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之力守护地下水资源
——陕西全力推进地下水保护管理
□记者 刘艳芹
在华夏腹地的陕西,历史底蕴深厚,却也面临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一半的严峻挑战。在干旱少雨的气候环境下,地下水成为保障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生命之源”。为破解水资源困局,陕西以法治为引领,全面构建地下水保护法治化管理体系,用法治之力守护珍贵的地下水资源,推动其可持续利用。
法治统领,夯实管理根基
二月中旬,春寒料峭,渭南市地下水监测中心主任左红海的办公桌上,一份来自陕西省地下水监测中心的《关于贯彻落实〈陕西省地下水条例〉〈陕西省加强地下水保护管理工作若干措施〉职责任务的提醒函》(以下简称提醒函)格外醒目。左红海指着文件后的职责任务表,神情严肃地说:“地下水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保护管理好地下水,是保障水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份提醒函明确了我们的行业监管责任,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辖区内地下水监管,确保各项任务落地生根。”
2024年,陕西省先后颁布出台《陕西省地下水条例》(修正案)《陕西省加强地下水保护管理工作若干措施》《地下水领域轻微违法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犹如一张严密的法治大网,为地下水保护管理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
“令在必信,法在必行”,这份提醒函不仅是陕西省在地下水保护管理上的创新之举,更是落实各项法规制度的有效办法。
陕西省地下水保护与监测中心监督保护科科长张晓霞介绍:“提醒函梳理了涉及地下水调查评价、取水总量水位控制、取水监测计量、超采综合治理等57项职责和任务。”
2025年,陕西印发施行《贯彻落实〈陕西省加强地下水保护管理工作若干措施〉职责任务分工》,将组织划定地下水禁、限采区,研究制定超采综合治理方案,研究制定《地下水取水工程建设方案编制规范》《地下水取水工程封停报废处置规程》等行业技术标准,不断充实完善地下水政策“工具箱”,为地下水保护管理工作消除政策落实的阻碍。
站网建设,织密监测网络
在咸阳市渭城区渭柳湿地公园内,一座崭新的地下水监测站格外引人注目。咸阳市地下水监测站站长罗旭指着这个监测站,自豪地介绍道:“这是我省首个省级地下水监测示范站,配备了融合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于一体的先进监测系统。它不仅能实时显示和远程监测地下水水位、水温、雨量、气压、气温、风速、风向等数据,还能依据远程采集的数据,在系统软件内生成各类报表和曲线。”
自2024年起,陕西省以项目为驱动,全力推进超采超载区、监测空白县站网建设工程。新建自动监测站72处,更新改造站点8处,使地下水监控覆盖县区从81个增加至97个。
为确保监测站网保持良好运行,陕西省切实做好站网运维工作,完成自动监测设备迭代升级300余处,极大提升了监测设施水平。监测数据日均到报率及完整率稳定在98%以上,运维通报月均得分99.49分,达到“优秀”等次。成功构建起现代完备的监测预警体系,2024年,发布重点区域地下水水位月预警提醒12期,通报省级超采超载区水位变化6期,对地下水水位变化实现了动态掌控。
2025年,陕西计划完成21个县区、53处监测站网建设任务,进一步加密补充重点区域和空白单元的监测,实现地下水监测站点在县级行政区域的全覆盖。
专项行动,强化执法威慑
2024年,陕西省地下水专项整治行动成绩斐然:全面摸清取水工程69.22万处,分类形成问题整改和退出台账29.09万条,整治解决违规取用地下水突出问题28.07万个,依法立案122件,移送检察机关案件2起。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是陕西省坚持统一时间节点、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口径要求,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的有力证明。
2025年,陕西省紧密围绕地下水资源保护的新动向、新要求,聚焦行业监管难点痛点,纵深推进地下水取用水管理巩固提升专项行动,全力遏制增量,加快消化存量。行动聚焦遗留问题和油气开采企业、加油站、洗车场所、大型商超、农贸市场和商品混凝土生产等取用地下水的重点领域,依法严厉查处私自凿井盗用地下水、未按规定条件取水、计量设施不合规、未按规定封废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全过程、全链条推进地下水取用水智慧化监管,健全完善地下水管控长效机制,切实强化地下水取用水监督管理。
陕西省地下水保护与监测中心副主任刘涛表示:“我们已将今年巩固提升行动任务细化分解,印发了2月和3月的任务分解函,并对各地市行动工作进度下发提醒函,督促各地市加快推进规上非农取水工程问题整改,确保专项行动遗留问题全面整改到位。”
此外,陕西省及时组织延安、榆林全面排查摸底油、气行业取用地下水情况,针对采油采气企业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研判,建章立制,限期整改。目前,陕西已研发地下水取用水管理巩固提升平台,共设计六大取用地下水重点领域模块。
在法治引领下,陕西的地下水保护管理工作正稳步推进,法治化治水实践为三秦大地的永续发展筑牢了生态根基。未来,陕西将继续秉持法治理念,守护好珍贵的地下水源,让三秦大地的水更清、生态更美好。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5年3月6日
作者:刘艳芹
责任编辑:王瑜 王景宣(实习)校对:王子月 燕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