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陕西铜川市:用好水资源 守好“生命线”
信息来源:责任编辑:王瑜
发表时间:2024-11-13
□本报记者 刘艳芹
陕西省铜川市是资源型严重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仅276立方米。如何让有限的水资源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是铜川市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年以来,铜川市水务局创新思路、强化措施,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守护好地下“生命线”。
8月21日,铜川市启动取用水百日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排查整治未经许可擅自取用水,超许可、超计划、超定额取用水,未依法安装合格计量设施取用水等违法违规问题。两个多月以来,全市累计出动600余人次,排查煤炭开采和洗选、非煤矿山开采等取水户482户,发现违规取水问题18个、计量不规范问题82个,累计关停非法取水井110余眼,全市取用水秩序得到有效整顿和规范。
今年前三季度,铜川市共征收水资源税2287万元,同比增长54%。
“水资源税大幅度提升,得益于我们建成的取用水实时监控系统。”陕西省铜川市水务局局长何建平感慨。
今年,铜川市水务局自筹资金280余万元,全面建成全市取用水实时监控系统,安装水资源监控终端设备105台,规模以上非农取水口在线监测设施覆盖率90%以上。
“有了取用水实时监控数据,全市水资源税水量核定工作更加高效、数据更加准确,为规范水资源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何建平说,“我们力争规模以上非农取水口在线监测率达到100%,并将监控数据逐步纳入国家水资源管理平台,实现取用水数据国家、省、市、县四级共享共管。”
在铜川新区植物园北侧,一口看似不起眼的水井旁边,铜川市水资源监测站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着进行水位校测、水质现场测试、水样采集等工作。
这口看似平平无奇的水井,就是地下水水位自动监测井。水井的地面上方有个1米多高的保护桶,桶内安装了自动化监测和传输设备,可以自动测量水位、水温、水质等。技术人员只需在电脑上登录系统,就可以实时获取地下水动态数据。
据铜川市水资源监测站站长刘博介绍,这是刚建好完工的自动监测井,经过测试后监测数据已经可以正常传输。
“早期的监测井密度低,且监测设备简陋,全靠人工测量,数据的精准度和参考价值较低。”刘博说。2023年以来,铜川市水务局以国家海绵城市示范市建设为契机,积极策划申报地下水(潜水)监测井项目,共争取到项目资金360万元,建成铜川市海绵城市地下水监测中心1处、水位自动监测站12处。
“海绵城市地下水水位监测井项目的实施,补齐了铜川市新区、耀州区水位自动监测井覆盖面不全的短板,将为我们科学高效管理地下水资源,强化地下水用水总量管控,提供有效支撑和技术保障。”刘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