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山店水库
千里长淮“出山”利民
出山店水库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供图
□本报通讯员 王佳
千里淮河从西往东奔流,在其干流冲出山区流向平原之处,一座大型水库巍然屹立。
它是国务院批复《淮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淮河流域防洪规划》确定的以防洪为主的大型控制性工程,是进一步治淮38项工程、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标志性工程之一,也是淮河干流上游唯一一座大(1)型水库。它,就是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坝”的出山店水库。
防洪工程:伏波安澜,兴水利民
出山店水库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控制流域面积2900平方千米,总库容12.51亿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供水、灌溉,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淮河曾被称为我国“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1950年10月14日,政务院颁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1951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自此,淮河成为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
1957年冬,治淮工程初见成效——“上蓄中滞下泄”的防洪减灾排涝体系初步形成。治淮工程的关键,在于要在淮河干流上游建造一座大型水库,水库选址最终定在了出山店。
一座被历史和人民寄予厚望的大型水利工程,提上日程。
然而,蓝图“出炉”不易,水库“出山”更难。出山店水库“两下三上”,历尽波折。1959年、1971年,水库两度开工、两度停建,直到2015年8月16日,水库主体工程开工,出山店水库建设再次按下“重启键”。
2019年,出山店水库主体工程建设完成,水库实现下闸蓄水,而后历经3年洪水考验,特别是2020年汛期,20多次执行调度指令、拦洪削峰,大幅度减轻了淮河防洪压力。2021年12月30日,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出山店水库的建成,可有效拦蓄调节上游山区洪水,提高淮河干流王家坝以上圩区的防洪标准,减少王家坝以下部分蓄洪区的启用概率,对下游保护区内220万亩耕地和170万人口的防洪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自运行以来,出山店水库累计拦蓄洪水达55亿立方米。
在应对淮河2024年第1号洪水过程中,淮河水系包括出山店水库在内的22座大型水库,在科学、精准调度下,在强降雨前预留防洪库容52.7亿立方米,在强降雨期间最大拦蓄洪量约13.29亿立方米,有效降低淮河干流王家坝站洪峰水位约0.25米,发挥了显著的防洪效益。
作为进一步治淮38项工程之一,出山店水库的建成结束了淮河干流上游无控制性工程的历史。截至目前,进一步治淮38项工程已开工36项、竣工验收16项。如今,出山店水库与流域其他水库、河道堤防、蓄滞洪区、分洪河道及控制枢纽等组成较为完善的防洪工程体系,有效应对2020年、2021年、2024年等多次洪水过程,进一步增强了淮河上游防洪减灾能力,为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精品工程:创新之坝,智慧之坝
2023年11月,出山店水库、西淝河泵站等进一步治淮工程作为仅有的两项水利工程,获得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颁发的最高荣誉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
早在出山店水库规划设计之初,设计者、建设者就提出,要把工程修建成创新之坝、智慧之坝、美丽之坝、生态之坝。
面对混凝土重力坝设计的诸多技术挑战,项目组刻苦钻研,通过模型试验、数值模拟等方法,成功攻克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处理难题;采用科学合理的分层分块设计以及“外保内降”等温控措施,解决混凝土易产生裂缝问题;创新提出“非完整宽尾墩+梯形墩+T形墩联合消能工”模式,有效解决低消能率问题,确保下游河床和岸坡稳定。
工程建设过程中,治淮人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借助众多高科技仪器和数字化手段,在保证工程外体坚固的同时,更实现了水闸下闸后“滴水不漏”。
2017年,出山店水库入选中宣部“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2023年入选水利部“人民治水·百年功绩”治水工程,2024年入选国家文物局、水利部“共和国印记”见证物,3次入选“中国水利记忆·有影响力十大水利工程”,获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等40余项荣誉。
生态工程:统筹兼顾,绿色发展
出山店水库自规划之日起,就承担着发挥多重综合效益的重任。按照设计,水库多年平均可为信阳市城市供水近8000万立方米,同时灌溉两岸50.6万亩耕地,平均每年发电757万千瓦时。
此外,出山店水库在改善生态方面的作用也十分显著。水库正常蓄水面积达7.8万亩,极大改善了周边及15千米外的信阳市中心城区气候,可为信阳市中心城区及明港区域提供城镇、工业、生活用水及生态补水。
出山店水库与南湾水库互联互通,成为沟通信阳市水系的南北“双璧”。同时,两个水库与市区水系连通,形成丰枯互济、联调联供的现代水网,为当地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2024年6月,作为出山店水库的兴利配套工程,出山店水库灌区工程开工建设,将为改善区域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乡镇供水保障程度、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8月12日
作者:王佳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