股份制承包、合作制承包、农户承包等4种山区河道经营权承包模式,在全国首创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河权到户”。这一做法成功入选中国水利 “2015基层治水十大经验”, 2017年4月人民日报、央视“走遍中国”栏目对此专题作了报道。目前,“河权承包”改革已在9个县(市、区)全面推开,累计承包河道296条,约1400公里,涉及45个乡镇(街道)200个行政村,成为全省河(湖)长制改革一大亮点。

  聚焦共同富裕 推进治水成果普惠共享

  除了青田的“河权到户”,诸如松阳的绿色长廊、龙泉的宝溪水韵、云和的长汀沙滩等一系列因水而生的景点,既改善了人居环境,又促进农民增收。在水经济的助力下,丽水市城镇常住居民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35968元和16459元分别提高到2021年的53259元和26386元,农民人均收入增幅实现全省“十三连冠”。

  昶丰新材料——全国最大的全水性革工厂,博士达——全国最早的革用水性助剂厂之一,凯伦小巨人——全国最大的水性革离型纸厂……在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国最集聚的合成革产业集群正在发生令人惊叹的“蝶变”:越来越多的合成革企业从低端市场同质化竞争走向中高端市场差异化发展,成为各领风骚的头部企业。

  开展园区之外无工业、园区之内无非生态工业的“两无工业”创建,倒逼整治、关停、淘汰企业224家,否决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招商项目85个,主动挤出“黑色”工业产值200多亿元;以水为媒推动“双招双引”,挖掘优质水价值,成功引进德国肖特、国境药业等国际企业,打造丽水山泉品牌……以生态治水倒逼产业转型升级,这是多年来覆盖丽水全域的普遍行动。

  围绕提升人居环境的一套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厕所革命的组合拳,也实现了水环境的持续提升。目前,丽水全域地表水Ⅰ~Ⅲ类水河长达100%,96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达到功能区和Ⅲ类及以上水质断面95个,达标率为99%,居全省第1位。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6年全省第一,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12年全省第一。

  “一旦在禁钓区域内出现非法捕捞、垂钓等行为,智能预警平台将自动发出报警,并协调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处置。”2021年11月,遂昌县正式上线并投入使用智慧渔政系统,这也是全市首个将视频AI监控预警运用于渔政监管的案例。

  丽水市的河(湖)长制工作扎实用好“创新引领”这把金钥匙,全面推进河长制迭代升级,从人治逐步迈向智治。创新数智治水体系,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全面推进数字化技术在河长制中的运用。建立立体化监控网络,通过卫星每日动态比对技术,对流域河段进行映像动态比对,强化天眼监管全覆盖;通过沿河布设监控探头,24小时监控,实现河流动态视频捕捉;通过落实乡村河长巡河、无人机定期巡航检查,强化违法行为及时捕捉,实现河道非法采砂、涉水工程天、地、人立体监管全覆盖。

  与此同时,创新法治治水体系。先后出台《南明湖管理条例》《遂昌县河道管理规定(试行)》等多项法规和规定,让河长管河有法可依;加强行政执法与检察院、法院的衔接配合,建立“河(湖)长+检察长”“河(湖)长+法官”协作配合机制,借助法检两院之力,实现河道水生态领域预防、处置、审判、修复一体化。

  “亭”牵浙闽两地,护水情如一家

  庆元县与福建省交界,为加强上下游、左右岸共治共保,庆元县主动到与之交界的福建省政和、松溪、寿宁等县宣传治水政策,并与松溪县共同建立了上下游、左右岸“河长”,治出了一河清水,两地因水污染产生的十几年的隔阂,因治水而彻底消除,松溪县河东乡长巷村的村委会主任,专程赶到我市庆元县,送来了“真情治水十余载,一溪清流送下游”感谢锦旗,并共建了“亲水亭”,将“跨省治水”佳话镌刻成碑。

  侨乡青田的“引侨治水”模式,聘任367名华侨担任“河库长”,引进侨资15.8亿元,投入治水项目。此外建立“企业河长”模式,引导各涉河企业主动参与保护本企业范围内河段。积极推广通过完成治水小任务获取“绿水币”,注册总数已达10万人,占总常住人口的4.2%。全面形成了党政机关、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协同治水的良好氛围。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2年6月10日

叶江
责任编辑:邓婉颖
相关新闻
 
江苏淮安市水利工程质量创优论坛暨淮投控股集团学会施工分会质量创优论坛召开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线通水试运行
黑龙江:丰收基础稳 大国粮仓实
黑龙江省河湖长制工作大事记(2017年—2021年)
高位推动 攻坚克难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