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宝鸡冯家山水库灌区书写“藏粮于地”新答卷
信息来源:
发表时间:2025-07-14
近日,宝鸡市冯家山水库管理局传来喜讯,其流转土地上种植的小麦在今年收获季中产量实现大幅增长,创历史新高,标志着该局在扩大灌溉面积及农业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当地粮食安全保障和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自开展土地流转工作以来,冯家山水库管理局始终将其作为提升灌溉效益、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通过整合资源、优化布局,逐步扩大土地流转规模,目前已拥有千余亩优质流转耕地。??
为实现粮食高产稳产,管理局充分发挥自身水利优势,在灌溉保障上下足功夫。面对今年春季旱情,该局科学制定并动态优化用水计划和调度方案,精准对接村组需水时段和需水量。领导干部及机关科室工作人员24小时全员值守,下沉一线开展帮扶指导工作,确保抗旱用水需求,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小麦生长提供了充足且高效的水源保障。在田间管理环节积极践行科学种植理念,在小麦生长关键期,实施“一喷三防”综合防治工程,增强小麦抗逆性、促进分蘖成穗,构建起“壮苗抗逆”生产体系,有效预防和控制了小麦绣病、赤霉病以及蚜虫等病虫害,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并通过技术指导等综合措施,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增产增收,成为推动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灌区流转土地示范带动作用明显。一是以点带面,打造灌溉用水“带动田”。每灌季率先在管理站流转土地灌溉引水,辐射周边群众适时灌溉,引导形成了良好的灌溉习惯,从之前的“走进家中动员灌”转变为现在的“水到地边我要灌”,灌区灌溉用水量连续上升,灌区群众灌溉积极性提高显著;二是示范引领,推广农灌节水“示范田”。管理局鼓励和支持在管理站流转土地上推行“宽畦改窄畦、长畦改短畦”、管灌及喷灌等节水措施,带动灌区群众逐步推广运用,减少了大水漫灌现象,降低了群众负担,节水效果明显;三是完善管护,促进渠系运行“责任田”。土地流转带动了灌区群众灌溉积极性,渠系利用率显著提高,工程管护责任与措施常用常管,极大促进了灌区渠系工程设施的良性运行;四是精细管理,深化科学种植“试验田”。选用优质品种,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及灌溉水利用系数样板田块测定,亩均产量较土地流转前增加29.4%;五是多措并举,社会经济效益“创收田”。土地流转带动了灌区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减少了撂荒耕地,保障了播种面积和粮食安全,同时,收益弥补了本单位职工绩效不足部分,极大提高了职工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