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海口市河湖何以清流长驻?
 
分享到:
2019-12-12

  □本报记者 陶丽琴 邹小和

  “过去河水黑臭,家里窗户都不敢开,如今河水清澈、鸟语花香,这条河的改变让我们老百姓的幸福感越来越强!”在海南省海口市大同沟周边生活了17年的吴春荣发自肺腑的感叹,传递出海口几百万市民的共同心声。

  从2016年开始,海口市以“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景观提升”为路径,对全市32个水体及城市内河(湖)开展大规模治理,绘制出一幅幅人水和谐的斑斓画卷。从过去的水体黑臭、岸边脏乱,到现在的河水碧绿、景色宜人,穿越市区的河湖、湿地,以全新的妆容扮靓海口这座“水城”,重塑海口城市形象。

  一场大规模的水环境治理让海口变得更有质量、更加宜居,市民在家门口就可观赏湿地、感受水景。城市河湖环绕市民房前屋后,流经人口密集、商业繁华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无疑对水环境带来巨大影响,许多人曾经为此担忧。

  然而,海口市水务局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2018年纳入国家考核的19个21处黑臭水体,黑臭消除率达100%;纳入省级考核的18个污染水体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纵贯海口南北的主要河流美舍河,随着生态系统的构建和恢复,自净能力增强,目前水质常态下已经提升到地表水Ⅴ类及以上标准。

  水质变化既是大规模治理的成果,更是管理的成效。

  “河道治理和水环境建设是阶段性的,而管理是持续的、长期的。海口市通过建设来补齐河湖生态工程的短板,并通过机制创新凝聚一切力量对河湖进行严格监管,让生态红利长久惠及广大群众。”对海口市河湖治理进行过多次深度调研,海南省水务厅厅长王强用简短的话语道出了海口市河湖清流长驻的真谛。

  河长治河 网格加密 公众参与

  机制创新让监管无处不在

  河湖资源丰富,市民依水而居,海口城市形态对河湖的干扰无处不在。早在大规模整治河湖水环境伊始,如何加强监管,就成为海口市一大难题:管得好,治理成果就能够长期显效;管得不好,很有可能重回“龙须沟”状态。如何破解监管难题?

  2017年,海口市在全省率先实施河长制,建立四级河长体系,明确河流、湖泊和水库等373个水体由河长湖长承担管护责任,并印发市、4个区、2个管委会和全市43个镇(街)河长制工作方案。

  但对于流经市民房前屋后的城市河湖,四级河长湖长保护网能否挡住沿岸的污染和废弃物?答案显而易见:客观上做不到。怎么办?

  今年10月,海口市河长办对外宣布:海口市在推进河长制、湖长制过程中,组建“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的生态环境志愿者服务队伍,目前全市已经有300多名“百姓河长”守护河湖水环境。

  “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的模式,有着不一样的内涵:社区工作人员的加入,作为与河湖距离最近的网格化层级得到显著加密,打造了河湖管护的“升级版”。

  2017年以来,海口市创新机制,对河湖水环境探索建立网格化管理,这一模式可以概括为“河长+职能部门+网格员+治水企业”,形成“全面覆盖、层层履职、网格到底、人员入格、责任定格”的管理网络体系。

  网格共有四级:一级是河湖流经行政区的河长;二级是镇和街道河长;三级是村居和社区河长;四级是镇和街道网格巡查队伍、治水企业及环卫公司。

  网格化管理旨在通过加强网格化巡查,及时发现涉河涉水违法行为,提升河湖管护工作的精细化和长效化水平,实现河湖管护“零距离”和“全覆盖”。

  “网格巡查员每天必须到责任区巡查一次,掌握网格内流域有关生态环境的实时状况,及时排查影响生态环境的隐患及责任区内水事违法案件,建立网格日志,并做好日常巡查整改记录及影像资料拍摄,实现动态监管、全面跟踪、综合处置的工作格局。”海口市河长办副主任林华生说。

  网格化管理加上社会公众参与,让水环境监管无处不在。

  “近几年,海口市在河湖治理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用最强的行政力量、最科学的资源配置对河湖生态进行监管,巩固了建设成果,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但河湖监管是一场持久战,永远在路上。”有着海口市民和水环境治理责任人“双重身份”的海口市水务局局长蔡能浩有着切身感受。

  有专家认为,城市河湖治理涉及方方面面,解决河湖问题必须推动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和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同向发力,形成水环境治理共同体,从而实现水环境治理的最佳效果。

  这也是海口市创新监管机制、对水环境强化监管带来的启示。

  智慧“大脑”畅通渠道

  第一时间掌控 第一时间处置

  水体治理、水体巡查、项目概况、工作动态、一河一策、12345热线投诉件处理等信息集中呈现在一个大LED显示屏上,轻点鼠标,一目了然。海口市2018年打造的河湖长制信息化管理平台可谓一“屏”尽览。今年10月,这一平台完成了升级。

