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
 

QQ图片20160527153116.png

中国水利报:打造诗意流淌的新长安

  天空云墨渲染,水鸟翱翔;水中野鸭游弋,清荷绰约;岸畔芦苇轻荡,蒹葭苍翠……初秋小雨,漫步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渭桥车游湿地,仿若置身于一幅山水怡人的画卷之中。

  今年8月25日,西安市顺利通过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作为西北内陆的缺水城市,西安高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精心打造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水生态景观,着力构建水管理、水安全、水生态、水文化四大体系,打造“城在水中、水在城中、水韵长安”的美丽水生态环境,让一个清水潺潺、诗意流淌的新长安呈现在世人面前。

  节水型社会建设

  夯实水源保障基础

  一路拾阶,来到镌刻着厚重历史记忆的西安古城墙。俯首低望,清波荡漾的护城河水缓缓流淌,像环绕着城墙的一条绿丝带,给这座古城增了几许柔情,添了几多韵味。

  西安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省的四分之一、全国的八分之一。西安积极实施节水型社会建设,强力推进水污染治理,深入开展地下水保护,大力推广再生水利用,优化水资源配置,为西北缺水地区走出了一条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平衡发展的新路子。

  “长安大道沙为堤,早风无尘雨无泥”。自2013年被水利部确定为首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以来,西安市先后投资20多亿元,对城市排水河(渠)进行综合治理和提升改造,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市排洪问题,使其成为城市生态景观长廊;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建成污水处理厂27座,设施日处理能力达到261万立方米,城九区、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8%、82.5%;深入实施地下水保护行动,开展封停城市自备水源井和地下水人工回灌工作,有效遏制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促进地下水环境保护和修复。

  在绵绵细雨中,记者来到浐河东路1号桥北再生水自助洗车点,遇到附近居民宫先生正在洗车。他说,自助洗车可以使用现金,也可用微信、专用充值卡支付,洗一次车仅需五六元钱,省钱省水,快捷方便。

  目前,西安部分地区的绿化灌溉、市容洒扫和消防也已开始使用再生水,越来越多的高校配套了雨水收集和再生水回用设施,再生水利用领域已从城市景观扩展到园林绿化、市政、工业等。西安从传统的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的“两水联调”转变为“截留雨洪水,调蓄地表水,涵养地下水,调剂生态水,用足再生水,用好地热水”,有效缓解了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矛盾。

  开源节流,重在节流。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产的原则,西安市限制淘汰高耗水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现代物流、电子信息等低耗水产业,着力构建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

  水系连通

  打造优美盛景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这是杜甫笔下的渼陂湖风光。渼陂湖位于涝河以西,属于西安市鄠邑区,素有“关中山水最佳处”之美誉。

  突出水系修复、文化修复、生态修复和城乡统筹的涝河渼陂湖水系生态修复工程,是陕西省坚持柔性治水理念,重点打造的关中水系三大湖池之一,也是西安市实施生态恢复“八水绕长安”规划,扎实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城市水系格局的一个缩影。

  在推进水生态文明试点建设期间,西安市着力实施生态引水,积极开展水生态修复试点,建设湖池湿地,构建生态堤防,初步形成了兼具自然山水与历史人文景观、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化城市格局,“东西南北中相连,八水相济润西安”的城市水系新格局。

  以“引沣进城”“引大济河湖”工程为依托,先后将秦岭北麓地表水引至曲江遗址公园、大唐芙蓉园、兴庆湖、护城河、汉城湖等;浐灞生态区投资25.9亿元,全面完成水系整治和修复试点任务,成为西北首个国家级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示范区,为北方缺水地区开展水生态修复提供了范例;建成西安湖、仪祉湖、航天湖、堰头湖、桃花潭、护城河示范段等11座湖池,建成浐灞湿地、沙河水街、沣河湿地等13处大型湿地,新增生态水面1.2万亩、湿地2.76万亩;以中小河流治理为契机,以建设生态护岸和堤防为目标,完成了渭河、灞河等10条主要河流综合治理,新建、加固生态护岸和堤防514.74公里,渭河西安城市段建成生态堤防22.2公里,完成沿河200米林带景观绿化工程。

  水文化建设

  凸显古都文明

  “天下风光何处好?八水三川,自古长安道”。

  在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中,西安市充分挖掘和凸显西安独特的文化内涵,努力让历史、文化因水而活起来、动起来。

  西安市积极开展水文化主题设施建设,把不同历史时期的水文化、水景观融入水生态文明建设之中,使源远流长、厚重大气的古都文明得以延续、传承和发扬光大:打造了体现盛唐风貌的大唐芙蓉园、曲江南湖等景观,凸显唐文化元素;实现护城河水上泛舟,展示明清文化元素;建成灞渭桥景观工程,汉城湖天汉雄风广场、封禅天下广场、大风阁及丝绸之路博物馆等,弘扬汉文化。此外,多次举办高规格水文化活动,大力培育水文化产业,着力推广以汉文化、唐文化、明清文化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全面展现十三朝古都历史底蕴。

  微风柔雨中,徜徉在大唐芙蓉园,不时可见身着唐装、妩媚曼妙的“宫女”。绕湖水行走,看着水面上纯洁端雅、不染尘色的红莲正兀自发呆,又突然邂逅骑着高头大马的“唐朝武士”,不由想起“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场景。

  人水和谐、亲水而居是西安人民的梦想,也正步步成为他们生活的写照。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的开展,让条条波澜沿着城市的脉胳延展,给这座千年古城带来了新的生机,给市民增添了幸福感和自豪感。

  “长相思,在长安”。青山、碧水、蓝天,一幅美丽西安画卷正徐徐展开;人水和谐、水韵古城、八水绕长安,一个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正阔步走来。

记者:刘艳芹
 
  主办:陕西省水利厅 | 中国水利报社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sxsl_2010@163.com
本专区内文章为“中国水利网站”推广专区所属主体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水利网站”的立场及观点。“中国水利网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