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邹平黄河河务局:以法治之力守护黄河秀美安澜
□通讯员 周慧慧
2024年,山东邹平黄河河务局加快构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河湖环境,落实“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要求,在法治建设工作中深谋细作、多措并举,法护黄河成效斐然。
健全制度,提升内功
增强“法护黄河”保障力
2024年年初,邹平河务局发布《2024年水政工作要点的通知》与《2024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计划》,确定全年法治工作目标与责任分工,将法治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黄河、保护黄河,推动全局上下形成系统的法治宣传教育格局,增强“法护黄河”保障力。
执法的理论与实践素养对执法者而言,有之则为“硬核”,缺之则成“硬伤”。为千方百计提升干部职工理论与实践素养,推进“法护黄河”有的放矢,邹平河务局将涉水重要法律条文的学习纳入职工培训学习计划,按各科室业务给予针对性解读,实现黄河保护法在全局“精准覆盖”。以考促学,组织全局职工积极参加“黄河保护法”答题活动,全局上下形成了争先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组织执法队伍参与水行政执法线上培训班并定期组织线下培训,定期开展执法理论答疑与讨论,切实提升执法队伍理论水平。开展执法办案现场模拟演练活动,以真实案例为原型,再现执法办案的场景,更直观地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定期组织水政监察人员观摩法庭庭审过程、分享典型执法案例心得体会,以真实案例提升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
普执结合,创新形式
推动“法护黄河”有声有势
普法宣传是邹平河务局推动法治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邹平河务局领导干部带头组织参与普法宣传工作,切实抓住“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宪法宣传周等专题普法契机,开展专题宣讲3次。创新普法理念、工作机制和宣传载体,深入沿黄一线开展普法答疑活动7次,累计发放宣传材料5000份,悬挂横幅20条,累计受教育人数8000人次,在沿黄地区迅速掀起学法热潮,实现“送法上门”。积极探寻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自编自演趣味普法短剧《禾法轶事之破灭的发财梦1》《禾法轶事之破灭的发财梦2—取用水资源篇》。充分发挥邹平黄河国家水利风景区资源优势和黄河文化辐射带功能,将法治文化和黄河治理开发与保护进行有机融合,增强水利普法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普执结合、刚柔并济,筑牢法治宣传根基。邹平河务局坚持以执法保障普法,把普法融入到执法巡查的全过程中,采取“边巡查、边执法、边宣传”的方式,把水法律法规知识送到田间地头;把对行政相对人、利害关系人和社会公众的普法融入到执法办案程序中,扩大普法宣传面;开展柔性执法,现场制止20余起违法行为,并当场进行法律宣传教育,告知违法行为的危害和后果;对违法性质恶劣、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的违法行为,重点查处违法事件2起,“打击一个、教育一片”的普法效果显著。
为汇聚治河管河合力,邹平河务局还搭建起连通上下游、左右岸的跨区域协作机制,开展联合检查执法活动3次;牵头成立《邹平黄河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实施意见》,确保刑事司法衔接顺畅高效;形成《黄河流域(邹平段)水行政联合执法协作机制实施意见》推动河地一体化,各部门协作机制运行良好;开展联合执法活动巡查河道800余公里,巡查监管对象31个,联合普法活动7次,高质量完成了黄委水行政联合执法协作平台建设工作任务。
回望2024年,邹平河务局以良法善治推动幸福河建设,成效显著。未来,邹平河务局将立足治黄主责主业,不断提升依法治河管河能力和水平,向着“黄河很美,将来会更美”的伟大愿景奋勇前行。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5年1月9日
作者:周慧慧
责任编辑:王瑜 王景宣(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