  升级后的平台不仅在海南全省率先完成476个水体实现动态化管理,还充分结合现有河长办业务系统数据、12345热线系统数据、网格业务数据以及预警数据建设,辅助河长办管理人员进行在线实时监控、监管、跟踪、督办,以及指挥决策的数据分析。

  “海口市下大力气建立和完善河湖长制信息化管理平台,其目的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对全市所有水体实现动态管理,精准高效解决水体监管难题。”海口市水务局副局长孙副林说。

  这一平台的主要作用是,依托三防管理平台,及时掌握实时雨情、台风路径、降雨分布、水库情况等数据,对有可能受影响的水体提前采取保护措施;通过河湖长巡河App,各级河湖长巡河动态信息及时上传,让各方实时掌握水体治水信息;通过12345热线平台信息数据集成功能,将多部门串联起来,实现水体问题的快速响应、快速处置。

  可以说,这一上下贯通、横向协同、动态反应的共享数据交换平台,打破了孤立、隔离、分散的信息状态,强化了市、区、镇(街)、村(居)四级大联动的动态监管机制,起到了“指挥棒”作用。

  海口市河湖长制信息化管理平台服务于河湖管理,但市民用起来也很便捷。“水务局在河湖重要区域设立公示牌,各段的各级河长、职能部门和治水企业等责任单位责任人姓名和联系方式在上面一目了然。通过扫描二维码或打12345热线电话就可以进行投诉、举报,30分钟必须受理。”蔡能浩告诉记者。

  今年1月,有市民致电12345热线:五源河流域的秀英区镇海村安置小区长滨北路至海边路段污水漫延。

  接到举报后,热线随即将此办件列为督办件,并与秀英区长流镇政府、海口市排水管道养护所联动跟进处理。

  经检查,镇海村安置小区周边雨水管道由于出海口处被人为填埋堵塞无法排水,3条雨水管道满管,导致在路面最低处溢流。1月29日,经过海口市排水管道养护所工作人员与长流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溢流问题得到解决。

  “12345,服务找政府;马上就办,办就办好。”这是海口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海口市河湖长制信息化管理平台在水环境保护、监督上的运用,为实现这一承诺提供了技术支撑。据了解,通过海口河湖长制信息化管理平台举报投诉案件的处理率、办结率均为100%。

  以水环境目标为底线

  严问责 严惩处 零容忍

  今年3月,海口市各新闻媒体刊发一则相同内容的消息:因建设工地违法排污,海口水务、生态环境和城管三部门对3家房地产公司违法行为进行联合调查和立案处理,并给予顶格处罚,同时要求立行整改。

  据了解,鲁能中心项目未按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要求排放污水,依据规定,鲁能中心项目被吊销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并被处以最高罚款50万元。

  海域阳光住宅小区、滨海新天地住宅小区同样是未按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要求排放污水,依据规定各自受到最高处罚20万元。接到市主管部门的相关通知后,两住宅小区立即进行整改,启动雨污管道改管施工,杜绝不达标水体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海口市水务局城乡水务科科长谭小茹说:“在对排水户展开排查中,一经发现违法违规排水行为,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从严从重处罚。通过12345政府服务热线举报的违法违规排水行为,也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重罚一起,绝不姑息。”

  海口市先后出台《美舍河保护管理规定》《海口市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试行办法》,完善市政管网私搭乱接溯源执法机制,加强排水许可、排污许可管理,环保、水务、农业、林业、环卫、城管等部门加强联合执法,强化水环境治理刚性保护。对水污染“零容忍”,约束违规违法行为从“不能”走向“不敢”。

  在海口水环境治理中,建设和运营是由社会资本方承担,海口市通过按效付费机制实现对运营企业的监管。

  据了解,海口市对社会资本方的绩效考核每季度一次,内容包括水质达标考核与运营维护绩效考核。水质达标考核包括消除黑臭达标考核、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考核,以考核周期内市环保局出具的水质检测报告和第三方出具的水质检测报告作为依据。运营维护绩效考核包括设施运营维护状况、日常水质监测、第三方水质监测、投诉与媒体曝光、公众满意度测评等5项内容。

  绩效考核、按效付费机制倒逼社会资本方严格履约,提升水体治理管理水平和品质。

  作为承担治水主体责任的河长,海口市注重从“有名”到“有实”,再到“有效”。海口出台《河长制工作考核办法》《海口市水体水环境监督管理考核办法》等制度,通过对水体自身理化、生物、周边生态植被、群众满意度等情况的“指标量化”,对各项指标变化的“考核量化”,以及对责任部门的“问责量化”,实现了考评精准化、精确化,责任到人。

  海口市以严格问责树起河长治水这一机制的刚性,推动河长制工作从“要求”走向“必须”。

  严问责、严查处、零容忍,几年来,海口市河湖保护的笼子越扎越紧,从而护住了一湖清水,也为全国提供了借鉴。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9年12月12日

陶丽琴 邹小和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广东茂名:河湖清漂助力抗疫
“两长”治河 持久双赢
“升级版”河长制照亮无锡治水新征程
“东方水城”的嬗变之路
屯溪区:河长制打造河流最美底色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