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评互查促规范 通力协作护安澜
发表时间:2025-08-23分享到:
复制链接成功
□本报通讯员 马文才 刘欢庆
山东东平黄河河务局与山东东阿黄河河务局日前携手开展了一场行政执法案卷互评互查活动。双方执法骨干齐聚一堂,将彼此的执法文书置于“显微镜”下研判、审读,在查漏补缺中凝聚共识,共同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
交叉评查案卷,问题无处遁形
本次活动摒弃了传统的内部自查模式,创新采用“异地互查、双向审视”机制。双方选取了2024—2025年具有代表性的水事违法案卷进行交换,评查人员化身“质检员”,严格对照《水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标准》,从实体到程序、从证据链到法律适用、从文书规范到归档完整,逐项“过筛子”,查找问题。
“这份案卷对违法事实的现场描述可以更精确。”东阿河务局的执法骨干张道强建议。“那份涉及未批先建项目的处罚决定书,自由裁量权的考量因素阐述若能更详尽,将更具说服力。”东平河务局的骨干人员说。评查现场气氛热烈而专注,类似的“找茬”成为案卷质量提升的催化剂。
破除区域壁垒,共享执法经验
互评互查不仅是问题的“曝光台”,更是经验交流的“大课堂”。在深入剖析案卷的同时,双方就实践中遇到的水事违法案件定性、复杂证据固定技巧等进行了深入研讨。针对河道管理范围内违建设施拆除执行难、涉河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如何无缝衔接等痛点难点,双方分享着各自摸索出的有效对策。
“东平河务局在案卷证据链闭环构建方面很严谨,特别是现场影像证据与勘验笔录的时空对应性,值得我们学习。”一位东阿河务局执法人员说。这种坦诚的交流,打破了区域壁垒,促进了执法理念、尺度和方法的深度交流,有利于双方执法规范化水平的提升。
凝聚思想共识,携手共护安澜
评查是手段,提升才是目的。活动结束后,双方迅速梳理问题,总结优秀做法,分别形成“体检报告”与“经验清单”。针对瑕疵与不足,双方立行立改,明确整改时限与责任人,确保件件有着落。
“此次跨区域案卷互评互查,是提升行政执法专业化、规范化水平的有力抓手。”东平河务局相关负责人说,“活动不仅帮助我们发现了不足,学习了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还让我们凝聚了共识,坚定了携手共护母亲河的决心。”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8月23日
作者:马文才 刘欢庆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