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走过江南清丽地安吉当是新天堂

  千人眼中有千个哈姆雷特,千人眼中也有千般对安吉的印象。

  二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李安曾说:“是安吉的秀丽山水使《卧虎藏龙》走上了奥斯卡的领奖台。”

  “走遍江南清丽地,安吉才是新天堂。”这是央视著名主持人赵忠祥对安吉人居环境的评价。

  获得过联合国颁发的“全球500佳”荣誉称号、国家环保总局特聘的“环境使者”、香港“地球之友”总干事吴方笑薇女士说:“一踏上安吉这块热土,到处是绿油油、翠绿绿、鲜滴滴,不亚于西方一些国家的自然环境!”

  句句溢美之词皆道出了安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之路的成功,今天的安吉县正在散发独特的魅力。习近平同志(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来安吉调研时,称赞安吉,山清水秀,植被相连,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推进生态县建设前景辽阔,大有可为。

  2013年,安吉获评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再次彰显了安吉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成效。


  科学定位 奠定发展基石

  着手早

  多年来,安吉先后提出“生态立县、生态经济强县”“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兴县”战略目标。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安吉县深入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林业生态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县建设、矿产资源保护和综合整治等,取得显著成效。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年接着一年抓,一个“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施完善、产业发展、农民富裕、特色鲜明、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安吉初步呈现。

  普及广

  安吉已基本构筑以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基地为户外课堂,以《安吉县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小学读本》为课堂教学载体,以科技示范园区为研究场所的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大平台,并推进水土保持宣传教育进学校、进人大、进党校、进媒体。同时,定期组织学生前往科技示范园区接受科普教育,开展实践活动,实现课本知识与实际的有效结合。

  载体新

  从2001年起,安吉县委、县政府将每年的3月25日定为生态日,以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和改善民生为目标,有效结合创建全国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试点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以及绿色工程、生态县创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等载体,把水土保持工作纳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中,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更将创建国家水保生态文明县列入政府工作目标。


  真抓实干 保持一方水土

  制度全

  1993年,成立了安吉县水保委员会,构建起水保工作的协商议事平台,明确责任制;1994年组建安吉县水保监督管理站,通过健全机构、构建协商平台等措施,创建多部门联动机制,为水保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1994年出台了《安吉县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暂行规定》《安吉县水土保持方案报批暂行规定》《安吉县水土流失防治费和水土保持补偿费计收管理暂行规定》等规范性文件;2001年县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在新水土保持法颁布后,县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并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多方面提出了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操作办法。县政府还印发《安吉县违反水土保持法规行政处罚程序暂行制度》《安吉县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人员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内部管理。同时,乡镇村也就水土保持、生态公益林保护等出台了村规民约。

  工作实

  综合治理 2000年,安吉县在全省率先编制完成《安吉县水土保持规划》。先后实施黄浦江源头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老石坎水库上游水土保持工程等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2006年和2010年,先后实施水利部首批试点项目深溪生态清洁小流域和浙江省首批试点项目杭垓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项目。2008年,县政府出台《关于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的意见》,重点修复了板栗林和坡地白茶园。通过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对20余条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

  “三同时”制度 通过与相关部门联合发文,明确水土保持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及加大执法力度等措施,规范报批程序,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率;加大生产建设项目监督检查力度和频次,提高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率;对生产建设项目实施分类管理,提高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率。

  “重大决策三项制度” 决策机制2007年,安吉县开始探索“重大决策三项制度”决策机制,即采取“上门征询、民主恳谈、专家论证”形式对编制的《赋石水库上游板栗林地生态修复技术方案》进行生态修复项目的科学、民主决策。分别征求了县人大、政协领导和部门、乡镇的意见,召开镇、村、板栗林种植大户等各类代表参加的民主恳谈会,邀请省水土保持办、浙江大学以及县林业、环保等部门的专家组讨论论证,最后形成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从而推动了板栗林地生态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2010年安吉“重大决策三项制度”获全国基层党建优秀案例称号。

