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流域 > 长江

为长江水利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根基

——长江委全力推动“六项机制”落地见效

发表时间:2025-04-29

潘口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施工现场 本报通讯员 黄亚杰 摄

  □本报通讯员 梁宁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近年来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工作计划,细化工作措施,全力推动长江流域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落地见效,为长江水利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根基。 

 

  高位推动 精心谋划全委作战“路线图” 

  长江委高度重视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构建,认真落实水利部工作部署,坚持高位推进,注重上下贯通,统筹全委有力有序推进。 

  高位推动,统筹谋划“定盘星”。长江委党组召开专题会议,组织现场推进会,对“六项机制”构建作出部署,全力推动“六项机制”构建全覆盖工作目标全面落地。 

  制定方案,把准行动“指南针”。结合水利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要求,长江委及时印发构建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实施方案、“六项机制”推进工作计划等,并将推行“六项机制”列为长江委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点任务,以及长江委进一步深化改革的11项重点任务之一。 

  上下贯通,合力攻坚“一盘棋”。长江委结合已制定的安全生产工作有关配套制度,指导委属19家企事业单位及所属法人单位,制定工作方案和行动计划,成立工作专班。各单位对“六项机制”构建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实现构建全覆盖。 

  全员参与,凝聚共识“一条心”。委属单位以现场会议、网络会议、宣传专栏等多种形式开展“六项机制”培训,实现全覆盖;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安全生产万里行”等活动。 

  从部署到举措,从思想到行动,一份份方案相继出台,一项项任务细化分解,长江委各领域、各层级将“六项机制”构建工作切切实实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推进工作顺利开展。 

  以点带面 树立业务板块标杆 

  “六项机制”构建工作点多、线长、面广,从哪里构建?怎样构建?如何确保高质量构建?长江委牢牢抓住“生产”这个关键过程,通过打造“八大领域”业务样板,以点带面推动引领全委构建工作。 

  根据长江委委属单位业务门类多、同类业务承担单位多、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长江委将业务归纳为工程建设、施工及总承包、水利工程运行、发供电与工业生产、水文测验、勘察设计、科研试验、后勤服务等“八大领域”,每个领域落实到具体单位和项目,并开展先行先试,打造领域典型样板,稳步推进构建全覆盖。 

  在水利工程运行领域,长江委选取江垭、皂市水电站作为示范点,召开现场会,推广“六项机制”及数字孪生为底板的信息化管控平台建设经验。 

  在建设领域,长江委选取投资规模大、施工难度高、安全风险突出的潘口抽水蓄能电站和引江补汉工程开展先行先试,召集长江干流11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及下属单位、委属相关单位有关人员到现场交流学习。 

  在水文测验、勘察设计、科研试验、后勤服务等领域,长江委水文局、长江设计集团、长江科学院、委机关服务中心等单位结合实际,陆续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经验。 

  此外,长江委还通过指导湖北富水水库枢纽和四川青峪口水库工程等示范项目建设,为推动地方水利“六项机制”落地见效打下坚实基础,取得较好效果。 

  “每个板块选择全委能力最强的单位,由其建设‘六项机制’标杆、样板,再在全委从事同类业务的其他单位和流域相关单位推广,能最大程度避免‘木桶效应’,整体提升长江委和流域本质安全水平。”长江委监督局局长傅萌表示,监督局还建立“结对”联系机制,对委属19家企事业单位、流域11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监督,每季度开展风险研判和控制。 

  目前,长江委“六项机制”构建工作已完成,全委19家二级单位及85家法人单位、八大业务领域、数千个项目实现了单位、业务、项目“三个全覆盖”。 

  机制创新 凝炼风险管控“长江经验” 

  长江委积极创新,注重实用,高标准构建“六项机制”,呈现出诸多特色和亮点,形成了适用于长江流域的“长江经验”。 

  长江委将“六项机制”构建纳入数字孪生长江建设顶层设计中,以丹江口、江垭、皂市等大型水库已建成的水雨情信息系统、机组在线监测系统(生产管理系统)、水工建筑物及近坝库岸边坡安全监测系统、高清视频监控“四大系统”为基础,开发工程运行领域的数字孪生“六项机制”平台,并在潘口抽水蓄能电站和陆水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中持续推进建设领域“六项机制”信息平台建设。在长江流域引江补汉等水利工程中,长江委推行数字化、智能化、机械化、工厂化“四化”运用,推进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四新”应用。 

  长江委在“六项机制”构建工作中狠抓学习贯彻、宣传教育、监督指导、成果质量“四个到位”,运用“矩阵管理”“5W1H”(何时、何人、何地、何事、为什么、如何进行)等管理工具,形成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1份,危险源、隐患2个清单,危险源管控现场、组织、监督3个责任人,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值守、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4项制度,风险空间分布图、风险公告栏、岗位告知卡、应急处置卡、警示标识5种公告,人人掌握6项机制核心要旨的“123456”工作法。同时,通过工作流程化、责任矩阵化、管理可视化手段,实现委属各单位标准化创建流程,保证“六项机制”高标准创建和发挥作用。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4月29日

作者:梁宁
责任编辑:王瑜 王景宣(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