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
 

QQ图片20160527153116.png

省水利厅厅长王锋调研郑国渠遗址要求做好水文化开发工作实现水文化研究保护开发的良性机制

  8月18日,省水利厅厅长王锋轻车简从,赴泾阳县调研距今已有2260年的郑国渠遗址,要求在加强遗址保护的基础上,做好水文化的开发工作,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实现水文化研究、保护、开发的良性机制。

  王锋首先来到泾阳县王桥镇泾水出山口附近,实地踏勘了郑国渠1号、2号引水口遗址,现场听取了泾惠渠管理局《郑国渠遗址保护与发展规划》汇报。他指出,党的“十八大”立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文化强国战略进行了深刻论述。郑国渠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国历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探讨郑国渠遗址保护和发展问题,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大力弘扬秦水文化,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打造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基地的客观要求,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对促进陕西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锋要求,厅有关处室、省泾惠渠管理局、中建西北设计院要紧密协作,深入挖掘郑国渠以及历代引泾工程的历史文化和科学技术价值,在加强遗址保护的基础上,做好水文化的开发工作,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实现水文化研究、保护、开发的良性机制。要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不仅保护好郑国渠遗址,还要将其打造成造福群众的水利风景区。

  1985~1986年,考古工作者对郑国渠渠首工程进行实地调查,经勘测和钻探,发现了当年拦截泾水的大坝残余。它东起距泾水东岸1800米名叫尖嘴的高坡,西迄泾水西岸100多米王里湾村南边的山头,全长2300多米。其中河床上的350米,早被洪水冲毁,已经无迹可寻,而其他残存部分,历历可见。经测定,这些残部,底宽尚有100多米,顶宽1~20米不等,残高六米。郑国渠开凿以来,由于泥沙淤积,干渠首部逐渐填高,水流不能入渠,历代以来在谷口地方不断改变河水入渠处,但谷口以下的干渠渠道始终不变。

  郑国渠建于公元前246年,渠灌溉面积达18万公顷,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距今已有2260年的历史,至今仍在发挥灌溉效益,与都江堰、灵渠并称为我国古代著名的三大水利工程。1996年郑国渠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国渠的建成,使干旱的关中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促使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王朝秦的建立,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其技术之先进、效益之显著,令世人叹为观止,在华夏文明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与其他古代著名水利工程相比,与郑国渠的重要历史地位相比,郑国渠遗址的保护工作严重滞后,基本处于原生状态。为此,按照省委省政府文化强省战略要求,切实推进郑国渠遗址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大力弘扬秦水文化,促进水利事业发展,省水利厅组织编制了《郑国渠遗址保护和发展规划》,并在8月3日组织召开审查会,审查通过了《郑国渠遗址保护和发展规划》。

  厅办公室、规计处,省泾惠渠管理局、省水利博物馆负责同志一同调研。

汤少林
 
  主办:陕西省水利厅 | 中国水利报社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sxsl_2010@163.com
本专区内文章为“中国水利网站”推广专区所属主体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水利网站”的立场及观点。“中国水利网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