  水土保持监测 安吉县在山湖塘综合观测场建了标准径流场、人工模拟降雨系统、水土流失实时监测系统和卡口站,在垦复毛竹林地和板栗林地建有原地貌径流场,在赋石水库流域进行水土保持和水环境监测和研究,开展了生产建设项目的监测工作,为流域水土保持设施布设和水体污染物的减排提供科学依据。

  执法严

  坚持“刚性执法,柔性服务”。严格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加强监督检查,依法查处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和破坏生态环境案件。针对个别业主在开展项目建设时破坏生态、造成水土流失的情况,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强化水土保持行政执法手段,严肃查处违法案件,有效改善了水土保持行政执法管理环境。国家重点工程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于1993年动工兴建,由于多种原因,建设单位未按时编报水土保持方案,也没有很好落实水土保持措施,建设前期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经过积极主动、耐心工作和近8年的不懈努力,该项目成为全国首家依法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和通过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的国家重点电力工程,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首批水土保持开发建设项目示范工程。

  对因多种客观原因而出现的违反水土保持法现象,始终坚持人性化执法原则,采取上门告知、送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或限期整改通知等方式,督促业主履行义务、限期改正,一般不予以行政处罚。


  持续提升 绘就和谐美景

  安吉经历了从“国家生态县”到“全国生态文明试点”的跨越提升,全力建设“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中国美丽乡村,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与生态互促共进的科学发展之路,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水保先进集体、全国水保生态环境示范县、全国首个“国家生态县”、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中国美丽乡村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县、省级森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全国首个县域“联合国人居奖”获得者等。

  全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累计投入3.2亿元,其中财政投入2.5亿元,投资投劳价款0.7亿元。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从1985年的533.6平方公里,下降到2010年的147.1平方公里,减少386.5平方公里,治理度达72.4%。县域内林草覆盖率达98.9%,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明显提升 近20余年,全县新增林地20万亩,提升改造林地63万亩,全县林地面积207.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1.1%。全县林地年固碳能力从60万吨上升到80万吨;年森林吸收二氧化碳从26万吨上升到35万吨,年新增水源涵养能力1100万立方米。据2010年统计,全县有各种野生动物269种,其中兽类49种、鸟类164种、爬行类36种、两栖类20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6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2种、浙江省重点保护动物40种、世界稀有1种(安吉小鲵),昆虫有1717种。

  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竹产业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安吉拥有竹林面积104.5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82.9万亩,竹制品以占全国2%的毛竹量创造了20%的竹业产值,从竹叶黄酮、竹胶板、竹地板、竹凉席、竹艺品等等,做到“榨干取尽”,2012年产值达120亿元。依托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生态旅游迅猛发展,安吉县乘势推进“农家乐”品牌建设,生态旅游从无到有,2012年全县生态旅游产业收入达68亿元,875万人次,800多家农家乐成为安吉农民致富的新途径。白茶产业“一株独秀”。上世纪90年代,安吉林业技术人员发现一株叶片优美、口感极佳的白茶,通过无性繁殖,加上政府引导,不到20年时间,发展到现在面积达10万亩,成为年产值13亿元引导农民致富的新产业。农民收入显著提高,人均纯收入从1985年的597元提高到2012年的16141元。

  社会效益持续彰显 通过多年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安吉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改善,至2012年年底,实现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覆盖,“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精品村达到164个,占全县村数量的87%。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林业建设、生态县建设和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七山二水一分田”分布的地貌,加之多年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建设,造就了这块长三角地区得天独厚的气净、水净、土净“三净”之地。依托良好的水土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产业,成为著名的“中国大竹海”和“中国美丽乡村”;大力发展竹产业及相关产业,成为“中国竹乡”“中国竹地板之都”“中国椅业之乡”“中国白茶之乡”。

  “天更蓝、水更清、气更净、地更绿、居更佳”是安吉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百舸争流千帆竞,生态文明谱新篇。2012年,安吉下发了《中共安吉县委安吉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的实施意见》。安吉将继续探索水生态文明建设独具特色的“安吉模式”,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本版文图由浙江省安吉县水利局提供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3月15日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