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流域 > 长江

15年来,长江流域梯级水库群生态调度效益显著——

擦亮“大国重器”生态底色

发表时间:2025-08-26

  □本报通讯员 岳鹏宇 王慧颖

  日前,2025年三峡水库促进产漂流性卵鱼类自然繁殖生态调度试验监测工作顺利结束。监测数据显示:试验期间长江沙市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总产卵规模约696亿粒,监利江段鱼苗总规模约1498亿尾,均创历史最高纪录。

  2011年至今,三峡水库促进产漂流性卵鱼类自然繁殖生态调度试验已连续开展15年。15年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聚力攻关、同题共答,逐步优化长江流域水库群生态调度试验方案,充分发挥了水利工程生态效益,交出一份助力“碧水东流”的优异答卷。

  “人造洪峰”唤醒生命律动

  青、草、鲢、鳙四大家鱼是适应长江中下游江湖复合生态系统的典型物种,其鱼类资源动态是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表征。

  20世纪,长江中游四大家鱼的卵苗发生量因人类活动影响呈下降态势。1992年,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运用水库调度“人造洪峰”,促使宜昌至城陵矶江段的四大家鱼自然产卵繁殖。每年春夏之交,四大家鱼等产漂流性卵鱼类逐渐进入产卵期,持续的涨水过程、一定的水流流速、20摄氏度以上的水温等,是其自然繁殖的关键因素。

  “生态调度是一种兼顾河流生态系统需求的调度方式。三峡工程通过调节出库流量,人为创造出适宜的水文过程或条件,促进鱼类自然产卵繁殖,可以称之为生态调度试验。”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徐薇介绍。

  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江流域各地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先后提出要科学调度水库群发挥生态效益,为生态调度注入强大动力。

  截至今年,三峡水库连续15年开展促进产漂流性卵鱼类自然繁殖生态调度试验,已找到较为成熟的试验方案——初始出库流量1万~1.5万立方米每秒、日均流量增幅1000~2000立方米每秒,持续加大3天以上。

  多年深耕水工程调度的专家介绍,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如何科学调度水库满足实验条件,尽可能减小对发电、航运的影响,需要统筹考虑和综合协调。

  15年来,长江委与相关单位通力合作,探索建立起以生态调度需求研究为基础的生态调度动态优化机制,运用“试验—监测—评估—优化”的螺旋式上升模式,推动生态调度方式逐步优化、效果持续提升,显著改善流域水生态系统功能,成为长江大保护生动实践。

  从“单点突破”到“多维守护”

  “十四五”时期,长江流域水库群生态调度试验的类型和广度不断拓展。2020年5月,三峡库区首次产黏沉性卵鱼类自然繁殖生态调度试验顺利完成。

  与以往促进产漂流性卵鱼类自然繁殖的试验有所不同,这一试验调度范围从三峡水库坝下河道转为三峡库区,调度对象则是以鲤、鲫等为代表的产黏沉性卵鱼类。

  产黏沉性卵鱼繁殖期与水库消落期重合,如果库区水位下降过程与繁殖需求不匹配,黏附在岸边水草、沙石等基质上的鱼卵可能会暴露在空气中死亡。因此,在这些鱼类的产卵期,需尽可能稳定调控水库水位,减小水位变化幅度,从而提高鱼卵孵化率和鱼苗成活率。

  据了解,产黏沉性卵鱼类自然繁殖生态调度试验期间,需控制三峡水库水位日降幅不超过0.2米,持续时间不少于4天。

  2020年起,长江委先后在三峡库区及乌东德、白鹤滩等水库坝下陆续开展产黏沉性卵鱼类自然繁殖生态调度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特别是在水库下泄水流难以达到鱼类产卵繁殖适宜水温时,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等水库通过开展叠梁门分层取水试验,利用每年春季水库表层和底层水温存在明显分层的特征,下落叠梁门取水库表层水温较高的江水下泄,提高下游河段水温,促使河流水温早日达到鱼类繁殖需求。

  15年来,随着研究不断深入,生态调度试验对象已从产漂流性卵鱼类拓展至产黏沉性卵鱼类,从经济鱼类拓展至珍稀特有鱼类,调度类型也从促进鱼类自然繁殖逐步拓展至应对水华、抑制水草过度生长等多领域。

  鱼跃欢歌响彻绿色长江

  截至2025年,在长江委的统筹协调下,参与生态调度试验的水库已从三峡水库拓展到长江干支流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汉江等20余座流域梯级水库。

  “梯级水库群之间‘打配合战’,前后呼应、上下配合,创造了更自然的水文条件,进一步提升了鱼类‘助产’效果。”长江委水旱灾害防御局工程处处长张虎说。

  多年监测数据显示,以四大家鱼为代表的产漂流性卵鱼类的自然繁殖对生态调度有明显响应。特别是2022年以来,结合实施“十年禁渔”,生态调度期间四大家鱼鱼卵径流量呈数量级增长,各项指标都创历史新高。

  “以宜都断面为例,试验期间四大家鱼产卵量从2011年不足两亿粒,增加至2025年的310亿粒。”专家介绍,荆江河段四大家鱼自然繁殖规模恢复至20世纪80年代水平,并监测到胭脂鱼、鳤鱼等珍稀特有鱼类自然繁殖现象。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调度专家的孜孜以求,更是跨部门、跨行业的同心聚力:

  ——长江委发挥长江防总平台作用,组织开展大量生态调度研究试验,并根据监测成果不断优化完善调度方案;

  ——农业农村部农村办统筹协调长江十年禁渔和生态调度实验,强化技术指导和监测观测;

  ——电网部门动态调整负荷需求,确保生态发电两不误;

  ——三峡集团等水库运行管理单位全力配合执行调度计划;

  …………

  十五载浪奔浪涌、鱼跃欢歌,生动诠释着新时代治水智慧。面向未来,长江委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会同相关部门继续深化生态调度研究与实践探索,以调度实践推动长江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助力母亲河重现勃勃生机。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8月26日

责任编辑:孟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