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超额保供”背后的多维支点
——写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责任公司圆满完成年度供水任务之际
 
分享到:
2022-11-08
 

  □本报记者 田灵燕 通讯员 蒲双

  第8个年度,92.12亿立方米,127.4%……10月31日,在全国上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浓厚氛围里,一组关于调水的数据,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这一天,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顺利完成2021—2022年度调水任务,年度调水92.12亿立方米,调水量为年度计划的127.4%,连续2年刷新供水纪录,连续3年超过工程规划的多年平均供水规模85.4亿立方米。

  这份优异的成绩单,成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线水源公司”)为党的二十大献上的一份厚礼。成绩背后,是执着的坚守和不懈的努力,是来自多层面、全方位的强力支撑。

  源动力:始终坚定的信念与认知

  丹江口水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汩汩南水由此始发,不舍昼夜一路向北,通过“人间天河”滋养沿线24个大中型城市、200多个县市区,解渴15.5万平方公里土地。

  “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要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殷殷嘱托,始终激励着中线水源公司的每一个员工。“三个安全”,已成为他们奋进新征程中的明灯、必须坚守的信念。

  信念就是力量。近年来,中线水源公司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自觉对表对标,坚守“当好中线水源地的守卫者、工程安全的管理者、供水安全的引领者、水质安全的呵护者”的初心和使命,积极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不断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按照规划,丹江口水库多年平均供水规模85.4亿立方米。事实上,2020—2021年度,中线水源公司以超90亿立方米的供水量,为这一年度的供水任务划上圆满句号,创下历史新高;2021—2022年度,供水量又超90亿立方米,再创新高,再次圆满完成第8个年度调水任务。

  两次历史新高体现了对工程供水量的考量,但从根本上讲,如果没有供水水质和工程自身安全,“圆满”不可能实现。对于中线水源公司来说,“三个安全”紧密交织,缺一不可。

  始终坚定的信念和高度统一的认知,成为中线水源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守护“三个安全”的最大源动力和内驱力,也成就了中线水源工程创造出更多亮眼数据:截至10月31日,中线水源工程安全生产超过4000天;2021—2022供水年度,陶岔渠首断面水质均符合河流Ⅰ~Ⅱ类水质标准,其中Ⅰ类水质标准达145天,占比39.73%;中线工程通水以来,累计向北方供水超520亿立方米,通过实时优化调度,实现了连续8个年度供水量持续攀升。

  推动力:日趋完善的支撑保障体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守好中线水源工程“三个安全”,不仅需要科技手段的硬支撑,还需要管理水平的软实力。近年来,中线水源公司持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不断探索创新管理模式,改进监测设施设备,升级数字信息系统,为确保“三个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中线水源公司以“机关化管理、企业化运作”理念为引领,通过理顺体系、建章立制,不断完善规范运行管理工作方案,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内部监管和人员培训,聚焦工程管理、库区管理、供水管理以及党的建设、人才建设、财务管理、企业文化等各方面,全面提升自身能力和管理水平。

  作为全开放型饮用水水源水库,丹江口水库拥有105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4600多公里的库岸线,库区沿线涉及河南、湖北两省六县(市、区)。在中线水源公司的积极探索下,政企协同管理机制应运而生:一方发挥技术、资金等优势,一方发挥属地管理和行政执法优势,政企双方通过取彼之长补己之短,不仅破解了过去很多单打独斗无法攻克的难点,日益密切的政企关系还不断催生出库区管理的“新火花”。由于效果突出,从2021年3月到2022年9月,短短一年半时间,中线水源公司便推动实现了库区六县(市、区)政企协同管理试点全覆盖。

  在水质监测方面,丹江口大坝右岸水质监测站网中心实验室配备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水质监测设备,中线水源公司已经形成以陶岔渠首断面每日常规水质9个参数人工监测、7个自动监测站每4小时常规水质10个或15个参数趋势监测,库中16个断面每月水质31个参数人工监测、16个入库支流断面每月水质24个参数人工监测,每季度水生生物监测,每年生物残毒、底质和109项全指标人工监测为主干,信息系统为支撑的水质监测体系。同时,通过开展鱼类增殖放流促进库区生态修复,2021年首次达到增殖放流325万尾的设计规模,目前已累计投放鱼苗582万尾,维护了库区鱼类资源生态平衡,促进了水质优化。

  2021年以来,中线水源公司加快推进“数字库区、智慧水源”建设,通过提升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系统性能,推进丹江口水库管理全面数字化转型。目前,由中线水源公司牵头组织开展的数字孪生丹江口工程建设正在向纵深推进。

  软硬兼具的多维度支撑保障体系日趋完善,为托起 “三个安全”底线提供了强劲的推动力。

  行动力:目标之下的全力付出

  今年6月—9月,汉江流域来水持续偏枯,丹江口水库来水较多年同期偏少6成。临近汛末,丹江口水库迎来秋汛洪水,洪峰流量达1.35万立方米每秒。水利部统筹流域和跨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兼顾受水区和调水区用水需求,通过科学精准调度,实施中线水量调度计划按旬批复并严格监管实施。中线水源公司严格按照长江委调度指令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水库拦蓄作用,拦洪约31亿立方米,成功应对了汛期反枯和汛末洪水双重叠加考验,在确保防汛安全的同时,为下一年供水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次优化调度,折射出中线水源公司多年来在调水实践中不断积累的丰富经验。

  笃行致远,惟实励新。有效保障工程安全平稳运行、供水正常有序、水质稳定达标的背后,是中线水源公司以“三个安全”为核心目标,持之以恒、扎扎实实开展的各项行动。

  库区巡查管理作为一项基本职责,琐碎但意义重大。截至2022年10月31日,今年中线水源公司共组织巡查1000余人次,巡查里程超8.9万公里,组织配合核查库区填库违建、网箱养鱼等共计2900余处;定期开展大坝设备设施巡检,今年汛前按时完成185项维修养护工作,确保设备设施完好率100%;参加水利部组织的“守好一库碧水”专项整治行动,复核点位684个、现场核实项目57处,目前河南、湖北两省共完成涉库问题整改886个,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显著。

  自今年3月起,中线水源公司每月开展1次陶岔渠首锑浓度监测,确保水质安全。监测结果显示,陶岔渠首锑浓度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针对丹江口水库总磷浓度升高问题,4月—5月,中线水源公司在何家湾、江北大桥等水域增设10个监测断面,每旬开展1次包括总磷在内的9项水质指标监测工作。监测数据表明,增设断面水质均符合湖库水质Ⅱ类及以上标准。

  2022年,是中线水源工程转入运行管理的开局之年,也是中线水源公司“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中线水源公司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将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引领和自觉行动,做好“水源大文章”,赢取发展大格局。公司总经理马水山表示,中线水源公司将有序组织实施公司顶层设计规划,切实维护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三个安全”,以水源担当助力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2年11月8日

田灵燕 蒲双
责任编辑:邓婉颖
相关新闻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超额完成第八个年度调水目标
天池“6+1” 共护南水“蓝”
数据看南水北调这十年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全部设计单元工程通过完工验收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部完工验收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